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貼了左派以政治正確加上財力雄厚多年來意圖以輿論扭轉全球冷化為全球暖化觀點
那稍微比較硬派陰謀論,今天貼稍微軟派有趣一點的文提供關於全球氣候變遷多元思路
https://upload.cc/i1/2020/10/10/W1GpCI.jpg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5/article/5042
環境保育
別鬧川普了,是外星人造成全球暖化……
作者 黃怡
https://upload.cc/i1/2020/10/10/XQy5DZ.jpg
川普說:「全球暖化是個假議題!」 圖片來源:The Ring of Fire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的「進步人士」如喪考妣,
激進雜誌如《瓊斯媽媽》(Mother Jones),更是連日以聳動的標題
(Donald Trump Is a Disaster for the Earth、
What Can Donald Trump Do to Screw Up the Planet等),
來提醒大眾注意川普的環保政策,預告美國將產生災難性的變革。
你可以說,川普的當選,頭一次讓美國的「權力菁英」(Power Elite)受到毀滅性的羞辱
,而奈姆(Moises Naim)講了好幾年卻尚待建構完成的「微權力」理論,
似乎從川普的當選可看出端倪。
1909年佛洛伊德訪美國,說過:「美國整個來說,是個必敗的實驗。」
他來自奧匈帝國,不曉得它會敗得更快、更徹底。
但是現在要來談「民主制度的失敗」,尚為時過早。
我並沒有很週全的檢視川普的每一項政見,不過他每次耍寶似的提及全球暖化,
說:「唉啊啊,天氣不就是那樣的嘛,有時會冷一點,有時會熱一點?」我總覺得很有趣
。他主張全球暖化向來是個假議題,祇是中國存心搞來讓美國增加生產成本,
好讓他們自己競爭力凌駕美國的「騙局」。
其實,他用的「hoax」這字並不是獨創,
而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英霍夫(James Inhofe)自2003年以降一貫的講法。
「hoax」字典上也有「謔騙」、「惡作劇」的譯法。
總之,川普說全球暖化無需擔心,美國政府歷年來花了那麼多億美元預算,
去研擬全球暖化的對策,簡直是荒謬。
且不要說美國,全世界為了應對全球暖化所進行的政策研發與公共投資,
真真正正的,養活了一大票與地球科學相關的知識份子,
他們不但是各國政府經濟及環保政策的技術官僚,
且第一次躋身為據說可以「重塑地球命運」的權力菁英階層。
那麼,川普反而講出了大家「不願面對的真相」嗎?亦不全然。
重視地球命運是好事,它是容納及涵養所有生命的、宇宙間我們僅知的太空船,
然而全球是否正在加速暖化,會使人類文明面臨不可挽回的噩運?
人類的減碳行動真的可以逆轉勝嗎?確實已有太多科學家提出反證。
https://upload.cc/i1/2020/10/10/iWP19p.jpg
各種極端氣候給人氣候變遷的恐懼感,卻不一定是地球暖化所真正在談的主題。
圖片取自Nortex。
人們對「災難」太敏感
科幻小說大師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
2007年5月接受查理羅斯節目專訪,原想介紹他的新書《危基當前》(Next,2007,遠流)
,卻成為羅斯挑戰他關於地球暖化立場的激烈對話。
克萊頓之前出版的《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2004),內容曾涉及地球暖化之說,
而2003年1月17日,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發表了一場可能是他生平最有名的演講,
講題是「外星人造成了地球暖化」(Aliens Cause Global Warming)。
這場演講的對象以科學家居多,題目定得如此搞笑,當然是克萊頓對球暖化說的諷刺。
「外星人」是誰?被罵到的人可多了,他告訴羅斯,去問問學界就知道,
現在你申請研究計畫,祇要戴上「地球暖化」這頂帽子,甚至稍稍沾得上一點邊,
通過經費的可能性會大很多。
「這幾乎像是1980年代,大家開始對越來越多的癌症病例感到恐慌,
在醫學研究上,祇要你的研究計劃和癌症多少相關,他們就會給你經費一樣。」
克萊頓說,人們基於求生本能,對任何可能到來的災禍會特別敏感,
你如果說「沒事、沒事,沒這回事,大家都不會理你。
相反的,你說得越恐怖,大家的想像力會越澎湃,然後,逐漸的就好像真有這回事了。」
20年來,地球暖化會毀滅人類文明的說法,鋪天蓋地而來,
連諾貝爾和平獎在2007年都頒給了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 Jr.),
理由是「對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他們努力累積並廣為散布知識,
使反制氣候變遷得以建立了行動的基礎」。
不過,我們不能忘了諾貝爾委員會的成員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不要說和平獎了,
例如1949年醫學獎,頒給了推廣割除腦額葉白質治療精神分裂病人的葡萄牙學者莫尼茲
(Antoio Moniz),但是後來發現,動過手術的病患1/3沒有改善,另1/3甚至更惡化。
精神醫界認為這種手術是笑話,1960年代之後便鮮見執行,
現在若還有醫師做這種手術,醫界會認為他是瘋子。
克萊頓提醒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早在第一次世界地球日的1970年,
加州戴維斯分校的華特(Kenneth Watt)教授便曾表示:
「以現在的氣候趨勢來看,1990年代全球將平均降低4度,
在2000年會降低11度,人類將進入冰河時代。」
於是國際野生動物組織就順水推舟的說:
「核子戰爭和冰河時代,對人類的威脅同等巨大。」
連著名的《科學文摘》(Science Digest)都說:
「我們對冰河時代的來臨必須有所準備。」
據當時科學箴言報的報導,連犰狳(即穿山甲)都從內布拉斯加州逃走了,
因為天氣實在太冷,冰河在擴延,全球的農耕月份正在減少。
新聞週刊則大作文章,說這是全球氣候變遷的「惡兆」。
但是冰河時代即將來臨的恐懼,5年之內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興起的是地球暖化說。
https://upload.cc/i1/2020/10/10/WJN0cA.jpg
麥可克萊頓著作豐富,包括《侏儸紀公園》、《剛果》、《旭日東昇》等,
全球譯本將近四十種文字,總銷量超過兩億本。Photo credit: 克萊頓官網
21世紀的「杞人憂天」
提倡地球暖化說最有名的,
是當年服務於美國太空總署的韓森(James Hansen),
2003年他發表了《我們能夠拆解地球暖化的定時炸彈嗎?》
(Can We Defuse the Global Warming Time Bomb?)
主張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形成溫室效應,就像給地球罩了一層綠毯子,
導致地球非自然的升溫,長此以往,將造成大型的氣候變遷。
他強調,應該透過國際間的緊急合作,避免南北極冰棚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
影響人類生存,及增溫所造成自然界的物種滅絕。
然而韓森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還祇是想當然爾?
著名的物理學家戴森(Freeman Dyson)就曾經出面批評,
說很多韓森這類的所謂「氣候模型」是瞎扯,
宇宙浩瀚無邊,氣候變項太多,不會有能夠包含所有變項的模型可茲推算。
克萊頓在前述的演講以及2005年在華盛頓國家記者俱樂部的另一次演講裏
(The Case for Skeptism on Global Warming),
兩度提到德雷克等式(Drake Equation),
德雷克是個天文學家,1960年代為「找尋外太空文明計畫」(SETI)提出一條等式,
用來推測「可能與我們接觸的銀河系內的外星球高智文明的數量」。
德雷克等式如下:
N=N*fp ne fl fi fc fL
N =銀河系內可能與我們通訊的文明數量
R* =銀河內恆星形成的速率
fp =代表恆星有行星的可能性
ne =位於適居帶內的行星的平均數
fl =以上行星發展出生命的可能性
fi =演化出高智生物的可能性
fc =該高智生命能夠進行通訊的可能性
fL =該高智文明的預期壽命
克萊頓訕笑的說,德雷克當時是個年輕人,初生之犢不怕虎,
但是整個SETI包括了哈佛大學及柏克萊大學的優秀份子,
為何還會把這等式當做一回事看:
「德雷克等式看來是一種學術產物,
其實每一項數據都無法估計,祇能猜測,
而猜測本身就帶有偏見,這樣怎能算是科學呢?」
此等式根本無從驗證,可能很有價值,也可能什麼價值也沒有。
「費曼就說過,濫用電腦是一種病態。」
克萊頓指出,現代的全球暖化研究,儘管電腦科技日新月異,
學界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氣候模擬推算,但也僅不過是不同程度的德雷克等式罷了,
因為「現今的」絕大多數的氣候數據都不存在,更何況50年、100年後的數據。
電腦如何發達是另一回事,明明目前的科技硬是無法做超過兩週的氣候預測,
那麼,大剌剌地說50、100年後會如何如何,不是信口開河嗎?
當克萊頓義憤填膺時,往往會顯得有些尖酸苛薄,
他舉出在1900年時,可能紐約的知識份子會很擔心將來人口越來越多,
而馬匹的生產不盡理想,那麼將來大家拿什麼做交通工具呢?
他說,杞人憂天是不必要的。
https://upload.cc/i1/2020/10/10/JMeD4N.jpg
克萊頓抨擊很多環保人士把環保運動當成宗教提倡,
事實上它更需要科學知識做為運動的基礎。圖片取自PrimesWormHole。
科學本來鼓勵懷疑
克萊頓曾公開批評環保界,說很多環保人士把環保運動當做宗教在提倡,
枉顧它應具有的科學基礎,因此有人看不順眼他,說他祇是個作家,又不是科學家。
克萊頓倒沒有在怕,他知道自己的份量,著作的科幻小說全球銷量超過兩億本暫且不提,
幾乎每本書都改編成電影,他也創作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開發電腦遊戲軟體等。
哈佛醫學院(大學攻讀人類學)畢業後,他還在沙克研究所做過博士後研究,
寫作內容涉及考古人類學、生物、分子生物、生物化學、氣象學、資訊學等等。
在查理羅斯的節目上,克萊頓特別酸了一些環保人士:
「他們說,地球暖化很可怕,無數物種會因為環境變化而絕種,
有些物種來不及被人類發現,尚未分類命名之前,便已絕種……拜託呀,
既然尚未被人類發現,他們又怎知這些物種存在,更怎知這些物種已絕種了呢?」
克萊頓認為任何社會運動都是一種「教化的過程」,
社運界人士假使連自己到底在主張什麼、反對什麼都弄不清楚,
祇憑著若干所謂「權威人士」的所謂「科學共識」,
就要羣眾跟著你走,這絕對談不上負責任。他說:
「共識是很麻煩的一種用法。
祇有政治層面才講共識,科學層面你必須講真相,講我們至今真正發現了什麼,
科學上的假說都必須獲得證實,才能成為知識,才能加益於人類,才能解決問題,
或讓我們辨認到什麼是問題,什麼困擾是來自迷信或誤信,根本不是問題。」
克萊頓舉了一個他求學期間的例子。
很多觀察力敏銳的小孩,都曾注意到世界地圖上的南美洲與非洲,是可以湊攏合而為一的
,他問過他的地理老師,這是怎麼回事?
他的老師回答,地球上經過非常非常多年的演變,造成這樣的情形,這祇是巧合罷。
後來他才發現,有個研究大氣熱力學及古氣象學的專家,
叫做魏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在1921年便提出「大陸漂移說」,
認為全球的大陸,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個盤古大陸,
後來在種種自然引力的作用下,破裂成數塊,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大陸漂移說」直到1961年以後,才得到學界認可,在這之前,學界的共識並非如此,
所以全世界的老師,都告訴前來問他們的孩子:
「南美洲會長成那樣,跟非洲會鬥攏得起來,全屬巧合。」
克萊頓說,類似的例子太多了,做科學是必須獨立存疑的,
科學不鼓勵盲從,科學鼓勵懷疑。
https://upload.cc/i1/2020/10/10/Ml1X5y.jpg
史多赫解釋為何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對於氣候趨勢的講法越來越保守。
圖片取自ClimateGate.nl。
IPCC對於地球暖化說越來越保守
並不是祇有克萊頓對地球暖化會成災難提出質疑,
你隨便上維基網站,會發現有一堆科學家在關心地球暖化說被以訛傳訛,
祇不過所有這些科學家加起來,還沒有一個克萊頓那麼辯才無礙,那麼具有群眾魅力,
而自從他2008年11月去世後,地球暖化、溫室效應、減碳政策等,變成媒體的流行詞彙,
因此越來越少人敢於挑戰它們的真實性。
同樣的困局,也發生在反核擁核、反基改擁基改的爭議,使人愈發感到,
像克萊頓這類公共知識份子,實在是任何社會都迫切需要具備的珍貴資產。
對於關係全球生命的重大議題,假使大家祇能西瓜偎大邊,
當然像川普這類政客的粗廉說法,也會有人按讚。
所幸世界上也不祇美國這個號稱進步的國家,
例如德國,就有一些真的很讚的氣象學家,
例如漢堡大學的漢斯史多赫(Hans von Storch),德國最傑出的氣象學者之一,
他在明鏡週刊(Der Spiegel)2013年的專訪中,坦承:
「二氧化碳排放節節上升,確實是大家關心的,
依照大部分氣候模型,在過去10年,全球氣候應該升高大約攝氏0.25度,
但事實不然,過去15年來,祇升了大約攝氏0.06度,相當接近於沒有升高。
這是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必須正視的科研成果。」
史多赫說:「這樣的科研成果,祇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我們要慶幸,
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等)可能不像我們預期的,對於氣候有那麼大的影響,
另一種就是科學家的氣候模型必須做調整,
在模擬氣候趨勢的過程中,可能科學家太低估來自於大自然本身的氣候變化。」
在早先的一本著作中,史多赫也提醒我們:
「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張,其基礎為模擬實際現象的氣候模型的計算,
在氣候模型中可對直徑至少數百公里的區域進行推算。
但是,氣候影響研究中要求的範圍通常直徑小於100公里。」
(《氣候、天氣與人類》,Nico Stehr與斯多赫合著,李理譯,晨星出版,2005)
而在鏡報的訪問中,斯多赫表示,科學家漏失了計入海洋對於地球升溫的吸收能力,
例如700公尺深的海洋中,近年來偵測到的升溫現象很明顯。
鏡報的記者於是問史多赫,氣象科學家如果回頭調整研究所根據的模型,不是很尷尬嗎?
不等於是說他們原來就走錯路了?
斯多赫回答:「沒什麼好尷尬的,科學研究的過程本來如此,真相總是越研究越清楚,
科學家並不提供終極的真相,祇是給大家比較接近真實的真相。
社會大眾對這點始終弄不明白。」
史多赫還表示,科學家當然會犯錯,
「如果誰告訴你科學家不會出錯,就是違反了科學的本質,也無法承載公眾的信託……
這也就是為何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對於氣候趨勢的講法,越來越保守了。」
延伸閱讀
.克萊頓三篇與地球暖化相關的講稿:[pdf] https://tinyurl.com/yd9erb7
.克萊頓在 Charlie Rose 節目上談地球暖化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cjBxNBmKA
瀏覽次數:16244
作者:
ggirls (哥)
2020-10-10 21:29:00就是個假說
全都是假說~祇一煞的花火~妳所有承諾~全部都太脆弱
作者:
ggirls (哥)
2020-10-10 21:32:00搞笑派什麼都反什麼都不負責。例如陳文茜開始說說當年舉辦反核遊行,她沒說要反核,而是提醒大家注意核安全。
很多都為反而反祇是一種流行時尚風潮啦我反核是因為看到福島,不希望我們美麗福爾摩莎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