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網絡政治暗語「入關學」與「加速主義

作者: kuninaka   2020-08-18 23:11:30
1.新聞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3803071
2.新聞來源︰
BBC
3.新聞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中國網絡政治暗語「入關學」與「加速主義」:年輕一代的幻滅和狂熱
「加速行為,支持!」八月初的一個周末晚上,當孫凱不急不慢地凖備就寢,入睡前還是
拿起了手機,瀏覽起微博上的一些新聞,他在一條講述香港警方拘捕多名民主派人士的新
聞下留言道。
儘管一些網友可能並不理解這其中的含義,但孫凱確信,中國的審查者們已經看懂了他的
意思——他是在用一個近期流行的網絡暗語反諷警方的拘捕行為。因為他的評論在幾分鐘
內便被刪除。
就讀於中國東部江蘇的一所高校的孫凱將自己稱為「加速主義者」。在中國當局採取嚴厲
的言論管控下,一些帶有自由派傾向的人使用這樣隱晦語言針砭時事和批評當局。一些使
用該暗語的人認為,與其擔憂現在不斷惡化的政治現狀,不如期待殘局來得更快更徹底一
些,不破不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以來,對內採取高壓政策,對外更加強硬,包括在香港實施《國
家安全法》,在有爭議的南海水域修建人工島礁等。此外,中美關係的急速下墜和新冠疫
情的責任之爭正讓中國面臨嚴重的外交困境。
幾乎和「加速主義者」對立的是一群推崇「入關學」的狂熱愛國主義者。他們深信中國體
制的優越性,並認為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成為世界新的規則制定者
,就像17世紀女真人不再甘願忍受明朝壓迫,而踏過山海關建立清朝一樣。
這個看似有些極端的理論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在中國多個社交媒體走紅,收獲了大量簇
擁者。在中國類似Quora的問答平台「知乎」,有關「入關學」的討論就多達兩萬條。
相比即將迎來大選的美國社會所面臨的親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與反特朗普陣營之
間的明顯撕裂,在中國這個一黨制國家裏,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同樣有著完全不同的想象
——當然更加隱蔽。
「加速主義」
「加速吧,因為感到整個社會越來越封閉,只能希望政治上的變化來得更快一些,」當被
問及為何將「加速」當做口頭禪時,21歲的孫凱回答道,「不破不立嘛。」
幾乎是在忽然之間,「加速」一詞在中國社交媒體走紅。在這個言論受到嚴格管制的國家
,很多直接批評、質疑政府的評論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快速消失,甚至根本無法發出,但這
個乍一聽有些無厘頭的詞語,在很多時候能「逃過一劫」。
在推特等不受中國政府控制的海外社交媒體上,這個詞匯被使用的頻率似乎更高。從有關
中美爭端的新聞,到中國在香港設立《國安法》,再到中共修改憲法,很多使用中文的網
友都將「加速」作為談論時政的時髦暗語,用於表達他們的不滿和反對意見。
例如,在一篇批評中國當局電影審查政策的帖子下,一名中國推特網友評論道:「『加速
主義』好,直接斷網吧,累了。」
一些網友還將習近平稱為「總加速師」,對應於被稱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中共前領
導人鄧小平。與習相比,在國際事務上,鄧小平堅持韜光養晦的原則。網友們認為,相比
於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的中國正在走向更加封閉和專制,並認為這將加速中國走向衰落

本科專業是文學的孫凱說,他今年四月從一個論壇上得知了「加速主義」這個詞,他當時
感到「很貼切」,於是開始使用。「因為現在中美每天都在對立,民族主義也越來越嚴重
,感覺自己每天都在見證歷史……與其被溫水煮青蛙,不如讓一切來得更快些。」
他的這種「速度感」與「歷史感」相結合的感受,同樣構成了相當多中國網友對「加速主
義」這一詞匯模糊定義的感知基礎。中國高壓的政治氛圍和中美兩國劍拔弩張的關係,讓
很多憂心忡忡中國網友在不同層面討論這個詞匯,並彼此獲得共鳴。
不過,「加速主義」並非是中國網友的原創,這一名詞曾是在歐洲興起的一個同名的政治
與社會學概念。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政治系博士生譚銳捷是在中國國內
撰寫加速主義相關文章的最早一批學者之一,他認為,現在網友口中的「加速主義」與傳
統的概念雖然有關聯,但已發生很大的變化。
「最初提出『加速主義』的這批人是因為上個世紀末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很多人有了加速
的感覺,」譚銳捷對BBC說道。「『加速主義』有右翼和左翼兩個陣營,傳統的右翼選擇擁
抱技術和資本主義結合帶來迅猛變化,而左翼則是反對資本主義系統,但希望利用技術推
動社會進步。」
譚銳捷表示,從學術上看,西方的「加速主義」學說主要是一個緊密圍繞技術的迅猛變化
而產生「加速感」的概念,但現在網友們的「加速感」主要出自政治的變化,使用加速主
義這一詞很可能是有網友進一步挖掘時,才找到的哲學根源。
研究中國當代政治文化的中山大學哲學博士陳純對BBC說,中國互聯網上出現的加速主義思
潮分為兩種,一種是純描述性的,用於表達對一種現象的感慨或表達一種期待,而另一種
則已經蘊含著行動。
陳純回憶道,例如在今年5月,一名有爭議性的公眾人物入選了中國全國先進工作者評選,
很多平時持自由派傾向、厭惡舉報的網友也紛紛拿起筆,向當局寫起了舉報信。當陳純勸
阻這些人不要採取舉報這種方法時,有人辯解稱,這是一種「加速主義」行為,因為在官
方提倡「舉報」的情況下,只有讓舉報變得泛化才能「最終使得大眾厭倦舉報」。
截至目前,「加速主義」這個在中國互聯網上流行了數個月的詞匯總體仍是一個模糊概念
,相比之下,2019年香港反逃犯條例示威運動中被廣泛使用的「攬炒」一詞,則包含了具
體的行動綱領。這個被香港示威者廣泛使用的詞語原本出自當地的一款撲克牌遊戲,意指
與對方同歸於盡、玉石俱焚。
一些示威者認為,事情在變好之前,需要先變得足夠壞。一些激進的示威者在這種思想的
影響下,大肆破壞公共設施,並開展不合作行為阻塞交通。反對者認為,這對市民帶來了
嚴重不便,並導致社會動蕩,但支持者認為,在政府忽視民意或失去執政合法性的情況下
,「攬炒」便獲得了合理性。
陳純認為,「加速主義」者更多地將政治前景寄托於某一種沒有根據的期待,這反而是一
種「消極的逃避」,因為根本無法預測當事物變得更糟後是會轉好,還是會變得更糟。
「入關學」
如果說「加速主義」的信徒主要是中文話語場中的自由派及對當局持批判態度的人士,那
麼「入關論」的簇擁者幾乎處於坐標軸的完全另一側。
「中國押上的是錢,而美國賭上的是命……如果你美國非要置14億中國人於死地,非要掠
奪中國人的話,那就來吧,看誰挺得過去。」今年8月8日晚上,當中國一個著名左派媒體
賬號發佈了這段慷慨激昂的演講,很快便獲得了近千條評論,其中一個視頻平台的播放量
達到近170萬次。
但與該媒體所發佈的其他採訪視頻不同,這段將美國比作虛弱不堪的「惡龍」。 而鼓勵中
國人勇敢站出來「正面迎接挑戰」的17分鐘演講,並非來自政府官員或知名學者,而是一
名網名為「山高縣」的年輕網友。
儘管自始至終只有聲音、沒有露面,但他的支持者們還是迅速認出了他。「山高縣居然都
來了?」、「聆聽聖訓」,很多網友在評論區留言道。
這名受到追捧的演講者,便是「入關學」的創始人。2019年12月,當他看到問答網站「知
乎」上的一個提問「中國人從明亡的歷史中學到過哪些歷史教訓」時,他寫下了短短三百
字的評論,獲得了超過四千個「讚」。他的這段回答被網友們稱為「入關學」的開山之作

明王朝曾統治中國近300年。17世紀,位於現在中國東北部的少數部族建州女真崛起,最終
越過距離北京不遠的長城隘口山海關,佔領中原,建立清朝。山高縣在回答中類比道,美
國就像當年看似強大、擁有霸權的明朝,而中國便是還未「入關」時被剝削和壓迫的建州
女真,與其委曲求全,不如站起來推翻明朝的朝貢體系,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
「入關前不要搬著聖賢書胡思亂想,入關後自有儒學大師為我所用」,山高縣在他的理論
最後自豪地寫道,翻譯過來便是「中國超越美國不能靠照搬美國人倡導的價值觀,等中國
人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後,自然可以發揚自己的價值觀。」
「山高縣」所創造的「入關學」,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中國現今的「戰狼派」敘事風格。
過去幾年,中國放棄了此前低調的外交策略,開始提倡「大國外交」,主張在國際社會推
廣「中國方案」,有別於建立在傳統西方權力構架上的國際體系。但由於在多個爭議問題
上對西方持強硬態度,習近平當局的外交政策被很多觀察家稱為「戰狼」外交。
與「加速主義」者面臨審查的命運截然不同,「入關學」在社交媒體上,暢通無阻獲得快
速傳播。在知乎上,有關「入關學」的提問與回答在近七個月的時間裏就超過了兩萬條,
而在微博上,這一話題有近180萬人閲讀。與中國官方有密切聯繫的左派新聞網站「觀察者
網」也對其進行了介紹。
在一些講述時政與歷史的影片中,時常可以看到網友們發佈帶有「入關」二字的彈幕,表
達他們對於中國崛起的期盼與自豪。
在中美兩國在多個領域陷入緊張對峙時,「入關論」引發了很多中國網友的共鳴。一名贊
同該理論的微博網友寫道:「說得好!不入關你就永遠只是蠻夷,做得再好人家也會挑你
的毛病」。
「現在的世界秩序的確對於西方更加有利,相比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必須付出更多」,
陳純博士說道。他認為,發源自中國草根階層的這套說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問題在
於中國「並非蠻夷」,而正是在這個體系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一些想要重整世界秩序的人其實有更大的野心,他並不是覺得我們被壓迫,而是要以蠻
夷的身份去顛覆你的秩序,然後我們再坐到你的位置,重新統治整個世界,」陳純解釋道
。「他不是認為自己是蠻夷,反而認為自己是比西方更文明的存在。」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中國當局採取嚴厲和果斷的措施控制疫情,讓很多中國民眾認為體現了「體制的優越性」

「鍵盤政治家」
無論是「入關學」還是「加速主義」,它們都代表了中國部分年輕一代網民對於未來政治
發展的幻想。陳純認為,中國當局對於時政信息採取嚴厲的審查,讓這種討論與構想往往
借比喻進行。另一方面,這樣的比喻將複雜的事物簡單化,從而促進了傳播。
在知乎、百度貼吧等中國社交媒體與論壇上,這樣的民間「理論」還有很多。中國網友曾
發明「鍵政家」(鍵盤政治家)一詞,用於嘲諷在網絡上侃侃而談不成熟政治觀點的人。
這種缺乏體系的「鍵政」構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共議題的討論,但分析人士擔憂這可
能導致更加「極化」的觀點。
譚銳捷表示,諸如「入關學」等概念是基於歷史類比或對一個學術概念的簡單挪用之上的
,在很多情況下是「懶于思考的一種表現」。他認為,政治與社會的發展是複雜的,即使
有一兩點相似,但仍有非常多的其他變量,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是在「根據自己的觀點找
需要的素材」。
圖片版權WOLF WARRIOR 2
Image caption
與鄧小平時代「韜光養晦」的外交路線不同,習近平主政下中國的外交更加強硬,被外界
稱為"戰狼"外交。
一些學者則認為,並非是「鍵政家」導致了極化,而是理性與溫和討論的缺失促進了「鍵
政家」的出現。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魏簡(Sebastian Veg) 教授專注於中國現當代文學與知識分
子學研究。他對BBC說,在過去十年裏,對中國國家政策進行批評的意見空間已經大大減少

他舉例稱,2013年中國當局發佈了「9號文件」,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管控,和後來習近平的
「亮劍」講話,標誌著中國從對溫和批評的相對容忍轉向對公開辯論的積極主動防禦。
近幾年來,有數十位中國大學的教師因為在課堂上發表了所謂不當言論而被學生舉報,或
被停職,或被開除。一些中國大學甚至在學校公開招聘教學信息員來監督老師的教學,有
的學校在招聘描述中要求學生信息員舉報傳播西方價值觀和批評黨的原則的教授。
今年七月,因敢言而在網絡有眾多粉絲的北京地產大亨任志強在遭當局調查數個月後,被
移送司法機關面臨正式起訴。他曾在今年三月發佈一份公開信,對當局的抗疫政策提出批
評。
「當其它政治參與方式被剝奪,沒有學術自由、思想自由,在這種情況下, 你只能投身於
政府鼓吹的那種意識形態中去,甚至發出一些像『入關學』這樣比官方更激進的言論,因
為這更加安全,這也是一種能量釋放,」陳純說道。
今年七月,因敢言而在網絡有眾多粉絲的北京地產大亨任志強在遭當局調查數個月後,被
移送司法機關面臨正式起訴。
一邊是信息獲取的殘缺,一邊是高漲的討論政治的熱情,這樣的「鍵盤政治家「形象也曾
引起中國網友的討論。今年七月,一篇名為《小縣城的中年粉紅:在混吃等死中研究世界
局勢》描述了這樣一批人,自稱是一名史學博士的作者在文章中嘲諷一些在生活中並不如
意的人「從不摸書,完全依賴手機獲取信息」,但卻從愛國和批判美國中獲得滿足感。
不過,魏簡教授也強調, 民間極化觀點的出現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它與加劇的社會不平
等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息息相關。在中國,這種現象由從微博等開放的討論平台向微信等封
閉式平台的轉移而得到加強。
「人們越來越多地在自己的信息孤島中運作,」他說道。
應採訪者要求,孫凱為化名。
4.附註、心得、想法︰
中國人在這種高壓環境下
真的非常有創意
發明了許多新語
尤其各種的政治隱喻詞
https://bit.ly/3l6bkcO
近來,以 Twitter 爲首的中文社交媒體上開始興起一股名爲“加速主義”的思潮。傳播的
群體以生活在大陸的年輕人和海外留學生為主,他們希望通過鼓勵甚至縱容中共作惡的方
式來加速其走向滅亡。這原本只是一種戲謔的情感表達,卻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真接受並實
際履行。
例如,針對大陸小粉紅向大陸當局舉報單機游戲平臺 Steam
“錯誤標注中國地圖”的活動,加速主義者們不僅不批評,
反而參與其中,欲“加速” Steam 被封禁的進程,
最終達到“大家都沒游戲可玩”的局面。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20-08-18 23:19:00
中國神話讀多的結果 把美國比喻成明朝 自己誤認為北夷
作者: tsgd   2020-08-18 23:33:00
總加速師 習維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