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3-30/556515
2.新聞來源︰
新頭殼
3.完整新聞標題
一切聽蔡英文就對了?游盈隆:修憲小組只是方便敲鑼打鼓罷了
4.完整新聞內容︰
游存仁/綜合報導
立法院啟動修憲,民進黨也成立憲改小組,將在下週召開首次會議。對於修憲進程,台灣
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引用好萊塢電影「刺激1995」片段,認為民進黨已經「被體制化
」(institutionalized),習慣了黨國體制,面對睽違已久的修憲工程,執政黨目前提
出的修憲案卻只有一個,是因為黨內都知道總統蔡英文才是最高指揮官,一切都要聽她的
,「大陣仗搞一個修憲小組,只是方便敲鑼打鼓罷了」,更直言修憲最終「很可能就破局
收場」。
游盈隆在臉書寫下,「刺激1995」是一部好萊塢經典名片,賣座歷久不衰,最近在偶然的
機會下又看了一次,發現其中受刑人「被體制化」的內容與當前民進黨的狀況相似。
游盈隆引述電影中摩根費里曼飾演的瑞德說:「這些監獄的高牆很有趣,一開始你恨它們
,然後你習慣它們,時間一久,你轉而依賴它們。那就是『被體制化』的意涵。」他表示
,民進黨的前身是「黨外民主運動」,一開始追求的是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廢除
萬年國會、人民直選總統、台灣主體性等等,簡單地說,就是自由化、民主化、本土化台
灣化。當時,高舉與國民黨「外來政權」完全不同的價值信念,民進黨信誓旦旦,要進入
體制,徹底改變國民黨黨國體制。
游盈隆感嘆,如今民進黨不但已經進入體制30多年,且執政13年,其中完全執政5年,目
前還在執政。民進黨是改變了體制,還是被體制改變?「我的答案是:都有。」游盈隆坦
言,民進黨進入體制的確改變了一些體制,但同時也接受了某些既有的體制。
「讓我改寫瑞德的話說:『(民進黨)一開始恨國民黨黨國體制,然後逐漸習慣黨國體制
,時間一久,轉而依賴這個體制,沒有這個體制,就不知道怎麼玩下去』。」游盈隆指出
,以這次修憲為例,2021年春天民進黨將啟動暌違已久的修憲工程,但到目前為止,根據
立法院長游錫堃的說法,民進黨提出的修憲案只有一個,就是「18歲公民權」。由此可見
,凡涉及兩岸敏感政治神經的修憲議題,如國名、國土、國旗、中央政府體制、國會選舉
制度、修憲程序等等重大議題,通通出不了民進黨大門,「因為黨內都知道,蔡英文總統
才是修憲的最高指揮官,一切聽總統的就對了,大陣仗搞一個修憲小組,只是方便敲鑼打
鼓罷了。」
游盈隆認為,在野的國民黨對修憲目前看來不會有什麼反對的意見,因為民進黨不修憲,
正中國民黨下懷,不過如果是基於黨的利益,國民黨也可能反對「18歲公民權」,因為民
進黨不允許在野黨「公投綁大選」,自己卻暗渡陳倉,尋修憲的路去獨佔「公投綁大選」
,為2022超前部署,試圖一雪2018年的奇恥大辱。游直指,光是這一點,在野黨就可以翻
臉,理直氣壯地反對任何修憲案了,「修憲到時候很可能就破局收場,一事無成,接著又
是兩大黨毫無建設性的口水戰了。」
游盈隆說,從近200年歷史看,「進入體制,改變體制」是一個古老的議題,當年德國社
民黨為了是否進入體制爭議不休,是最古典的例子,因為當時進入體制會涉及黨的基本發
展路線問題。德國社民黨後來還是進入體制,而且也邁向執政,但未曾聽說德國社民黨背
叛黨的理想,讓他質疑「民進黨呢?為什麼這麼快就失去理想性?為什麼這麼快就集體陶
醉在所謂的執政價值中?是誰搞出來的?誰該負責呢?」
5.附註、心得、想法︰
游盈隆認為民進黨現在的目標與當初成立的目標已經截然不同
現在弄的很多事情都只是做秀而已 對台灣並沒有實質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