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http://www.crntt.tw/doc/1060/1/1/6/106011696.html
2.新聞來源︰中評
3.完整新聞標題張雅屏析國民黨戰國 韓聲援馬有深意
4.完整新聞內容︰
高雄前市長韓國瑜昨晚在臉書發文聲援馬英九遭民進黨政治追殺。中國國民黨前副祕書長
張雅屏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馬英九算是知識藍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很多深藍親痛仇快之
人。韓國瑜聲援馬英九的「遭遇」,不僅未讓深藍反感,又能爭取知識藍認同,韓以馬被
綠營司法迫害為聲援點,是很不錯的方式。
韓國瑜雪中送炭聲援馬英九,若再對比黨中央或黨內鮮少有人聲援馬,是否更具政治意涵
?
張雅屏表示,任何政治效應或動作都是比較出來的,所謂「沒比較、就沒有傷害」。相對
於黨中央的不作為,韓國瑜聲援馬英九確實會被凸顯出來。政黨或黨中央的經營應該怎麼
做,現任黨主席要不要聲援過去曾領導過國民黨的馬英九?類似遭遇也不只馬個人,像他
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經驗,因此心情上很有感觸。平心而論,他認為黨中央其實可以做得更
積極。
張雅屏,1972年生,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候
選人。曾任屏東縣黨部主委,2016年獲時任黨主席洪秀柱拔擢出任黨副祕書長兼組發會主
委。
韓國瑜昨晚在臉書發文聲援馬英九,並譴責蔡英文總統以政治追殺的方式讓一位卸任領導
人不斷跑法院,且背上數百條官司。韓甚至略帶情緒嗆說「如果4年後換妳下臺,身上背
了數百件官司,妳承受得了嗎?民進黨難道真這麼有信心,自己會是永遠的執政黨嗎?」
對此,張雅屏認為,韓國瑜本身的動作,情義上源自於自身過去被綠營追殺的經驗,包括
他在北農期間被綠營查水表、追殺等,那是韓當初重返政壇的一種動力、也是有情有義的
展現。此外,韓過去參選高雄市長引起「韓流」炫風,但2020大選的參選,韓個人跟知識
藍的融合是有待考驗的,當時知識藍與深藍有點分裂,知識藍對韓的參選還是有質疑。
張雅屏說,馬英九在藍營,尤其知識藍、理性選民中的支持度還是很高,因此這樣的連結
也蠻合理,不論從情意上或政黨同志觀察,韓的發文都算合理,對深藍也不會有冒犯感。
韓國瑜聲援馬英九是「對事不對人」,但這個對象又有很強烈的代表性的,他認為這是好
事,至少不會讓其他黨內同志孤立無援。
有些馬英九班底欲協助趙少康,但是否對韓國瑜有所疑慮?
張雅屏觀察,這完全合理,2020大選時,韓國瑜剛當選高雄市長,卻帶職參選,當時很多
知識藍不理解、也不能接受。如今趙少康的出現對知識藍具有凝聚效果,但過程中「萬一
」趙少康無法參選或不能參選,這股力量又該何去何從?這股力量的合理移動與指標自然
就是馬英九,因此韓國瑜對馬英九友善,對他自己也有幫助。
韓國瑜如果淡出政壇,何必發文聲援?是否韓還有企圖再起?
張雅屏說,這是合理臆測,但韓個人怎麼走,路線、想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對於今年中國國民黨主席改選,目前看似群雄並起,但真正的關鍵您認為是在人選或路線
?
張雅屏向中評社表示,黨主席選舉基本上路線不會太多,主要聚焦「兩大路線」。其一、
是中華民國憲法或中國國民黨黨章的「一中路線」;其二、是對一中路線的「不提」或稍
微偏「獨臺」路線。黨主席選舉很明顯就是這兩條路線競爭。
這兩大路線是否能匯流?或演變成兩大集團的競爭?
張雅屏說,目前還看不到有匯流的可能性,因為目前沒有候選人有強大力量去去整合「一
條路線」,因此更別說要整合、匯流「兩大路線」。黨主席選舉畢竟是以內部系統黨員投
票為主,因此黨主席選舉無法脫離國民黨本質,各路候選人如何不脫離藍軍本色,又能擴
展票源,就是黨員們的選擇。張雅屏觀察,目前看來,兩大路線也還無法整合成兩大集團
。這些成員能不能在原路線上不偏離,又能爭取更多人認同?譬如朱立倫比較不想談「統
的問題」,但朱立倫想爭取臺派或獨臺的認同,那他如何跨過這條線,讓原先比較「統」
或堅持「一中路線」的黨員認同?如何先踩穩自己的路線,再去拓展就很關鍵。
您怎看趙少康的路線?
張雅屏說,趙少康的路線其實很模糊,觀察趙過去的背景、電臺經營等都是很深藍的。趙
跟江啟臣、朱立倫比會比較深藍,但若跟洪秀柱比又是另一回事。脫離中國國民黨許久的
趙少康,過去沒有處在黨內遭受紛擾,因此在路線上反而較佔便宜,因為「距離會讓大家
對趙多產生幾分美感」。
5.附註、心得、想法︰中國國民黨前副祕書長表示,馬英九是知識藍的代表人物,在理性
選民中的支持度很高,韓國瑜聲援馬英九能爭取知識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