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ciss1 (無)
2020-06-11 16:25:48※ 引述《Tosca ( )》之銘言:
: ※ 引述《takuminauki (史迪格里茲粉)》之銘言:
: : 1.新聞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628934
: : 2.新聞來源︰udn
: : 3.新聞內容︰
: : 健保部分給付醫材新制惹議 楊志良:醫師想賺錢可開業
: 健保署每次要強行通過爭議政策
: 都是有套路的
: 首先就是先放話醫師賺太多
: 再來就是放出醫師和醫院詐領健保的新聞
: 讓民眾知道醫界都在詐領健保
: 最後就是檢調調查疑似醫師和醫院有收受廠商回扣
: 原來民眾給的錢最後都流向這群人
: 屢試不爽
: 現在才進行到第一階段而已XD
大師找的這場座談會,還有另一家報導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735412
我來節錄另一家報導有什麼不同:
張鴻仁出版「2030健保大限」一書,談及25歲的健保面臨的3大困境,他也幫衛福部長陳
時中畫出維持自由就醫以及避免浪費等兩套政策藍圖,並給出小漲、與大漲的建議。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透露,張鴻仁在擔任健保局總經理時,一度想把醫師
診察費提高到900元,卻因醫界反對作罷。
張鴻仁表示,當年的醫界其實是「醫院界」,醫師公會的代表是開業醫,醫院協會代的代
表是經營者,台灣大醫院醫師是受雇者,他們的聲音從健保制度開辦至今,從未真正被正
視。
張鴻仁接著表示,醫師賣的是知識,但健保卻沒有給予相應的給付,他們只能盡一切力量
賺錢,這是人性,但現在健保把自費醫材訂出差額收費上限,等同於把賺錢管道擋起來,
醫師當然跳腳,不過換而言之,「若能用正常管道賺錢,為何要用醫材賺?」因此調漲診
察費,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心得:
我認為,訂上限要訂的好,才叫合情合理。
從楊志良的發言,就把任何上限值都說成合情合理,也太簡化。
(我今天有發一篇7萬聽不懂人話智障的文章,各位可以體會這有多重要嗎?)
醫材價格之上漲,就好像教育部管制教科書價格後,書商從參考書牟利,簡直一模一樣。
請問各位反對醫材上限的人,如果教育部突然說要管制參考書價格上限,
替各位家長看緊荷包,你們也反對嗎?
關鍵還是在「醫材自付差額上限」到底訂的合不合理?判斷它合理的標準是什麼?
現在靠專家會議說了算,醫院經營者、醫師出來罵,那到底,他們想要的標準是什麼?
去年10/22健保署預告修正草案60天的時候皇城內一團和氣,現在怎麼全睡醒啦?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54121
自付差額特材亂象多 健保署擬分級訂負擔上限
自由時報2019-10-22
附錄:
2017
國中小教科書 下學年起一套漲5到10元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03176
就是診察費被健保管到不能上漲啊,現在賺醫材的錢又不影響健保額度,你健保連這也想管
作者:
holyhelm (老鷹 鴨霸 西米露)
2020-06-11 16:40:00參考書為啥要有上限XD而且這個張鴻仁也是奇怪,診察費苛扣,調回正常後就要改從醫材苛扣?這什麼道理?我又不是綠色猴子XD
作者:
goetze (異教神)
2020-06-11 16:43:00應該說~教科書又沒得選,有限上當然歡迎當醫材就有的選呀我現在腳裡裝了鋼板~醫生也是問我要裝健保型還是自費的
健保補助有上限我可以接受,但你管到自費的部分…那你就是低能,還護航的更是弱智…我想自費買一套十萬參考書,你咬我?
作者:
goetze (異教神)
2020-06-11 16:45:00我保險有給付~我當然選比較好的自費呀
簡單的翻譯就是…健保沒錢,不想補助好的/價格高的醫材,所以我也不准市面上賣好的/價格高的醫材…大家一起爛,就顯得健保不爛嚕
讓市場機制決定啊,參考書有可能賣到10萬喔XDD那一個醫材可以賣到上千萬,告訴我?
醫材上千萬?你不能從國外進口嗎?起碼這樣還是“買的到,可進口”但你一律打死不準自費,可是連進口/手術都是違法的!
這論點沒有考慮到萬一高級醫材廠商日後認為台灣獲利太低,之後全面退出台灣的可能
作者:
cerberi (cerberi)
2020-06-11 18:31:00你注意到80%要降價嗎?這個哪裡合理了 跳過數據來評論 只是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