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uperRKO (挖洗RKO)》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台灣要幾個科學園區?
: 時間: Thu Jan 14 18:34:09 2021
:
: 我們蘇院長霸氣宣布嘉義也要搞一個科學園區,跟每個縣市都要軌道設施一樣瞎雞巴亂喊
:
: 想問一下台灣到底要幾個科學園區? 剛剛看了一下高雄那幾個好像根本沒塞滿吧
:
: 台灣需要這麼多科學園區、工業區要幹嘛?
其實這個問題很重要,以前也常常討論,但是這次媒體幾篇文章都不如蘇煥智
從中央與地方分權、政府委外節省支出的角度來談,比較創新。
果然當過縣長有經驗的人不一樣啊。
雖然....蘇煥智的方法,正好也是常常出錯的兩種單位:地方政府與BOT委外。
要確保成功,還要其他條件配合
而且,從新聞稿看,地方立委、行政院不同部會、工商大老、在野黨、台經院研究員
所想像的屏東與嘉義科學園區,看起來產業就不太一樣,各說各話啊....這討論個鬼?
以下摘錄蘇煥智FB
https://www.facebook.com/SuHuanChih/
1月14日上午1:57
....前略...
台灣目前科學園區是大量生產型為主,需要大面積的廠房機器設備;而研發祇是依附在製
造量產上而言。科學園區的歷史使命應該已經告一段落了。現在應該發展的是前端的知識
技術系統化、智慧化、AI及問題的界定。
台灣政府領導人似乎仍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竹科剛成立時的思維!
2002年台南縣政府自己決定開辦柳營科技工業區時,即體認到縣政府如果自己能夠開發工
業區,那為什麼還需要經濟部工業局的工業區開發管理局呢?為什麼需要科學園區管理局
呢?
台南縣政府為了推動大新營工業區(後來正名為柳營科技工業區)在2002年自己成立工業
區開發及管理中心。後來我們不但自行規劃開發工業區,而且有的工業開發甚至完全委外
規劃開發,連出資也是由民間自行出資。
我們的開發模式有三種:
1、縣府自籌資金自己開發。如柳科第一期。
2、完全委外開發,政府完全不出資,例如樹谷園區。
3、縣府出資徵收土地,再委託廠商出資開發。例如永康科、柳科二期。
到2010年我任期內這三個工業區的總開發面積約640公頃。(這還不包括台灣蘭花生技園
區)
不祇是開發委外,我們連工業區管理維護也都採取委外模式,大幅節省政府的開支。目前
三個工業區有樹谷園區、永康科技工業區這二個委外。
到底是中央政府來開發比較好嗎?或者是地方政府來開發比較好呢?或者是由政府委外來
開發比較好呢?
其實地方政府有能力做,當然應該鼓勵地方政府來做。如果民間可以做,當然應該委託民
間做,如此可以大幅減少政府的財政及人力負擔,而且可以比較專注扮演監督者角色。而
且政府以類似BOT的模式,委託民間出資、規劃、開發、招商,不但開發期程縮短,而且
民間也會認真幫忙招商。達成招商進駐振興在地經濟,提高就業機會的目標。
當然如果連管理維護也是委託民間自行管理,不但政府減少財政人力負擔,更能活化整個
科技園區的功能,當然更好。
至於政府的角色,應該集中在防止炒工業區地皮,所以買了未如期開發生產,政府可以採
取加徵地價稅及照價收回的制度,徹底杜絕工業區土地炒作。
所以一個完全可以由地方政府執行的工業區開發(無論是否委託民間開發),甚至政府可
以完全不花一毛錢可以開發的科技工業區,卻由科技部編列預算來開發,我認為這就是殺
雞用牛刀。
中央政府科技部及經濟部應該做的事,是如何協助產業的技術升級?無論是產業的研發、
產學研的合作發及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如何鼓勵研發、協助創業,這才是中央政府應該更
著力的工作。
科學園區成長模式已經過時了,現在應該是一個如何打造產業聚落,研發聚落,如何集中
在幾個有全球競爭力的區域,提升人才密集度,提供創新創業更好的生活環境及支援環境
。尤其在全球化數位環境大變遷的時代,現在這種停留20世紀80年代的科技製造業的思
惟,到處散彈打鳥的策略,祇是虛耗國家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