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回響/政府減塑 像人民薪水停滯…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4954238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2020-10-22 03:41 聯合報 / 徐正雄/農(新北市)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家門旁馬路,小山般的垃圾逐漸占領車道,我知道這堆垃圾的身世。
起初,那是社區一位婦人隨手丟棄的兩根木條。居民的懶惰和官員的消極給了營養,接著
便如同傑克的魔豆,迅速長出塑膠桶、髒棉被、保麗龍、跛腳椅子、衣櫃書桌床墊…。大
家似乎都把它當成一件不斷改變的裝置藝術,並積極參與創作。
新北市清潔隊有免費收拾大型家具的服務,需要預約,很多民眾會趁著別人運出大型廢棄
家具時,暗渡自己家裡的廢棄物,因為這些東西很難處理!反正政府也不太會抓,除非數
量很多,又是汙染物。
因此,近幾年,出現許多環保蟑螂,來個「假租廠,真棄置」,就算被抓到,罰款不多、
刑期也很短。
這一切都要怪上梁不正。新冠肺炎後,民眾瘋狂報復性消費。最近到幾家常去的餐館用餐
,發現原本使用環保餐具的店家,為了方便居然開倒車,又開始使用一次性餐具。瘟疫也
製造出許多外帶客,使得一次性餐具使用率更高,反正台灣不太重視環境成本,政府在推
行減塑上,和人民的薪水一樣停滯不前。人家南韓廿年前便將餐廳內用餐具全改成鐵製,
他們的決心同樣也反映在產業和薪資上。
昨日聯合報頭版—台灣西海岸八大髒點,海底垃圾密度逾全球。一點也不令人意外!政府
並不在乎環境,要不然怎麼會讓垃圾越來越多,卻完全沒有什麼有效對策因應?
電器產品售出時有回收機制,家具是否也該有呢?減少用電有獎勵,減少用水、減少製造
垃圾是否也該獎勵?反過來說:亂丟垃圾、廢棄物、有毒物…是否也該加強刑責和罰款?
是否考慮售出手搖杯、寶特瓶加收一元當回收獎勵金,減少垃圾也給弱勢者一個賺錢機會
。身為市井小民,我真的不知道,餐廳內使用環保餐具困難點在哪裡?
外帶塑膠袋可以加收一元,吸管可以退出超商,我想,一切都只是要不要做而已!若真如
政府各部門組成的海廢治理平台要到二○三○年才全面禁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塑膠飲料
杯…。我看,那時候台灣海裡的魚,大概也被垃圾取代了。
4.附註、心得、想法︰
彰化廢爐渣混入公共工程建材 一審判罰1615萬
資進黨呢?藻礁 用肺發電 礦業法擱置 農地工廠就地合法 比國民黨更危害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