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047087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2020-11-27 03:23 聯合報 /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前外交官(新竹市)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美國學者安德森分析民族主義時,提出「想像的共同體」理論,認為人們主觀認知到自己
與他人同屬一群體中,因而建構民族這一極具爭議性概念。回顧台灣近期的外交政策主軸
,特別是對美關係,似乎也陷入「想像的共同體」迷思中。基於厭惡中國心態,自認與美
國是「休戚與共」的共同體關係,衍生出美麗卻虛幻的外交想像。
這種想像的台美共同體外交,至少帶來兩種效果。
第一是對川普政府過度迷戀。川普雖是基於美國優先,才對中國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由
於「想像共同體」的心理投射,許多民眾反將此舉美化為川普力挺台,想像我們是川普的
自己人,共享榮辱。「川粉」對美國大選結果躁動不安,便是例證。政府也自動獻祭萊豬
,以向美方明志。
事實上,川普政府任內簽署的友台法案多是由國會發動的,並非川普本人的意志。這些友
台法案也只是戰術上的調整,遠不如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的戰略意涵。美方近期公布的
六項保證電文,則是雷根政府的遺產,並非川普的貢獻。川普任內雖批准不少軍售,但一
次台美TIFA會議也沒有召開過。
其次,這種想像讓李登輝總統以來的「親美」外交戰略,淪為一邊倒的「傾美」扈從。其
影響就是原來蔡總統上任所提的新南向政策逐漸受到印太戰略的排擠,也讓政府有藉口不
必積極改善兩岸關係。為迎合美國印太戰略,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重點不在於經營台灣與目
標國的雙邊關係,而是尋求與美國印太戰略「對接」。換言之,其思考點從台灣主體演化
為美國視野。
台灣若可以搭上印太戰略順風車,確實省力不少。可惜它畢竟是美國優先的戰略,而非新
南向的終南捷徑,從台灣對新南向國家經貿交流,可見一斑。今年前三季我對新南向國家
貿易額為七九一.三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八三一億美元衰退達五%。我國對中港澳的
貿易反倒成長了十一點六%,更加依賴。備受期待的新南向政策,反而只能「寄生印太」
。
支持者可能會以近日登場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辯護,認為台美關係有實質突破。
其實這又是一件「國王的新衣」。美國國務院針對此對話的聲明中明確提到,台美「夥伴
關係是基於投資和民間交流」。換言之,並非我方追求的貿易及官方往來。對話後簽署的
合作備忘錄,雖洋洋灑灑列出一大堆可合作內容,但約文第三條卻又無情地載明,該備忘
錄並「未產生在法律上具有約束力的權利和義務」!換言之,這個合作備忘錄日後是否能
確實執行,將繫於美國行政當局的善意。
這段期間的「想像的共同體」外交,或許帶給我們心理上難得的滿足感,實際上卻是自我
設限,喪失外交主體性,而這又恰恰是我們面對北京國際霸凌時所長期追求的目標。川普
退場,RCEP成型,舞台上徒留尷尬立於一隅的台灣。大夢初醒,時猶未晚。
日、韓、澳洲等美國盟友紛紛加入RCEP,證明這些國家並非一味選邊站隊。務實調整
外交取向及正式困境,方有突圍的可能性。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以後是區域經濟的時代了 綠共心目中的美國盟友日韓都已經超前部署
就只有綠共還活在冷戰思維一邊倒親美抗中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