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英跟柯文哲的例子
我們可以發現
民調有兩種
一種是暫時的不滿
一種是長期的不信任
這兩個人都曾經民調跌到谷底
然後又回升
只是柯又再次下跌
仔細想想
導致當時小英民調低落的幾個原因
其實都不能直接怪罪小英
反年改 吳音寧 台大校長 公投混亂 農產品價格 反同
等等
其中我只認為台大校長早就該上任了
後來才發現 這唯一可歸給小英的錯
竟是賴的決定
因為賴一連串的下台檢討中 獨漏這項
也就是賴直至下台 仍認為這點沒錯
可能也是這點
至今 壞壞台派 仍反對小英
總之 小英當時只是偽低民調
比如說
我問你做得好不好 我覺得不好
但要不要再給你一些時間看看 我覺得可以
後來蘇用原班人馬 做出不同的成績
其實人民可以更清楚發現
不是小英的問題
賴完全沒有正當性
他出來代表否定小英與他自己的執政
雖然他一再說 是根據黨內規則
但他也的確是用偷襲的方式宣佈
比如說 人家問他 他都不說
這麼重大的事情 當然不能這樣
唯一的改時間
也因為他用偷襲變得正當
而且 時間愈接近大選 民調愈有意義
其實小英有一群非綠營的傳統支持者
這些人非英不投
美麗島民調說這群人不下韓粉
只是更理性不外露
賴唯一的希望在於行政院長做得好
問題是 他做得太爛
還手伸台大校長 拖累小英
賴柯聯手背骨
賴是台大校長
柯是吳音寧
如果最後是賴出來
柯大概會打出不捨小英的旗號 也出來選
政治人物要有長遠價值
並且要尊重選民
像柯這種 自以為聰明 想玩弄選民於股掌之間
結果就是長期的信任度下跌 完全的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