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uperBMW (厲害了車爆你)》之銘言:
: 一個台聯黨? (2000-2016 立院席次計)
: 一個親民黨? (2000-2020)
: 上次那個時代力量學朱立倫利用胡將軍的不分區排編問題沒回我就當作算了~~
: 不過你的可樂理論如果真的這麼邏輯縝密
: 應該可以算出大概的壽命吧
: 我最想問你的就是時代力量黨祚你預估是幾年!?
: 為何之外、還有中間推導過程
: 會問你,是因為其他的狂昌粉才不會認真用歸納法和邏輯打出有用的句子
: 題外話 :我有去偷翻劉仲敬文章,但是看煩了就跑去看PCS比賽了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但要回答這個問題,得要看你的基本定義是甚麼
如果你所謂NPP的「黨祚」,也就是政黨的壽命,是指到它倒閉、解散的話,我認為是不會
的,NPP在現有的狀況下不會倒閉解散。正確來說,台灣對政黨的存在條件很寬,很難倒閉
,你掛個名租個辦公室也算是活著;唯一有解散必要的,大概是歡樂無法黨那種連鬧事都
算不上的政黨,因為要按照現實政黨運作的規範來運作太麻煩,不如解散
但實際上,台灣有很多規模遠小於NPP的政黨依然存在,例如中國青年黨。1923年在巴黎創
立,1949跟著KMT政府撤退到台灣,戒嚴時期在國民大會和立法院裏面有席次,還曾經招收
過一些未來會在DPP發光發熱的人才;但這個政黨在1990年代後的台灣基本失去了舞台,在
政治上毫無實質影響力,但它依然在物理上存在於台灣的政黨名冊當中
只是這樣的存在,在實質政治上產生的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純屬空氣性質
NPP暫時是還不至於落到青年黨這種狀態,但它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正在急速衰退
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我最常講的,NPP的主事者求快速發展,在2018年那個節點選擇了
打擊過往的培植者DPP,以求快速裂解社會與選票結構,來壯大自己的路線;在自身實力不
足時,這個背叛的決定基本已經注定了NPP將在DPP撤資後衰退
後面發生的甚麼錄音檔啊、脫黨鬥爭之類的事件,可能有某些人看得很重,認為這些事影
響很大;但我認為那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節點事件,真正的形勢早在2018年就已經決定
了之後的取向。後面發生的事,頂多只能算是在大勢已定之後的小波浪,讓某些本來在神
壇上就坐得搖搖欲墜的人垮了下來,如此而已
因為NPP的背叛,意味著過往培植者的DPP將會撤資,且跟NPP成為競爭狀態
在跟DPP進入競爭狀態後,NPP將要面對兩面受敵的問題:他們跟兩大政黨都是敵人
NPP追求的博弈策略,有點像是某些陣營桌遊中的「獨贏」路線,獨贏就意味著他的利益、
勝利條件和其他人都不相容;所以在追求獨贏的立場上,其他人都是他的敵人。反過來說
,其他人也必須將他當成敵人,否則自己就會輸。至於很多NPP的粉絲則喜歡倒果為因,將
這整個歷程解釋為DPP怕NPP壯大,所以要事先打擊NPP,這純屬搞不清楚真實政治形勢的說
法;對DPP來說,只要和NPP的合作能讓真正意義上的敵對政黨KMT更加衰弱,DPP是沒有不
能讓NPP壯大的。DPP在2016年的退讓,本質上就是NPP能出現、壯大的根本因素,如果DPP
真的是怕NPP壯大,在2016年對待NPP只要像對付小嬰兒一樣,基本上也不用做甚麼,只要
放著不管,他們就會在搖籃裡面自己死掉了;DPP根本不用在汐止打壓國昌師兄,他自己在
2016年就會選輸
所以反過來說,DPP著眼的點其實是NPP跟自己站在同一陣營後,能共同打擊KMT的價值,能
把NPP養大,吸納原屬於KMT的地盤的話,對自己很有好處;光是2016年的區域立委,雙方
合作就讓KMT在三個選區被翻掉了,少了三席
對很多小政黨來說,他們連一席立委都拿不到,更何況三席?
所以對DPP而言,一個強大的NPP價值,會體現在兩者真實的站在同一陣營上的合作,而不
是兩者站在敵對立場的對抗
以2016年論,DPP和NPP在區域立委的合作,聯合打擊的對象都是原先屬於KMT獲勝區的範圍
,包括北市五(林郁方)、中市三(楊瓊瓔)、新北十二(李慶華);NPP在這些選區的勝利,都
是DPP退讓的結果。反之,所有DPP不退讓的區域,NPP就是全面潰敗。這本質上意味著NPP
的勝利來自於受讓,而不是代表NPP自身擁有能和兩大政黨匹敵的政治實力;NPP的勝利條
件必須和強大的政治盟友綁定,而不是追求獨贏
但NPP在追求自身的強大,和兩大政黨同時為敵後,像是桌遊中露出真實勝利條件的獨贏陣
營一樣;由於你的勝利條件和其他人都不相容,讓你贏了,等於其他所有人都要輸,但因
為你還很弱,在打擊你還很簡單的情況下,其他陣營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好比風聲這
款桌遊,你讓大家掀牌打,軍情局跟潛伏一定先放下對彼此的仇恨,開扁那個打醬油的。
原本大家把牌蓋著打,你跟著軍情局一直打潛伏的,大家還以為你是軍情局;你一掀牌,
大家一發現你是打醬油的,軍情局肯定馬上翻臉不認人。你不能說,我們剛剛不是好朋友
嗎?我們剛才不是還一起打過潛伏仔嗎?怎麼我一翻牌,只不過開了你們一槍,我們就不是
朋友了?政治好現實啊~
所以受到DPP跟KMT兩面夾擊的NPP,注定在未來的區域立委選戰中將沒有出路
而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會使得有意、有能力往縣議員以上層級發展的政治人才在未來不
會有意願加入NPP,而原本在NPP黨內的則很可能會選擇反出NPP;因為所有有意往上爬的政
治人才,在缺乏發展可能性的環境下待著是沒有意義的,反過來說,如果你自身已經強到
一定程度,那麼待在NPP或DPP根本上是沒有差異的。這就純粹是一個政治博弈的問題,如
果NPP在理念端和利益端都能罩得住,大家留在NPP沒有不行;但你NPP如果利益端罩不住,
單靠理念是拉不住有野心、能力往上爬的戰將
當然,NPP黨內會不會讓他們代表出來選是一回事,問題基本上出在你就算代表了也選不贏
;在挾有龐大政治資源的DPP跟KMT候選人面前,2020年新竹市的高鈺婷很可能就是NPP單獨
選舉的天花板。而且這還是在新竹,離開了新竹,進到都市化程度低一點的地區,選出嘉
倫那種結果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我估計,若沒有太大的變數,按照目前發展的態勢來看,至少在2024、2028年左右,
NPP的區域立委應該都還會處在全軍覆沒的狀態;至於不分區的席次,應該就是在2-4席上
下浮動,4是極度樂觀的狀態,守成的3,或是退化的2是比較可能的選項
而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NPP在政治路線上會快速衰退的第二個原因
因為NPP的策略路線問題,會吸引到的粉絲多數是一群對傳統政治很沒耐心的人,而且是對
現有社會結構不很滿意的人;換句話說,這種人要不是自外於現實社會的高級知識分子,
要不就是通常帶點無產階級性質的社會邊緣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不理想,才會對於裂解
現有的社會跟利益結構抱有很大期望;任何在現實社會中有利益結構連帶的人,都很難會
支持NPP的路線跟策略,認為大幅度的裂解或改變社會現況對自己是有好處的。好比你是希
望第三接氣站能替當地帶來工作機會、期望中油補助能改善大潭地區生活環境的當地居民
,是很難會支持NPP的那些空口白話。任何在中鋼上班的人都不會希望中鋼遷出台灣,而任
何依靠台積電吃飯的人,都不會認為由一千個捷安特來取代TSMC,對自己會有甚麼好處
偏偏NPP目前看上去的所有政策立場都長這樣,基本上與現實的利益衝突很大,又看不出任
何減緩衝擊的政策規畫或替代方案;這種路線是收割社會邊緣人的路線,多數跟現實社會
有利益連帶的群體不會支持,但所有跟現實社會沒有利益連帶,或是尚未建立利益連帶的
人則會很高興的支持。因為NPP這種裂解性、破壞性的政策取向,等於是在解體原有社會中
的準入門檻;而對於無產者來說,大家都變得慘兮兮的社會對自己而言卻是損失最小、最
有好處的
例如NPP的支持者就很喜歡打房,最好打到房價崩盤,房子一文不值那種;但房價崩盤,連
帶的影響其實就是貨幣跟土地會大幅度貶值。如果全台灣的房價明年要變成今年的一半,
合理的期待是所有貸款的人都會拒絕還債,寧可違約讓銀行法拍房子,因為我還貸款根本
不划算,讓你扣押房子我的損失還比較小;而銀行扣押房子之後,無論是法拍或是做甚麼
處置都沒有意義,因為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價值。所有的貸款都要變成呆帳,金額大到銀行
根本吃不下去;所有用房屋、土地做抵押的東西瞬間會變得一文不值,唯一的好處應該是
如同NPP支持者所期望的,沒有資產的社會新鮮人都可以很快樂地買房,因為這些東西已經
一文不值,誰還在意你買不買?
但明眼人是可以看得出,在台灣實行這類的政策路線絕對是自殺性質的
當然,你的政策路線長得怎樣,就會決定你的支持者是哪一類的人;NPP採用的路線對他們
而言在政治上或政策上都是有自殺性的,吸引到的支持者就會是類似的。所以你會很常發
現,NPP的粉絲時常出現一些極端、自毀性質的發言,例如「當小綠不如滅黨」、「不能當
個絕對的第三勢力不如解散」、「與其當小綠而活,不如當小黃而死」,諸如此類,帶有
高理想性、高道德性,但卻沒有任何妥協性,更帶有強烈自滅性質、全有全無的立場,這
預示著NPP和他們的支持者是互相裹脅的
只要NPP越極端,就能吸引越多原本在社會的光譜上沒有被吸納入的極端支持者,讓NPP的
支持者群體變得看起來比一開始更大;但這個路線會讓NPP越來越往極端傾斜,傾斜到一定
程度後會讓原先立場還有一點點保守的人在路線上混不下去,進而脫離。可以說,NPP採用
的路線並不是一個吸納、妥協的立場,而是一個在光譜上不斷往極端滾動的立場
換句話說,就是越來越左傾的概念
在這個路線下,NPP的支持者加入跟流失的速度都是很快的,他們不斷地擴張,也會不斷的
損失在原有光譜上已經變得太保守的選民;一來一往的結果,會讓他們得不到實質的成長
,只能在原有的支持度上做個位數或小數點後面的加加減減,基本上無關大局。而NPP的支
持者對於政治運作的基本認知和正常人似乎有點相反,一般人的邏輯是由實力和人數來決
定政治影響力的,而NPP的支持者則似乎是認為由音量和理念純粹度來決定的
但NPP的發展路線選擇,也是個本質問題。因為NPP作為走改革路線起家的新政黨,很難往
保守主義那一端滾動,因為再滾也滾不過老政黨;就像可樂公司的理論一樣,新公司要成
長,主攻的一定是邊緣市場、沒有被主流接納的政治或社會需求,而不是主攻大眾口味
但這路線是注定你只能當邊緣市場的王者,而沒有辦法反撲原本保守的市場主流
而一旦面臨新對手在類似路線上的競爭,NPP就會變得寸步難行;所以在TPP或類似的政黨
成立後,對NPP在空氣票上殺傷力最大的就變成了TPP,而DPP則不會有太直接的影響。我認
為NPP在2020不分區選票取得的成長,基本上是他們走了炒短線的極化路線之後的短期成果
;但長期來看,這些人很難容忍目前一事無成的NPP立院黨團,因為你不能在大家已經被國
昌師兄的極端表演給養壞了之後,突然跟你的選民說我們沒有國昌師兄了,我們也不走國
昌路線了。這樣一搖擺,你已經背叛了原本的DPP路線,又背叛了選民看表演的國昌師兄路
線,又要再損失一波支持度,這樣是很尷尬的
所以在區域立委選舉寸步難行,不分區立委很難有大規模突破的情況下,NPP在2016年所取
得的成就,恐怕就是他們在2028年以前最成功的一次;就現有狀態而言,我看不出NPP有突
破的可能性。在任何政治分析上,廣大熱愛裝逼的NPP粉絲所講的空話都是假的,他們講不
出任何NPP能在區域立委突破兩大政黨夾擊的可能性與理由,也講不出為什麼在政策理念難
以實行,基本上在立法院推行不了重大改革的情況下,NPP的不分區席次還能像他們所言,
蹲得越低跳得越高,在2024、2028可以坐5望7,2032突破10席之類的;他們多數是念咒語
式的重複「我們不當小綠」、「某人又在鬼扯」、「我們不當狗」、「堅持理念」之類意
義不明的話語,好像現實政治在地方或立法院的運作,是依靠念咒就能突破一樣
總之,我自己是認為NPP就政黨存在上,是可以存在很久,但在政治影響力上則不可能高過
於2016年取得的成就;而按照現實世界的政治邏輯,政黨的存在意義就是取決於政治影響
力,而不是政黨有沒有一個辦公室,或是辦公室到底是在立法院或是台北市政府之類的瑣
碎問題
當然,任何預測都有其極限性,例如台灣如果在2025年發生了甚麼大事,導致KMT徹底解體
,或是社會結構大幅度崩壞,以至於NPP可以趁亂而入,重新改變現有生態之類的狀態,那
則不在可預期範圍之內。而按照現有路線演變下去,NPP至少在未來8年之內應該都只會是
一個規模差不多,基本保有極少數的幾席不分區,而區域立委掛0,在全台各縣市擁有零零
星星的少數幾席地方議員,但取得不了地方政治主控權的邊緣性政黨
在這個情況下,NPP成立花東黨部的動作,宣示跟裝逼的性質基本上是高過實質的,因為我
是看不出來NPP憑甚麼認為他們的政策在東部會比較受歡迎,或是他們有機會突破連DPP都
突破不了的地方性政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