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Africa-soft-power-05162021/5892701.html
深耕非洲20年,中國有沒有贏得非洲民眾的心?
美國之音 斯洋 20210517
在亞太和歐美的許多國家嚴厲譴責中國在新疆嚴重侵犯人權的時候,一些非洲國家的政府
對中國表示了支持。觀察人士指出,中國在非洲大力投資20年,雖然在國際政治中獲得了
非洲官方的支持,但是,從軟實力投射結果,即贏得非洲民眾的心,贏得非洲人的信任方
面來說,中國並不太成功。非洲人更認可美國的發展模式和西方的文化。他們還指出,在
非洲,中國的軟實力輸出通常與物質利益聯系在一起,而這樣的做法並不具備可持續性。
非洲國家支持中國在新疆、香港和西藏的政策
5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感嘆道:“ ……我們的確感到中非在很多
問題上有著強烈共鳴,是真正的好朋友、好兄弟。”
她是對中國國內記者提問如何看待《非洲中國評論》網站創辦人傑羅德·姆班達(
Gerald Mbanda)發表《為什麼非洲國家在人權問題上支持中國、反對西方》一文作出回
應的。在這篇文章中,姆班達指出,美國等國有關新疆“‘種族滅絕’、‘強迫勞動’等
指控是彌天大謊,真實目的是攻擊中國內政、破壞中國發展”。
姆班達是盧旺達的一名記者,與中國關系深厚。除了媒體精英,非洲國家政府在新疆問題
上也與中國政府保持了一致。
今年3月,在北京舉行的“非洲國家駐華大使眼中的新疆”活動中, 布基納法索、剛果共
和國和蘇丹等國駐華大使盛贊中國當局在新疆的政策,認為中國是在提高新疆民眾的生活
水平。他們還質疑西方對中國的指責是別有用心。
除此之外,2020年6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 Human Rights Council)在日內瓦就引發
爭議的香港國安法舉行了一場投票,25個非洲國家支持中國當局。同年10月,在西方國家
參與的一份嚴厲譴責中國在新疆、香港、西藏侵犯人權行為的聯合聲明中,沒有一個非洲
國家參與聯署。
非洲人對中國的“投機性擁抱”和不信任
不過,相對於在國際政治和地緣政治中獲得的成功,中國對非洲的經濟、文化、教育和媒
體的大力投入,並沒有轉化成非洲民眾對中國的信任,在一些國家,中國的存在引起了非
洲民眾的抵觸和反感。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瑪利亞·列普尼科娃(Maria Repnikova)近日在美國
智庫威爾遜學者中心舉行的有關中國在非洲的軟實力投射研討會上說,如果衡量中國在非
洲軟實力投射有效的標準是中國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得到的非洲國家的投票,那
麼,中國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如果衡量的標準是非洲民眾對中國的真正認可,那麼,中
國的做法卻不是那麼有效。
她說,“如果衡量的標準是建立一種深深的信任以及與中國的親密關系,改變當地民眾對
中國的看法,縮小中國經濟崛起以及因崛起而帶來的負面形象之間的差距,那麼中國的這
些做法不那麼有效。更多情況下,是模糊的。”
近20年來,隨著中國對非洲貿易、投資和援助的增加(2021年,中國已成為非洲第一大直
接投資國),中國也加大了對非洲軟實力的投資,主要體現在文化、教育培訓和媒體投入
上。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就承諾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
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為非洲培訓1000名精英人才;為非洲提供5萬個中國政府
獎學金名額,為非洲提供5萬個研修培訓名額。中國給予非洲留學生優厚待遇甚至引起了
中國學生的不滿。
文化上,中國在非洲建立了多家孔子學院。截止2019年6月,中國已在44個非洲國家設立
了59所孔子學院和41個孔子課堂。
另外,為了講好“中國故事”,中國的國家媒體也在非洲擴大了存在。截止2018年,中國
央視在非洲有14個演播室,新華社有30多個分社。除此之外,中國在非洲三十多個國家直
接投資媒體,對他們的記者進行培訓。
然而,中國的這些努力並沒有讓非洲普通民眾更加熱愛中國和信任中國。喬治亞州立大學
的列普尼科娃認為,中國的軟實力投射帶來的效果最好的情況是“投機性的擁抱”, 更
多的是“孤立和不信任”。列普尼科娃一度專門研究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軟實力投射。埃
塞俄比亞是非洲人口眾多的大國,是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重要站點。列普尼科娃采訪過埃
塞俄比亞的政府官員、精英和學者,包括那些在中國接受過短期或是長期培訓的埃塞俄比
亞人。
她說,埃塞俄比亞人告訴她,中國給非洲人提供的到中國的培訓和學習項目不只是讓他們
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制度的“鋒利邊角”。
列普尼科娃說,有位曾在中國培訓過的埃塞俄比亞人告訴她,自己曾向中國主辦方提起如
何應對中國工廠對埃塞俄比亞的環境帶來的污染問題時,被主辦方懷疑是從美國來的。在
自己再三強調自己從埃塞俄比亞來之後,主辦方就選擇無視他的問題。列普尼科娃說,不
少埃塞俄比亞人告訴她,一旦話題涉及人權、環境和污染的問題, 中國方面的回應就是
迴避。
列普尼科娃說,中國這樣的回應令很多埃塞俄比亞人擔心,中國對埃塞俄比亞所承諾的“
雙贏“局面可能並不平等也並不互惠。 她說,在談到與中國的關系時,埃塞俄比亞人最
關注的主題是中國與埃塞俄比亞的關系並不平等, 需要重新談判達成更好的條件。
列普尼科娃說,中國所宣揚的民主和自由也令人在中國學習的埃塞俄比亞人困惑。她說,
埃塞俄比亞人私下裡會問“中國到底在哪種程度上比埃塞俄比亞更開放?有些人,特別是
媒體人對他們在中國的同行不自由的遭遇表示同情。
列普尼科娃認為,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孔子學院最好地詮釋了非洲對中國的“投機性擁抱
”。她說,許多埃塞俄比亞人被吸引到孔子學院並不是中國文化的吸引力,而是因為學習
漢語後能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
她說:“孔子學院的語言和文化交流更多地植根於戰略利益,而不是文化浸潤。埃塞俄比
亞各大學的院長因為經濟前景接受了孔子學院的合作,他們還直言不諱地表示,如果物質
利益枯竭,這些學院會很快被關閉。”
她認為這種與物質利益掛鉤,而不是與文化和價值觀掛鉤的做法,讓中國的軟實力投射缺
乏後續之力。確實,在談到對非洲或其他國家的援助時,中國官方津津樂道的是“中國機
遇論”, 強調與中國的聯系可以帶來物質上的好處。
在媒體投入方面,雖然中國官方媒體加大了投入,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日報等在
非洲的受眾有限。非洲的一些媒體也使用中國媒體提供的內容,但是,在另一些國家,包
括中國媒體存在較多的南非和肯尼亞,媒體人普遍對中國媒體的可信度表示懷疑,他們更
願意接受西方媒體的敘事。
有關中國在新疆的政策,在非洲一些國家也有不同與中國官方敘事的報道。比如,5月5日
,塞內加爾的《南方日報》轉載了英國廣播公司(BBC) 的一篇題目類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