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mitri (forever)》之銘言:
1.麻煩不要把兩個不同人講的話雜成一篇回
除非閣下有閱讀障礙!
2.你,是不是不會算口罩數量?
我本文給建議的背後都點明事實根據了
做點功課再來,行不行?
3.何謂馬後砲?馬後砲這三個字的前提是「事前」能講話。
當衛福部祭出法令警告/恐嚇大家不准講話的時候,衛福部是代表公權力
大家當然只能「配合」把嘴巴通通縫上!
哪裡來馬後砲?
我「事前」叫你不准講話 >> 我衛福部最大
我「事後」叫你不准講話 >> 出事了你還是不准講,否則你就是馬後砲
這是你的邏輯嗎?
姑且不論當時如果衛福部不做資訊管控,其決策會不會有所不同
畢竟決策權還是在政府手上。
4.你對「責任」這兩個字有所誤解
錯,就是錯了。但就算沒錯,難道就不用負責任嗎?
權力與責任本來就是相對應的,權力越大責任自然越大
特別是衛福部做資訊管控 結果就是導致他權力更大
資訊管控本身有沒有錯我倒是沒有斷言過
就好比李文亮事件大陸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支持李
有些大陸人其實是支持大陸政府做資訊管控的
重點是:如今看起來情況不對勁,趕快修正路線呀! >> 真正負責任的作為
你會一直糾結在(當時?)有沒有錯 只是證明你這個人很好笑而已
姑且不論我上篇文章也挑明了:重點是希望衛福部能有所改變
事實是 你通篇文章只證明一件事:你就是個「粉」,神護航打死不認帳
你鍾愛的政府永遠不會有錯
偏偏我不相信陳時中跟你會是同一個水平
如果他跟你一樣水平,我就不會寫這麼多了!
※ 引述《demitri (forever)》之銘言:
: ※ 引述《kaiblue (用心作戰)》之銘言:
: : 1/22發病,以14天計算的話
: : 最早1/8被感染,中庸一點的算法就是一月中感染
: 這樣講也太馬後砲了
: 台灣已經動得非常早 大概一月初的時候
: 就去武漢聽取病毒簡報 但當時全世界 可能包含中國自己
: 都對這個病毫無概念
: 中國直到1/11才公布第一起死亡病例
: 當時大家還以為中國頂多幾十幾百個病例
: 而且以為要接觸過華南海鮮市場才會得
: 而非已經人傳人 全城 全省傳染
: 所以回到1/8 中國都還沒有人死呢(至少沒公佈)
: 全世界都還不確定可不可以人傳人
: 不知道潛伏期多長 而且會有傳染力
: 不知道很多有輕症 不會發燒
: 當時大家能做的是什麼?
: 用什麼方法檢疫?
: 比照Sars 就是看你有無發燒
: Sars已經是相當嚴格了
: 台灣很早就開始做出武漢歸國者檢疫
: 就是因為這樣 我們才在1/21號抓到第一個從武漢回台的病例
a.講了這麼多,跟資訊管控有什麼關係?
b.更何況,按照你的敘述「當時」「大家」顯然不認為新冠肺炎會那麼嚴重
既然沒那麼嚴重,管控資訊幹什麼?
: : 而且是境內感染,感染源還不知道在哪裡
: : 當時台灣的衛福部抓警戒線抓在哪裡?
: : 1/21新聞稿:
: : https://reurl.cc/e5qelR
: : 1/11新聞稿:
: : https://reurl.cc/W4j5Q5
: : 衛福部當時還忙著「安撫人心」 這是一個比較好聽的講法
: : 實質上就是警告大家不准說話,小心造謠被懲處
: : 不只是一般民眾而已,連「醫療院所」提醒民眾要小心都不可以
: 當然要先闢謠 難道你要讓一堆路人傳播耳語嗎?
^^^^ ^^^^ ^^^^
c.為什麼台灣某醫院主動在門口張貼告示會被你說成「路人耳語」?
醫療院所會這樣做,是因為該院所協助某病患進行通報程序
回頭好心提醒民眾:我這邊已經有疑似病例,大家要小心
結果衛福部連這種事都要管
還有你這種人來亂「路人耳語」!
d.姑且不論,如果真的是「路人耳語」政府是否就應該要管
閱讀能力正常者知道我在這點上態度是中性的↓(見下)
: 政府管控資訊有錯嗎?沒有錯。
: 李文亮錯了嗎?他錯了,他說有SARS病例,實際上不是SARS。
: 大陸那邊也不是每個人都幫李文亮說話
: 事實是 十個李文亮當中說不定有八個事後證明所言不實
: 只是相對的 既然政府權力這麼大
: 政府動用權力界定:誰可以說話,誰不能
: 哪些資訊該公布,哪些不該
: 相對應的政府就必須負起責任
e.至於為什麼你會把「路人耳語」直接等同於「謠言」
套用你的用詞叫「闢謠」,那就要留給你自己好好解釋
f.順便提醒你一件事:你最瞧不起/仇視的大陸
人家最高人民法院幫李文亮等人平反的時候:https://reurl.cc/drKnWD
人家可沒有說李文亮沒造謠唷
而是說:即使所言不實,在某個意義/範圍內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這種謠言」仍然應該被容許
我只能說台灣價值真的好棒棒 台灣自己培養出來的綠衛兵
講話有時比紅共還要紅共...........
: 那時候各種奇奇怪怪的流言都有
: 你要聽哪一個?還有人認為其實跟sars沒兩樣
: 有人在那邊謊報死亡率
: 人民真的比照sars防疫的話
: 戴口罩的人更少 除非你有症狀或發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