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成"孩子全民一起養", 從 0-15歲(或18歲)。 義務教育15-18年。國中畢業不想念書開
放就業權,別強逼不會念書的孩子去學店划3年手機浪費生命。
可考慮對全國成人課徵(單身頂客)特別稅,連同政府預算一起協助有孩子的家庭養育小
孩實際費用至少 1/2 . 雙親有一小孩者,特別稅減一人份,有二個者特別稅兩人全免,
有3個以上者可倒領至多一人份特別稅等值補助。 簡言之,沒小孩的成年公民要幫忙國
家一起養下一代國民。
平均來說,制度可設計成每位成年人養約半個多一點孩子就不吃虧,生一個就能在財務
上賺錢。 由不生養的成年(與政府)一起負擔。
至於是否財富高者多負擔一些,也可討論。
未來人口逐漸稀少的話,更該補貼"少數"模範公民。 否則全國都是老人,誰來服務你?
再有錢也沒用。
另外,年紀越大越生不出來,所以還要鼓勵大家早婚早生。譬如有孩子的父母考試加分
,年紀越輕加越多。 為人父母者給予各種優惠(捷運公車停車費勞健保費,親子家庭專
屬國宅,停車位,xx稅折扣優惠等),年輕父母家庭免費旅遊,保險等等。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偏偏下一代越來越少也越難養得好,只好大家團結起來互助合作啦
! (想移民逃脫的單身頂客們,也請先把特別稅繳清再走)
重點是,這些額外補貼不是由稅金負擔,而是由沒小孩的成年來負擔。 大家都享受國家
社會帶來的服務與外部福利,也該付出對應的責任才合理。 當然制度細節需仔細規劃設
計合理性與可行性,但整體概念就是:別人的孩子不只是別人的孩子。
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我也支持,只要不是自私自利的方案。
※ 引述《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之銘言
: 根據國發會統計
: 我國人口將轉為負成長
: 更將提早進入『超高齡化社會』
: 近年來新生兒數量大幅降低
: 整個數字是不斷下降的
: 40年前 新生兒曾有40萬個左右
: 30年前還有30多萬個
: 從一年30多萬個新生兒
: 下降到去年只剩17.7萬個
: 今年預計更少,不到17萬,
: 所謂疫情嬰兒潮並未成為事實
: 反而是出生率進一步壓低
: 到底為什麼台灣人不生小孩呢?
: 台灣男生、台灣女生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
: 為什麼堅持不肯生小孩?
: 現在少子化已經成為重大的國安問題
: 又該怎麼解決?
: 目前我聽到的一些說法是
: 1.年輕人收入不夠高
: 2.年輕人因為買房有壓力
: 3.因為幼托機制不完善
: 4.現代人重視自己生活品質,視小孩為負擔累贅
: 本來去年的郭台銘提了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 『0到6歲國家養』
: 蔡英文改成『0~6歲國家一起養』
: 但似乎還做的不夠
: 我個人是主張學習北歐
: 建立更完善的幼托機制
: 甚至是發送高額生育津貼給媽媽
: 北歐、英國、澳洲都有生育津貼制度
: 比如生一個小孩,出生後每個月都直接給予現金2萬塊補助
: 用這樣的方式來鼓勵生育
: 大家覺得是我列舉的那幾點原因嗎?
: 又該如何解決呢?
: 用我提的生育津貼可以嗎?
: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