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小東西分享.
菲律賓落後的問題.
其實以前有看過相關的探討
像什麼土地改革,像什麼貪污 高關稅保護自己工業失去國際競爭力
自己輸出的蔗糖在國際間也失去吸引力
最後只好靠輸出勞工來維持自己國內的經濟,變成女傭輸出國.
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原因 還是來自於外債!
60年代馬可仕獨裁前 ,外債也就快6億美金的菲律賓
在馬可仕上台後 爆增到280億,加上利息以及各類大小數不清的欠款
有人估算到2025年之前菲律賓都 還不完,當年的280億美金...
而現在基本上就看到菲律賓天天在和IMF 借錢還錢討債還債
本來人民希望杜特蒂上台後能夠一改所有舊習,有個新氣象
但事實證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杜特蒂完全展露不要臉的要錢招數
但杜特蒂本人看來不像是為自己,至少真的是為人民,不像當時的馬可仕
一家至少就A掉100億美元!!
那麼外債一多出現一個最大的問題在於,吸引不到投資
因為外債一多,國內的市場註定要因為還錢,無法注入更多的資金
就算你國外的資金投入,很有可能也被政府以各類課稅名義
拿去做其他用途,再加上菲律賓的不透明度相當高
各國都不敢做沒把握的投資風險,比如日本當時在泰國馬來西亞都投資了大量資金
但當年菲律賓從國外拿到的投資金額少少只有16億多.
這導致產業 尤其是工業 失去外來的技術,以及資金 註定升級不了
那後來像什麼勞工著重勞工運動,各項問題等等 我覺得其實都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沒錢,又要還大量的債.....不過如果要更深的討論菲律賓的各項問題
也不是短短一篇文章可以說盡
那麼 台灣是否就如同菲律賓一樣,如金門王說的 '空洞'
我想這可以來討論,但我個人是不這麼想
工業可以說是帶來民生經濟改善的原因
但是當年的菲律賓經濟成長也有6% 但是因為沒有土地改革
所以社會普遍存在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這點和台灣是完全不同的
財富不均,嚴重落差導致國內市場無法成長,
也就刺激不了工業更進一步帶動國家經濟循環
而台灣一系列的改革後,在60-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
代工產業算是一人得道周邊所有企業一起升天
至於台灣人當然也有財富M化的情形,但整體來說,台灣人的情形好過菲太多
所以算是上一代和菲律賓不同之處
而展望未來,如果拜登上台,改變對中國的態度,直接賣了台灣(算是這樣說吧?)
台灣會不會變得和菲律賓一樣?
個人也覺得不到這種程度,比如過去馬英九那八年
GDP只有保一,人民日子難過. 起薪變成22K ,沒有美國靠
貿易大量依賴中國,但有任何感覺讓你覺得你和菲律賓一樣嗎?
人家菲律賓貧民是天天吃垃圾,我們國內則在靠北一堆更'美好' 的事情
人家菲律賓餓死一堆人的時候,我們在那抗爭民主制度不夠完善
至於說三萬鎂變成一萬鎂..... 算了,我只想說不太可能。
除非美元兌台幣從29變成290,會發生這情形只有中共打下台灣
然後我很確定,你們家的宋楚瑜是不可能改變什麼的
因為他已經太老了,早已沒有了體力 和跟上世界潮流的能力
從網軍就你一人的情形來看更是如此
更別幻想宋楚瑜有能力從美中之間爭取中間立場
..總之 台灣和菲律賓的經濟體,在目前乃致未來
主體的結構本來就不一樣,未來更難說要改變,
個人覺得結構不同,自然台灣也不會變成菲律賓
所以真的也別去幻想宋能上台,改變些什麼
※ 引述《KINMENKING (亂世狂刀)》之銘言:
: 「二戰」後,美蘇逐步走向對立,尤其是東亞大陸出現了多個蘇聯式政權,菲律賓成為遏
: 制蘇、中的橋頭堡。於是,美國、日本等國在菲律賓進行了大量的投資,菲律賓工業取得
: 了巨大發展,工業產品行銷東南亞。當時,菲律賓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富國,亞洲開發
: 銀行和很多跨國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馬尼拉,風光一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