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標題︰連3年補助,國旅人次卻連3年下滑──觀光「鴉片式補助」照顧了誰?
2.轉錄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covid-19-tourism-policy-motc-subsidy
3.轉錄內容︰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交通部長林佳龍除了以紓困補助支持觀
光旅遊業者經營,7到10月也將撒下安心旅遊補助59億元,鼓勵國人好好玩台灣。據了解
,11月還要續推精緻旅遊,以不同名目延續金援,成為民進黨政府2016年執政以來,至少
第8波與國內旅遊相關的補助政策。
然而,根據交通部統計,2016年起,國人國內旅遊人次已連續3年下滑。這帖吃了8次的補
藥,不但沒有提升國旅人次,副作用還一一浮現。是什麼原因,讓民進黨政府不斷祭出這
帖像是「鴉片式上癮」的「照顧政策」?擁有媒體話語權的旅遊業公協會,又在其中扮演
了什麼角色?
5月27日一早,台北天空雖然下雨,卻擋不住高昂的氣氛。
交通部長林佳龍、衛福部長陳時中、曾任交通部長的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3位部長
級政治人物輪番登台,在「拼觀光、愛台灣,千人大會師」記者會上,向來自旅遊業、旅
宿、遊樂園、導遊領隊、溫泉、民宿、旅遊品保協會等公協會代表報告。
「離島的機票都搶不到了啦!」一名業者在台下開心地說,記者會後,旅遊業者將以32條
路線展開島內觀光,名義是「踩線」,實際上是讓遊覽車、導遊、飯店,都有消費,經費
則由政府埋單。
政府連3年埋單觀光旅遊補助,副作用悄悄浮現
「今年年初,我就找(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蕭博仁理事長,也跟林部長報告,我們要超
前部署一旦疫情結束要復甦的時候,我們業者有沒有準備好?能不能馬上就讓全世界放心
地來玩?」葉菊蘭先上台發言,「那個時候的思考其實很貪心,我們希望520前後能不能啟
動一個3萬人的業者互相踩線的行程,帶動國內觀光旅遊的活絡?」
林佳龍上台後也強調自己超前部署,早在2月,就聽取全國旅遊聯合會會長、遊覽車協會
會長建言,規劃出政府買單、讓旅遊業者小旅行的補助方案。「本來是希望舉辦30萬觀光
業人員、1到2個月的防疫旅遊,但台灣防疫做得很好,」他苦笑,6月7日台灣境內提早解
封,只好縮小業者互相踩線的遊程,提前讓安心旅遊補助上陣。7月起,每個國民國內旅
遊住宿都有補貼,不但不限平假日,若是離島還多補1天,參加旅行團則享有不限次數的
補助。
「這個踩線活動有三方面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讓觀光業有好的生意、可以賺錢!」林佳
龍語畢,獲得台下一片掌聲。細看32條路線的行程安排,遊覽車、飯店、餐廳、景點,許
多都由在場或是地方的產業協會會長經營,也難怪現場喜氣洋洋。
「客人被低價團吸走」,精緻旅遊受衝擊
與記者會上的官員、協會代表不同,部分經營民宿與旅行社的業者,對補助政策的反應,
是無奈。
「客人都打電話來,說你們不是可以拿補助嗎?那你要不要退我1,000啊?」一名曾獲國
際旅遊品質獎項肯定的旅行業者,在疫情下響應政府政策,回頭經營台北山區農場的國內
旅遊行程,一向經營10萬元以上高端旅遊的他,開發出3天2夜、4人成行、不到8,000塊的
農場之旅,遇上補助政策,他原本自信滿滿的產品,卻可能面臨開發成本血本無歸的窘境
。
「有補助之後其他人都開超低價的,市場上都是1、2,000塊的低價團,客人還回頭質問我
們怎麼這麼貴?」4人吉普車的精緻旅行,狠狠被遊覽車行程比了下去。
另一位曾經被國際遊客選為世界十大絕美民宿的民宿業者,沒被疫情影響生意,卻被補助
政策衝擊。位於東部山腰,本來一晚2人、住宿定價4,000元的他們,連疫情時期生意都屬
穩定,但去年長期的住宿補助政策,卻成為他們第一次重擊。「有朋友參加補助政策,2
、30萬等了好久都拿不到(註),我們實在很怕。」沒參加補助政策,客人都被大型業者
、低價選項吸走,這一次疫情封鎖了國際旅客,逼得他們只能考慮跟上。
不僅基層業者反應不一,從數字上來看,台灣國內旅遊有9成是自由行,補助卻針對團客
不限次數;補助範圍也一改前例,納入本來就容易滿房的週末。59億的補助有沒有必要、
將對台灣國旅帶來什麼影響?已成為消費者瘋國旅之外,部分業者內心的憂慮。
林佳龍:補助是為了衝量,讓旅行社、旅宿業有生意
林佳龍接受《報導者》專訪時解釋,疫情下的補助,第一是為了衝量、衝信心。他說國內
旅遊能帶動內需,也能向世界展示台灣觀光大國的潛力。
第二,他不避諱地說,是為了讓旅行社有生意。台灣近4,000家旅行社,大多經營出國旅
遊,如今關閉邊境,必須為他們創造消費需求,於是即使9成國內民眾以自駕、自由行、
甚至一日來回作為旅遊的模式,觀光局仍希望透過補助,將遊客導向旅行團。
林佳龍並不否認,疫情持續下去,產業可能發生洗牌、退場、資遣,但他隨即補充,「要
軟著陸啦,你說要退場也是要有配套,生計突然間沒了,是會衍生社會問題。」
然而,在林佳龍與業者的「前瞻觀光政策交流區」LINE群組中,當他一提到退場機制,業
者們直接要部長拿出配套,政府若不負責,他們將不再支持林佳龍,甚至有業者在LINE群
組內公開威脅上街抗議。
補助,不然就抗議,這對蔡英文政府第一任交通部長賀陳旦來說,極其熟悉。「如果說有
所謂的三大『被辭職』的原因,這就是其中之一,」他以開玩笑的方式,解釋這段延續至
今的補助思維,當初就是讓他下台的重要因素。
賀陳旦反對:補貼加持無明顯成果
從2016年蔡英文上任總統以來,由於陸客團大減,經營陸客團生意的觀光旅遊業者,成為
常態性的反對聲音,催出一波波的國內旅遊補助。
首先是總統就任後發動的「要工作、要溫飽」遊行,換來2016年11月針對陸客旅行社的補
助,3億元的特別預算,供旅行業者轉作國內旅遊,希望他們展開轉型同時開拓國旅市場
。這筆錢2週內就被申請一空。賀陳旦以「受害者的情緒勒索」,形容來自這群業者的外
部壓力,「社會上幾乎不大有冷靜,或者從背景、大方向的探討空間,」他回憶。
除了外部壓力,更重要的是政府內部種種因素,推動補助政策的延續。
首先,是「對於中國的一種反動心理,因為你團客不來了,然後立刻受傷,就覺得這個補
貼是應該的,」賀陳旦回憶,當時連產業的真正影響是什麼都還沒研究,更別說若真要補
貼,補貼的方式、標準、目標等等,沒有機會討論就直接發錢。
「心情上覺得說,這是好像該做的事,尤其假如我們暫時扯一點政治來講,也許民進黨會
特別覺得說,就是因為我們當政嘛!那我們的方向創造了『間接的受害者』(指做陸客生
意的業者),過去他們說不定還是支持我們的人,所以這個求償政府立刻去補,從2016年
到現在。」
賀陳旦指出,扮演主要推力的是政務委員張景森。2016年底的補貼一結束,張景森就瞄準
了花東作為補貼的第二站,預計的時間點是農曆年前後。「張景森叫我要延續(補貼),
但我沒有答應。」即使如此,發生花蓮大地震後,補貼政策順理成章上路。
但花蓮有補貼,台東、南部縣市,連桃園縣長鄭文燦都跳出來爭取,「就開始亂了,變成
全面去搞,我自己當然就愈來愈不贊成啦。」
賀陳旦反對補助政策的理由,是他觀察當時的數字所得結論,補助並沒有發揮效用。「(
當時)並沒有特別針對這個補貼去做較專案的追蹤,我看到的是一般性數字,」他解釋,
在南部的旅客人次,2018年只有高雄微幅成長,屏東、台南、嘉義都往下掉,花東的刺激
效果也不明顯。整體2018年的國旅表現,在各種補貼的加持下,國旅人次跟總體消費竟都
比前一年掉了超過6%。
70億觀光發展基金,成為補貼伸手牌
這樣的結果,當然有國際廉價航空愈加普遍、國內天災和重大事故等因素,但也跟補貼補
不到國旅發展的本質有關。以觀光局的統計資料來看,當日來回者佔7成,參加旅行社套
裝服務的國旅遊客只有1.4%,將住宿、團體做為補貼重點,或許符合業者期待,但卻沒
真的補到大部分消費者的痛點,這也是2018年底暖冬旅遊補助專案延長至2019年,申請數
量卻顯現疲態的原因。
「2018年可以說從花蓮開始,到後面的暖冬跟續辦,整年都有問題。」數字會說話,國內
旅遊人次並沒有增加,但賀陳旦的堅持卻依然失守。首先是以傳統業者為領頭的公協會,
不斷透過立法委員施壓,「那是用喊的,『哎呀這種東西(補助)要大方一點啊』、『狀
況這麼壞,你們還有時間研究嗎?先補了再說!』」
賀陳旦回憶,「這些東西很常是在什麼階段喊呢?預算審查的時候。」觀光局有一筆觀光
發展基金,來自機場營運所收取的服務費,每年超過70億的基金,通常是併決算辦理,賀
陳旦以「黑盒子」形容之,這筆基金就在預算審查時成為開補貼支票的財庫。
除了立委,公協會也不斷向張景森表達建議。「關於一直在撒國旅(補貼),其實一直都
有髮夾彎,髮夾彎其實是張景森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確實都有在傾聽各公協會的意見,所
以變得一直撒,」台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洲說。
觀光政策變成「照顧政策」?
但在賀陳旦眼中,台灣的觀光政策,已經成為一個「照顧」性質為主的政策。
從交通部統計數字來看,執政黨的「照顧」壓力極大。自從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人數衝破
1,000萬後,從2013年以來,台灣旅館、民宿房間數不斷攀高,一年甚至新增超過萬間,
直到今年上半年創下新高、而後進入拐點。同時,在台南、花蓮、台東,待售的飯店旅館
已超過200間。
民進黨政府延續補貼政策,卻也讓林佳龍口中的「轉大人」、觀光立國,難以發生。因為
受益於「照顧」政策最大的觀光業者們,一直是以陸客生意壯大事業的傳統旅遊、旅宿業
者,他們大多是觀光旅遊產業公協會的代表或是成員。
公協會留戀陸客錢潮,反成溝通阻礙
「觀光業的這些什麼各式各樣的公協會,可能是各種產業中密度最高的一個吧,」一名交
通部前任官員說,這群公協會和業者,長期扮演觀光局的資訊來源,以及共生般的緊密關
係。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公會全聯會政策顧問高洺塗解釋,作為公協會代表,在業界中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尤其在對岸,什麼事都講頭銜,公協會代表就等同握有中國的資源,人脈、辦
事的便利性也隨之而來。他舉例,陸客團全盛時期,當時9成陸客都掌握在10家旅行社手
中,他們就是公協會的重要成員和代表。
一名觀光產業協會的共同發起人觀察,觀光局要做管制、管理、行銷,但預算有限,飯店
、飛機都要靠業者贊助,平常欠人家這麼多人情,總是要還,她在許多協會的春酒、晚宴
上,都看見觀光局官員與業者們稱兄道弟,觀光局則在公聽會、政策建議等參與名單上「
還人情」。「公協會跟觀光局已經變成一個產業共生,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需要革
命的,」這名發起人說。
但兩岸交流因對岸管制而停擺,公協會顯然還在留戀陸客錢潮,不但沒有擔起產業研究、
連結國際趨勢等職責,反而成為業界反映需求的「障礙」。
「連晶華(飯店)跟雄獅(旅行社),這次都要自己跳出來透過媒體向政府傳話,你覺得
這些公協會還有效嗎?」這位觀光產業協會共同發起人問。她並指出,這群公協會除了大
力推動補貼政策,他們也支持觀光旅遊業從《觀光發展條例》衍伸出的各種特許制,「他
們確保不要去修法,確保對既有結構有利所有的旅遊新創都會踩到《觀光發展條例》
。」
政府資源挹注傳統業者,反延緩產業轉型
台南市副市長王時思接受《報導者》訪問時指出,政府的資源還是挹注在團客、傳統的觀
光業者,雖然看起來好像得到了民心,「但在產業內容上,我擔心的是,你愈延緩它退散
的速度,就表示起步的速度也就愈慢。」
王時思曾與寶可夢合作「Pokémon GO Safari Zone in Tainan」活動,行銷台南、創造
商機並造成轟動,她認為,台灣國內自由行已佔超過9成,「你(卻)養了這麼多的旅行
業者,台灣的旅遊業是證照制的特許行業,這些人就覺得我有『權利』經營這個,我『有
權利』活下來,但市場上的需求面已經消失了,在那個階段不趕快想轉型,而是跟傳統的
觀光業者合作的話,政府就是延緩了台灣在未來的能量。」她從地方觀點提出建議,政府
應該針對旅行內容挹注資源,從吸引觀光客的角度來看,補助旅行社其實無助地方觀光成
長。
「補助政策讓國內觀光產業離具有國際競爭力愈來愈遠,但想選舉的人考慮的不是這種事
情所以這個難局我覺得短時間內不會解除,當倒閉潮開始出現,其實就會出現新的補貼政
策,」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前任地方政府觀光官員如此強調。
台灣旅遊業,被陸客議題綁架了?
面對批評,稱自己想讓交通建設部改名為「交通觀光部」的林佳龍,在接受《報導者》專
訪時透露,除了傳統業者和公協會的LINE群組,他也不斷新增自己與各方業者的對話管道
,要讓觀光局同仁知道,部長「聽得見」外面的聲音,表達他對過去觀光局與產業溝通管
道的不滿。
但對公協會的成員來說,他們仍自認對交通部長具有重要影響力。
國民黨智庫成員的觀光業者高洺塗說,林佳龍是「接地氣」的部長,因為他善聽這些公協
會龍頭的意見,「他選舉失敗了,姿態也改變了,對公協會的代表他滿重視的,」高洺塗
說,林佳龍會在正式會議前,召開會前會聽遊覽車公會、各種公協會的意見,甚至在會前
會之前,又跟各業者先行溝通。他特別強調,擁有媒體聲量的自己,跟林佳龍之間擁有「
私訊」的管道。
「你從政府的角度,我當然要去抓回這40%(指經營陸客來台旅遊業者當時對國旅市場的
佔比)對我的信賴感跟信心啊,所以,你說這個東西是不是政治,老實講,本來不是政治
,是市場,但是因為陸客,這個市場叫政治,」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說。
「中樂透的人永遠都會變更窮」
因陸客不來而政治化的台灣國旅市場,遇上「照顧型」的民進黨觀光政策,最終,是讓台
灣觀光發展在陸客撐起的想像中,持續透過補貼,試圖讓觀光數字、特定業者重返榮耀。
於此同時,台灣國旅業者努力發展的高價、精緻、深度旅遊產品,卻始終受到低價團、補
助行情的衝擊。
面對交通部持續補助、國旅人次卻從2016年起連續3年下滑,從1億9,000萬人次降至1億
7,100萬,林佳龍的看法是:「如果不補助,情況只會更糟。」
然而,如果一直補助下去,林佳龍口中期待的台灣觀光「轉大人」、「退場」,真的會在
補助告一段落後上演嗎?
「我們其實被陸客議題綁架了,我們以為陸客等於觀光,大家有沒有想到陸客是爆發式的
賺,但我覺得那正是台灣觀光體質衰弱的關鍵,大家覺得誰都可以賺觀光財,因為很隨便
就可以賺沒有觀光專業、觀光政策、觀光分析,我們就每年拼1,000萬、2,000萬(指
觀光客來台人次),但算出來的大家都會汗顏吧,到底把什麼數字算進來,所以它才突然
破1,000萬的?」不願具名的民進黨籍前地方觀旅局長如此感嘆。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游智維則以「中樂透」形容將來台旅遊人次從600萬推升至破千萬的陸
客潮,「中樂透的人永遠都會變更窮,以為多的400萬是實力旅遊業不知道自己的敵
人在哪裡,過去的年代太好賺了,他們就等待,」游智維提醒,全球觀光旅行產業正經歷
典範轉移,從預訂到住宿、導覽服務,各環節都因新科技的出現而更迭進化,要成為新贏
家或者被淘汰,這是台灣政府和業者面臨的急迫選擇。
讓新科技、數據化,成為國旅「轉大人」契機
真正轉骨的第一步,則是數據化的理解產業和市場。賀陳旦力薦,若補助不得不補,可立
即調整補助方式,藉此要求業者提供產業最真實的數據。他指出,已進入2020年下半年,
政府對國旅現況的最新報告仍只見2018年的數字,對境外旅客的滿意度調查,也只透過國
際機場的隨機調查,已顯示政府長期缺乏對於產業和消費者需求數據化的理解。
另外,賀陳旦也建議設立補助標準,引導產業走向如永續、深度遊程等符合國際趨勢的方
向,並追蹤補助的成效,在疫情下展開調整觀光體質的工程。
政府不可能無限期補助下去,若能如賀陳旦建議,以科學化的數據分析追蹤補助成效,不
僅能夠讓錢花得精準,也能從消費者行為看見台灣觀光的真相和潛力,讓陸客潮吹起的大
夢和副作用,能夠恢復常態。
4.附註、心得、想法︰
這文章也太長了吧 光看完就花了一些時間
看起來台灣觀光業的問題也挺多的
而且這些問題看起來應該也是蠻難去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