※ 引述《oftisa (oo)》之銘言:
: 國文課就是灌輸黨國思想、儒家思想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階級制
: 方便統治階級統治台灣
: 解嚴後根本沒有任何檢討反省,淘汰、審判制定課綱洗腦的教授、官僚、老師
: 解嚴後就自動稱自己支持民主,完全沒有正義
: 所以教育官僚體制完全沒有改革,組織制度完全延續黨國時代,人員也都是同一批人
: 只是現在改灌輸其他事情
: https://youtu.be/sZabwRTR7dE?t=725
: 但是國文課應該學的是語言文字的接收與表達
: 也就是閱讀、聽講;書寫、口語表達的能力
: 而不是灌輸特殊的事情
: 中華民國70年的國文教育,教得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嗎?
某年普考題目;
徐復觀說:「凡是他人在證據上可以成立的便心安理得地接受,用不著立異;凡是他人在
證據上不能成立的便心安理得地拋棄,無所謂權威。」徐氏之言旨在強調:遇事當理性思
辨,視有無證據來判斷事情是否合宜確當。試以「論理性思辨之重要」為題,作文一篇,
闡述己見。
這一篇我寫著理性的幾種談法;
1.科學如何談理性(夾雜著啟蒙運動時當時是怎麼理解知識的,以及機械論的問題)
2.認知神經科學如何談理性和感性(英美哲學)
3.傅科如何談理性以及法蘭克福學派如何談啟蒙(歐陸哲學)
4.康德如何談理性
當然這裡都談很淺,因為目的不是談理性,而是確定說徐復觀的講法從何而來,講得正不
正確。
之後我我寫說本題應該是徐復觀理解康德的說法而來,接著分析康德何謂啟蒙那篇文章,
並夾雜著康德知識論的內容,好比說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世界的問題,來描述說並不是只有
證據能不能成立就可以了,而是要回到後設的後設,連自己判斷和分析事物的工具都要進
入反思,若不反思也會造成另外的偏見甚至影響到證據的取得和判讀。
這裡寫完了後就接著寫說徐復觀理解的康德根本是錯的,只是看一半文字而已,再回到原
題說若要理性思辨至少要做到如康德那樣的思考問題方式,而且文末還說明了我贊成康德
不贊成徐復觀理解的理性。
為什麼會說念社會科學的不適合寫高普考作文?
因為社會科學的寫作方式是第一段先拆解題目並且定義,沒有定義根本無法分析和處理任
何問題,第二段則是寫著背後的原因,第三段寫著如何處理這類的問題,第四段總結,但
國文科的這種題目常常發生的事就是在第一段拆解題目時就發現題目要嘛不周延,要嘛不
互斥(尤其是兩個觀念比較要二選一的時候常常發生這情況),要嘛互相矛盾,要嘛是講錯
(好比這一題),第一段分析完題目之後就爆炸了,沒辦法寫了,而且補習班給的範本都四
段,這四段中只有第一句話是有意義的,其他都是贅字填充,就算第一句話有意義,四句
連起來也是不知所云,就算整篇文章每句話看起來詞彙用的很順,但卻毫無內容。
討厭國文科考試就是這樣,認真寫在第一段分析題目時題目就爆炸了,但國文科最不喜歡
這種寫法了,老師會認為挑戰他們的權威在質疑老師之類的。
假如拉(若不是這樣當然我這裡的批評可能就失效了),中文系都是這麼訓練學生的話,中
文系倒了對台灣才是真正有幫助,才不會整天只會學習如何練瘋話,背後則是僵化的道統
和封建的社會秩序來看待事情和任何的問題。
後來看一下成績,這樣寫我只拿到28分(總分60分)
補習班(公職王)給的答案:
日人佐騰一齋有言:「少小而學,及壯有為;壯年而學,及老不衰;老年而學,及死不朽
。」學習,比本質天賦重要,沒有知識的羽翼,便無法培養正確的理性思辨;若沒有正確
的理性思辨,一遇現實魔障,便要深墜無知盲從的淵藪而不自知了。
西漢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反著來說,誤讀也可能致愚,若是沒有正確
理性的思考能力,以為盡信書、盡信友、盡信眼前大千世界,那便容易造成我執糾紛,甚
至將會成為剛愎自用、師心自用之輩,一切皆以「合己見則是,違己見則非」為最高原則
。如此一來,南方之舟可笑北方之車;鶴脛之長能憎鳧脛之短,世事都將無定論。「楊布
打狗」的故事,還言猶在耳,凡事怎能不心存疑慮、理性推知呢?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
,小疑則小進,遇事先求證據是否充分,再推求線索是否合宜精準,如此才能避免恃學致
愚之患。
西方哲學家梅因曾說:「不要因為別人的見解和你的意見分歧便迎頭加以痛擊,那無異是
因為現在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有歧異而歧打你自己的腦袋。」洵然,意見相左、僵持不下,
倒不如跳出感性的情緒,投入理性的懷抱,摒除一切個人的情感情緒,運用腦力客觀思考
,執拗的人往往並不擁有意見與群眾,不要因為見解太過新穎罕見便去批評排斥,只有慎
密研究,才能知其虛實。若是謬誤,加以嚴拒亦可;若是正確,何不欣然接受?一個不夠
理性的人,將失去很多藏在細微處的機會,也可能誤蹈其中的陷阱,怎麼可以不審慎再三
呢?徐復觀說:「凡是他人在證據上可以成立的便心安理得地接受,用不著立異;凡是他
人在證據上不能成立的便心安理得地拋棄,無所謂權威。」人們解決世上的所有問題,都
不是照搬書本即可,而是運用大腦思維與智慧,一切事物的不正常形態起於偏見,它正是
進步的一大障阻,只有善用理性思維,才可能找出深藏在石縫中的金銀寶石!
=========
這類的東西是什麼?引用了一堆看似深奧的名詞,但這些詞彙卻串連不起來整篇文章
整篇文章是空的
國文考的只是是不是認同他們那套意識形態而已,而不是真的考論述論證分析能力
這套意識形態拿到社會學,哲學,藝術,人類學等等......相關學科
也只是被拆解到體無完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