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linalovers (凜冬將至企鵝在天涯)》之銘言:
: 那是不是可以宣布正式進入大混亂時代了?
: 因為2016就這樣了,那時候還能推給什麼採樣問題、做民調方式要修改殺小碗糕之類的
: ,大家聽一聽也覺得有道理,給你各民調機構好幾年的時間去改進
: 結果花幾年時間改進的結果又是這副鬼樣(或比16還誇張),那無論哪邊的支持者都不
: 會再給民調機構機會了吧?
最近出的新書:
Lost in a Gallup: Polling Failure in U. S. Presidential Elections
裡面是用蓋洛普當焦點,談近代美國總統選舉民調失準的案例
歷史上最有名的民調失敗,必定是1948年蓋洛普說杜魯門落後,
投票結果和封關民調差9%,杜魯門逆轉勝
另外還有其他好幾場,比如雷根1980年投票結果超出部分民調7%
2000年和2004年很多民調都認為布希會輸
2012年有一部份民調認為羅姆尼有較大機會贏等等
還有不影響勝負但明顯不準的1988年民主黨被低估5%
換句話說民調並沒有一直很準確,2016年的問題也不在於數字極端不準
(雖然在歷年來看屬於稍微比較不準的)
而是在解釋數字的時候,主流媒體都往對希拉蕊有利的方向去解讀
咬定川普不太可能贏,這才導致了對媒體的不信任
Nate Silver今天的文章就說川普能重現雷根的超過民調7%的話就贏了
只是一般會認為機率不太高而已
上面那本書的作者最近的投書也有提到五種民調嚴重錯誤的可能性
以及為什麼這些可能性發生機會不是很大(但仍有可能)
說到底數字本來就不是很準(你看上面舉的例子,幾乎每幾屆就有)
所以問題還是出在媒體太愛亂帶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