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黑特] 反對普篩,怎麼不嗆韓國?

作者: assxass (包子)   2020-04-24 15:03:18
※ 引述《xxxcv (世界遺產旅遊計畫)》之銘言:
: ※ 引述《chiuan0982 (嚐嚐老納的棒子)》之銘言:
: : 綠粉一直吵普篩浪費,台灣案例少,
: : 不用普篩?
: : 卻忘記韓國什麼時候開始普篩的?
: : 韓國確診病例不到一千就開始普篩了
: : 台灣人口不到南韓一半
: : 以南韓為普篩標準,台灣500例是否要開始
: : 考慮普篩?而目前也400多例了,難到不可
: : 以討論嗎?
: : 台灣有能力捐將近2000萬口罩給其他國家
: : 以一個口罩它國市價至少10元
: : 台灣已經捐了2億起跳
: : 有能力幫助它國,為何不幫助自己人民
: : 而且是站在一線的醫療人員
: : 至於高雄市市長提出
: : 因應疫情,高雄醫療人員全面普篩
: : 人數也不過4000人,市長也把錢準備好了
: : 這樣也要被罵?
: : 有說篩檢不能上班14天嗎?
: : 如果第一次篩完真有確診
: : 難到不該抓出來嗎?
: : 況且聽說想參加普篩不到2000人
: : 這是占多大的檢驗壓力?
: : 台灣不是一天可以驗3000嗎?
: : 才2000人,不到一個禮拜就驗完了
: : 到底有啥好吵的?
: 台大公衛之前有出來說
: 韓國是廣篩,每百萬人就有1萬人接受篩檢,台灣大約是每百萬人2000人接受篩檢
: 但是如果以覆蓋率來看,韓國每確診一個COVID-19病人,需篩檢50人,而台灣為120人,
: 是韓國的2.4倍,所以台灣目前採檢覆蓋率是高的(美國的話是確診一個,要篩10人)
: 台灣目前主要的防疫工作階段還是在用找出有傳染力的人把他隔離起來
: 如果要擴大篩檢,比較合適的時機:
: 1.本土病例增加
: 3.無感染源社區病例增加
: 3.陽性率下降1/50(覆蓋率低於50%)
: 4.出現超級傳播者
來看個影片 用動畫解釋吧
https://youtu.be/gxAaO2rsdIs
國外影片 用數學模擬這次的疫情 (youtube的翻譯 翻得不錯)
包含了 個人社交距離、群聚效應、造成的影響全部有模擬到
可以說 這次疫情下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這各解釋 (或是延伸解釋)
比如說 原PO寫的陽性率 >普篩 這問題 就可以用動畫延伸比較好理解
先要注意的一點是 我們當然是追求完全沒有感染者
但是這是病毒的潛伏期 和無症狀 會導致檢疫的漏洞
我們應該退而求 不要瞬間大量的病患癱瘓醫療
雖然這會拉長影響時間 可能會導致更多人感染
但是這會救下更多人的性命 (影片裡也有說)
動畫模擬了20%黃色(未發病沒被發現者)
這就跟現在台灣的狀況很接近 有良好社交距離、口罩洗手等衛生措施
黃色傳染給其他人 也會有80%變紅色 就是確診被發現
台灣的狀況就會從紅色病患再找回這個衛被發現者 隔離
好了 現在問題來了 講如像影片設定一樣有20%黃色的 在母體之中
我們要普篩把它找出來 考驗的是什麼?
檢驗總量? 不 是瞬間的檢查量 還不是絕對值得量 是跟母體的%
再講簡單點 如果一次能檢驗 1/10 那檢驗完 陰性的是不是又混回母體 檢驗變成浪費
如果說檢驗完之後隔離以保證陰性不被傳染 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隔離就好?
(順便說 台灣檢疫能量大概就是這麼多了 醫檢師們辛苦了...)
這就是原PO說的 這四個條件 才適合做普篩
1.本土病例增加
: 2.無感染源社區病例增加
: 3.陽性率下降1/50(覆蓋率低於50%)
: 4.出現超級傳播者
這個影片 23 min 有點長 不過很推薦給大家看
特別是 五一連假又要到了 裡面還模擬了
保持社交距離一陣子 之後放鬆
和 僅僅10%的人不守社交距離等這些狀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