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rusa (最愛小熊寶貝)
2020-09-15 12:55:38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朱淑娟專欄:PM2.5何故在應達標年突然跳票?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storm.mg/article/3032797?mode=whole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朱淑娟專欄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https://imgur.com/htwZJyA
2012年5月14日環保署納管細懸浮微粒PM2.5時,以「年平均值15微克、日平均值35微克」
為空氣品質標準,並承諾2020年達標。但就在即將兌現目標的前三個月,上周行政院在沒
有任何說明下,宣布目標再延後三年才達成,這有點像應付票據快到期了、卻緊急改票的
感覺。
如今PM2.5是民眾最關心的空氣汙染物,環保署應該檢討改善成敗,並交代為何無法如期
達標的理由。
當年為了PM2.5空氣品質標準該訂多少才合理,各界有很多討論,環保署打算比照美、日
標準,經濟部覺得太嚴會影響產業發展,環保團體則認為太鬆無法保障人民健康。最後環
保署還是以年平均值15微克為目標,並定八年後的2020年達標。而且承諾到期後再挑戰
WHO年平均值10微克的新目標。
2020年達到年平均15微克,三任院長從沒變過
為了如期達標,2015年8月當時的行政院長毛治國核定史上第一個院版的「清淨空氣行動
計畫(104年~109年)」,行動目標就是要達到PM2.5年平均值15微克。2015年在環保團體第
一次舉辦反空汙大遊行時,當時的環保署長魏國彥還舉行記者會且再度保證,政府有信心
如期達標。
之後兩任行政院長都提出自己的空汙改善版本,包括:2017年4月,行政院長林全提出「
空氣汙染防制策略」,這版的目標是2019年達到年平均18微克,這可視為期中目標,2020
年應達到15微克的目標並沒有改變。
接著在2017年12月,行政院長賴清德提出「空氣汙染防制行動方案(紅害減半大作戰),
2019年要比2015年紅害次數減一半。雖然當時環保署長李應元自創「紅害減半」的2019年
目標,但也沒有否認2020年應達到的目標。
而自從PM2.5受到空前的關注後,政府、民間都做了很多努力,政府推動不少改善政策,
其間也修正了空汙法。民間則年年舉辦反空汙大遊行,提出不少有效的改善空汙主張。就
在大家一致努力下,2019年PM2.5的年平均值來到16.2微克,以這個改善速度,2020年達
標可說指日可待。
https://imgur.com/H4CAl1o
而上周的行政院會,行政院長蘇貞昌通過「空氣汙防制方案(109年~112年)」,看到109年
~112年,以為他要提出新一階段的目標,沒想到卻是把2020年就該達到的15微克目標,無
預警拖延了三年,要到2023年才要達到。
為何達不到目標應說明,否則目標就失去意義
至於為什麼要再拖三年才能達成目標,不但沒有說明,蘇貞昌還發布影片談空汙改善成效
。這些改善當然是有的,包括老舊柴油車、二行程機車汰換,還有訂定鍋爐排放標準、港
區船舶改用低燃料油、國營事業排放降低等等。
但很多改善明明可以透過行政措施做到,卻付出巨額的補助款,例如空汙法修正後,授權
環保署可加嚴出廠10年以上的汽機車排放標準。或在敏感區域劃設空品維護區,禁止汙染
車輛進入,很可惜這些細緻的行政措施完全沒推動,用最偷懶的補助,耽誤了讓大家重新
思考行為帶來空汙影響的機會。
而就算有達到一定改善成效,對比當初設定的目標卻遠遠不及。例如鍋爐,原本的目標是
將5000個燒煤鍋爐改燒天然氣,但後來發現工業區沒有天然氣管線,改成末端排放管制,
到目前為止已改善3800個,其他則在改善中。
還有當年針對老舊柴油車的汰換目標是:全面汰換一、二期的8萬輛老舊柴油車,以及3.8
萬輛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二期柴油車是1993年出廠的車子,至今已27年,已到了自然
汰換的年限。即使提出每輛車補助最高65萬元、以及減免40萬貨物稅的誘因,當初設定的
汰換目標其實也沒有達成。而二行機車當年想全數汰換,依最新統計,二行程機車目前還
有超過50萬輛。
還有國營事業的改善也很緩慢,雖然減少排放汙染還是有的,但距離民眾的要求還差很遠
。例如高雄人計較很久要求中鋼淘汰兩座濕式煉焦爐、鐵礦砂從室外堆置改成室內,但蘇
貞昌版本依舊沒有回應民眾訴求。
而就在八年後、即將驗收成果的現在,蘇貞昌卻默默把目標延後三年才要達成。其實達不
到或要延多久不是問題,但至少要說明理由,畢竟空氣汙染關乎民眾健康,目標達成與否
意義重大,不只是一個說改就改的冰冷數字而已。
4.附註、心得、想法︰
沒事 政黨輪替之後
前朝定的目標沒有一定要達成的道理
至於為什麼要訂2023年 現在政府很忙大概沒空回答這個問題
但我猜2023年剛好是選舉年 達成目標又可以當一項政績
多出來的這幾年 PM2.5或甚麼的 就多吸多健康
全民用肺幫忙改善一下空氣品質吧
自己選的 概括承受啦
我有投小英 所以我會很認份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