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CitizenJouMinLin/posts/3477552639003556
2.轉錄來源︰
林洲民臉書:林洲民 Citizen LIN
3.轉錄內容︰
致六都市長的一封公開信:
源起:
台北市明倫社會住宅於本週(2020/11/25)正式開始招租,其中三房型單元之租金因為超過
新台幣四萬元,而引起大量之爭議。諸多討論中,有兩大爭議點隨之而起;其一,社會住
宅有必要蓋得那麼「豪華」嗎;其二,租金高之必要,是因為社會宅必須要「自償」!
我在2014年到2018年間任台北市府都市發展局,「興建社會住宅」是我諸多工作中相當重
要的一項任務。我深知都發局在當時四年間之成就可觀,也自認可以就以下兩點就教六都
市長:
1社會住宅是「好宅」,在議會所核定之預算之內,能作多好就該作多好!好宅是必要的,
我並不認同「社會住宅不必也不能蓋得太好」的說法!
換言之,社會住宅,要好好的蓋優良品質的好建築;蓋得愈好,維持得愈久!
2捷運及藝文場舘若須「自償」,那麼,就「永遠」不必興建了。社會住宅是社會福利的實
踐;我深知,市議會並未明文規定社會住宅必須「自償」,因此建議,市府不宜 自我設
限!換言之,社會住宅的租金,宜低,可以低,不宜高,不可以高!
在我任職台北市府期間,社會住宅之租金是由都發局委任專業估價機構就新建社宅週邊之
(a)高齡宅、(b)電梯宅、(c)新建宅之相對平均租金作評估,並從寛核定公設之後
,而訂出租金。
其定案租金均以柯文哲醫師在2014年競選台北市長期間所發表的「白皮書」中所明載的「
每坪五百元」為重要依據!我們當時,當然,確實守住了這個「五百元防線」!
台灣自北到南的六都首長:
新北市侯友宜市長
台北市柯文哲市長
桃園市鄭文燦市長
台中市盧秀燕市長
台南市黃偉哲市長
高雄市陳其邁市長
我的建議:
社會住宅的建築品質之「好」與「美」,訂定了居住者的對生活願景的期許;有一天,他
們期滿遷出時,從受到施,易位時,其潛能無限,那會是社會中無止盡的助力!
社會住宅的租金宜「低」不宜「高」,這是社會資源用於「暫時弱勢」者的「社會福利」
,我們的國家,作得到的!
以下我所寫的一篇有關台北社會住宅的文章,發表於2020年九月三十日的聯合報供大家參
考。
台灣社會住宅的興建,於2014年起大步起動,這個是個關鍵時代的重要轉捩點,各位都是
在關鍵時刻的重要的決策者,期待各位就是那不可取代的「人格者」!
林洲民 2020/11/28
「社會住宅興辦的實踐之路:以2014到2018年台北市經驗為例
作者:
林洲民建築師,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 2014-2018)
聯合報 2020/09/30 」
「台灣興建社會住宅刻不容緩,荷蘭的社會住宅存量和台灣相比,整整多了165倍(32%:
0.194%);台灣須要大量興建社會住宅使得年輕世代及弱勢族群居有定所是一天都不能等
的「當急之務」!
時間回到1990年,我仍在紐約市工作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 我總會到柏林和阿姆斯特丹
親身體驗當時在這兩個城市大力推動興建社會住宅的全盛時期之成果。現在回想起來,我
無論如何絕對無法相信,台北市在2014到2018年之間的規劃興建社會住宅之成就會超過八
零年代及九零年代的柏林及阿姆斯特丹這兩個城市加起來總和的集體成就。
我將用2014年到2018年臺北市都發局工作經驗為例,來說明:社會住宅興辦的挑戰,是如
何經由幾個關鍵面向的努力來實踐!
興辦時程超前部署規劃
純粹就社會住宅的執行面來說,要開始實質興建社會住宅之前,要完成的工作,由都市計
畫變更、都市設計審議、建築執照審議、以及工程發包執行,以上作業照正常來說,通常
需要四年之後,才能啟動實質工程的進行。早在2014年底,我上任時我就清楚的知道這項
正常須要四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必須要在2016年底完成,才能利用2017、2018兩年的時間來
做實質興建的工作,如此,到了2018年年底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此目標已定,那就
全速盡力執行,確實我們相當努力,的確做到了。
興建公共住宅,往往並不是可以直接從規劃設計開始執行,從都市計畫變更開始啟動,到
規劃設計執行會花相當多的時間來推動。爰此,當許多專案正在啟動都市計畫變更的同時
,都發局就先行啟動都市設計準則之審議,等到都市計劃變更通過時,也同時完成了都市
設計準則的審議,此時就可以同時進行設計規畫的啟動。以上所言,在許多專案都證明平
行工作可以有效的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在發包工程方面分成兩種工作方式,20億以下採
取設計監造標,20億以上以專案管理標加監造標先行之後,接著採取統包標連續執行。
預算爭取與初步規劃並行
2015年全年的社會住宅預算是在2014年10月所編列的;很明顯的,當然沒有辦法支付作為
全力推動在四年內興建兩萬戶起始預算,因此,「補辦預算」是都發局在2015年的策略,
其意旨在希望能先行執行規劃設計。
社會住宅的工程預算當然是議員們在議事廳質詢的首要議題。在經過整年的準備,在2015
年11月13日都發局的公共住宅政策說明記者會中,我們已經清楚的呈現了全台北市的即將
進行的公共住宅案,同年12月31日台北市府的公共住宅財務計劃記者會中,更是除了說明
設計規劃內容,也將可行的財務計劃 清楚的公告。然即便如此,議會提出「綜合決議」
約束,須先完成公聽會程序才能執行社會住宅設計規劃及工程預算。這是推動中過程中
之相當重要之溝通過程。為爭取預算,四年中陸續的完成38個基地共過八十場次公聽會及
說明會,並使多數居民能接受興建社會住宅,其耗費之時間、人力不可言喻。
但是,確實有一個清楚的事實,那就是:「高達781億的預算,此時尚未向議會正式提報
」,也就是說在2015年全年都發局所憑藉的是局內通力合作,以補辦預算的方式先徵得議
會同意,但是全年的規劃設計工作都是由都發局內部製作,並未委外執行;此重點在於,
我本人是個執著的「大政府主義者」,我堅定的認為執政者要用最大的能力與能量推動及
執行政策,在議會預算尚未正式通過時,確實是可以充分運用公務體系的能力與能量先行
推動初步規劃設計的。意即:「2014年之前所編列的47億,既使2015年以補辦預算的方式
推動,但是再加上2016年編列的290億、2017年編列的303億,以及2018年的188億;如此
,總計828億的預算,確實使得2014年到2018年四年間,都發局達到了完成推動38個社會
住宅的專案,總共興建了12,330戶的社會住宅。」
工作方法及設計會議確保效率與品質
從2015年夏天開始一直到2018年的冬天,在這一段時間,都發局的團隊持續和時間賽跑,
超過50個週末的超時工作,超過200個場次的密集討論
,這些會議都是由我本人親自主持,同時和38個專案,超過60個團隊。一對一,面對面的
討論規劃設計內容、預算掌控,以及工程進度。在過去幾年,都發局星期六持續的整天六
到八組之社會住宅專案討論已經成為許多業界人士的必要任務。如今回想起來確實珍惜也
心存感激所有團隊的共同努力。
排山倒海的工作量要用「舉重若輕」的工作方法「智取」。都發局在2015年完成整體38個
專案的工作架構及工作計劃,須要在2016到2018年的三年期間執行完成。在60個工作團隊
陸續的到位,預算也同時逐漸地通過審查同時,工作方法顯得相對的重要。嚴格上來說都
發局的住宅企劃科、住宅工程科,及住宅服務科之人力是明顯的不夠充足,即使我們爭取
到了增額約聘僱人員的名額,仍然必須面對與時間賽跑的壓力。我們是持續的以「週末八
節課」的設計會議,去逐案討論修正設計,加強規劃內容;持續的努力下具體的成果終於
在2018的夏天逐漸成形,此時,38個案子均已上線,到了2018年的冬天,38個案子都已經
完成規劃也逐漸的完成發包及動工。如此密集的討論形式,尤其是對於廣慈、興隆,以及
南港機廠的大型基地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1廣慈專案:6.5公頃,總預算173
億,五個標案(一個專案管理、四個統包工程)其中內含1500戶社會住宅及三萬坪的社福
設施。專案管理先行,先架構出工程順序、標案分配,再釐清發包程序及內容。因此從一
個逐漸擴張到五個團隊的工作討論,這些密集討論是達到目標唯一的工作方法。此工程的
另一個挑戰在於必須和捷運信義線延伸工程結合;如今,住宅工程已經上樑,捷運工程也
順利持續進行中。
2興隆專案:E A F H I基地,總數超過2000戶。其中有五個基地,四個標案,四個發包期
。共同討論的目標在於整合深度的都市設計議題,從街道傢俱,植栽種類,鋪面的選擇,
到建築形式的同中求異及異中求同。到了下個階段的「公共藝術」執行完成之後,興隆社
區就會是個質量兼具的社會住宅理想社區。
3南港機廠專案:1442戶社會住宅,670公尺穿梭於住宅區開放空間的空中跑道,1624坪的
青創辦公室,700坪的半戶外球場,工程造價為73億。其專案管理及先期規劃設計是在三
個月完成並上網徵求統包團隊。在這三個月當中,除了週末會議之外,再加上週間兩次密
集討論;如此密集的工作進度,終於可以在三個月後,上網徵求統包團隊,再兩個月之後
,完成了統包團隊的甄選;這應該是個無法想像但是確實說到做到的工作紀錄。
坦然面對公聽會的民意歷練
如前述,為辦理公共住宅規劃興建,近四年完成38個基地超過八十場次公聽會及說明會,
因應居民意見充分回應說明,俾使多數居民知悉公共住宅規劃內容,廣納意見。因此,推
動時程有所增加是必然的,也是當初所未能預見的過程。
台北市議會所下的「綜合決議」以及「但書」確實限制了都發局推動社會住宅的速度,但
是我們也深刻認為這是個制衡行政權的民主制度下之必然程序。如今,檢視所有在社會住
宅的成果,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制衡的質詢權以及執行的行政權相互折衝之下的成果
,才是這個社會可以共同接受的「多數決共識」。
在公聽會上,撒冥紙,拉白布條,佔據演講台阻撓發言,搶麥克風,表明住公共住宅的居
民是愛滋病患者,「自私的台北人」明說:「我們這裡都是有錢人,公共住宅不要進來我
們的社區,」,「公宅進來會拉低我們的房價」,「住公宅的人要被區隔,不可以和一般
人走同樣的門出入」;這些在公聽會上一再聽到的情緒語言,以及刻意阻擋興建公共住宅
反對聲浪未曾間斷,也持續的挑戰都發局團隊長達四年之久。如今,當看到38個社會住宅
的案子如期興建及逐步完成時,這些不愉快的過去仿如過眼雲煙般的消失殆盡了!我們說
過:「好宅配豪宅,我們都是台北人」;是的,如今混居已經在台北逐漸成型了。
終於成型的重要集體成就
經由前述種種作法及都發局內的通力合作,確實成型的重要的集體成就。
2014年到2018年這四年的成績,和2006年到2014年的八年間比較,是有相當明顯的卓越表
現。數字告訴我們,2014年到2018年的四年,和2006到2014年的八年,其成績比較,居然
在預算編列上是7.6比1(852億比112億),規劃設計上是4.8比1(11371戶比2388戶),
建照取得上是4 .1比1(6482戶比1578户),發包施工上是4.3比1(6077戶比1415戶),
驗收數入住的比例是11.9比1(1305戶比110戶)。如此懸殊的遙遙領先,理由無他,這是
憑著決心、執行力,及作事的方法達成的。這種平行協調及都發局內的通力合作,確實造
成了空前的成就;可惜,「空前」固然精彩,「絕後」才是令人扼腕!
柏林在八零年代興建了9850戶的社會住宅,阿姆斯特丹在九零年代興建了8000戶的社會住
宅,台北市在2014年到2018年推動了38個社會住宅的專案,總計共12,330戶的社會住宅
,預計到了2022年會全部興建完成,再加上2018到2022年設計規劃的社會住宅,台北市的
確在興建社會住宅史上的集體相當了不起。在2014到2018年間,台北市都發局的信念清楚
而堅定,興建社會住宅,一天都不能等;其集體成就,台北市四年興建社會住宅的成績,
超越了80年代的柏林及9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之總合。
從追隨者到競爭者
2015年開始,台北市都發局和首爾的S H (Seoul Housing Comunities Corporation)簽定
合作備忘錄。S H是個資本額超過1250億元新台幣的首爾市府規劃興建社會住宅的法人機
構,當年,我們志在學習觀摩。我代表台北市府持續在2016年12月和2017年10月參加了在
首爾舉辦的第一屆及第二屆亞洲公共住宅論壇;除了首爾之外,我們和來自巴黎、阿姆斯
特丹、東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等城市的公共住宅推動者觀摩學習
。到了2018年10月台北市主辦了第三屆的亞洲公共住宅論壇,我們也同時展出了38個在台
北進行中的社會住宅,這是台北人的集體成就。
我印象深刻,2018年10月,在台北,S H的主席告訴我:「台北市,就社會住宅規劃及興
建,在四年前,你們是首爾的追隨者(follower),今天,你們是我們最尊敬的競爭者
(competitor)。」。
我接受了這個來自S H主席發自內心的稱讚;台北巿都巿發展局的同仁,我們,確實與有
榮焉! 」
#https://youtu.be/nh6BKfwzrO8
#「網路輿情」UDN
回顧北市社宅四年成績 林洲民:台北人的集體成就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4899695
4.附註、心得、想法︰
文太長,我想會認真看完的人並不多
我只想說,如果看文的你是真正的柯粉,我可以告訴你,這不是一篇批判柯文哲的文章
不需要急著護航或者批判
柯粉可以靜下心來冷靜看這篇文章
那是柯文哲和他的支持者可以共同分享的一段稱得上榮耀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