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規則就是兩邊都同意就很好改,暫時不改的原因是一邊覺得舊制
對自己有利,目前就是因為這種票不等值制度對紅州對R有利所以R還不願
意改
但只要有天R發現這規則對自己不利,那相信R會比D還主動要改,這天目
前看起來最可能的日子就是德州翻藍的那天。因為38票一翻等於比賽結束
,而且德州照人口結構只會越來越藍,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改選制以後勝率
趨近0,那自然就會出來贊成改規則了
選舉人制還只是稍偏R,比起來參院那個席次才更扯,不管你那州多少人
就是一州兩席。換成鬼島就有點像今天說立委台北市跟金門縣同樣各兩個
,根本智障到極點
當然這些制度是有歷史背景,但美國現在明顯越來越是個中央集權的國家
,跟當初成立時那些各州鬆散結盟的環境完全不同,制度自然也該更改。
但一樣成事在人,之所以不改就是因為各方心懷鬼胎,哪方看舊制對自己
有利就不想改,但哪天發現舊制自己討不了好規則就可以改很快了
※ 引述《joulin (joulin)》之銘言:
: 這屆完全沒在關注美選 也不知道誰會贏
: 看大家討論的很熱烈 讓我也很期待知道結果
: 但我更想知道的是 選舉人制每次選完都會被爭論一次
: 但美國到底有沒有想要更改?
: 或是其實大家都覺得不用更改?
: 美國當初用選舉人制的原因是
: 美國國土遼闊 而且農業社會為主
: 加上那時候資訊傳播並不容易
: 國人接收不到太多訊息 可能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
: 因此用間接選舉的方式 去選出總統
: 但現在這些理由都已經不是理由
: 那繼續維持間接選舉的原因是?
: 這種選舉方式有對哪個黨比較有利嗎? 還是兩個黨都不願意去碰 不願意改?
: 這種贏者全拿的方式 並不能展現真正的票票等值
: 如果某個州50%的人投給A候選人 50%投給另外一個B候選人
: 兩者只差200票 結果等於這州全都要投給A
: 那這州的另一半那50%的人的聲音該如何被體現
: 就算直接改成普選去決定總統 可能有點變革得太快
: 那是不是也可以學緬因州那樣 區域計票制
: 用區域誰得票比較高 該區域的選舉人就代表投給誰
: 整州看誰贏 代表州的兩張參議員選舉人票 就投給得票高的那位候選人
: 這方法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直接民主 (當然 離直接民主還有一點距離)
: 之所以還不改掉的原因到底是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