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第二任期就任滿周年,周年前夕,台灣本土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天氣
炎熱、遲未下雨、各地旱情嚴峻,偏偏台電供電又出現問題,上周5天內兩度大跳電。加上
原本就有不少議題要解決,諸如公投、兩岸、修憲等,明年又是九合一選舉,是對民進黨政
府的期中投票。《蘋果新聞網》專訪3位不同專業領域的學者,分析蔡英文未來的六大挑戰
。(林麒瑋/台北報導)
挑戰一、防疫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說,從去年迄今一年多,台灣防疫是全世界認證,現在
疫情雖然又起,但不能說「之前每次都考100分的學生、這次考80分,就說這學生成績很差
要退學」,這說不過去;但當然還是有檢討的必要性,因為今年變種病毒在世界各地都造成
疫情更加嚴重。
范世平認為,民進黨在近期的確發生很多事,但國民黨反而在助攻民進黨,國民黨的反應反
而幫了民進黨。民進黨在目前的支持度和民意下,未來施政的確有挑戰,這必須審慎看待要
如何因應。國民黨操作「缺水、缺電、缺疫苗」等議題,無法成為全國效應,反而會被認為
是政治操作,對執政團隊未來的衝擊和挑戰有限。
挑戰二、公投
中選會宣布今年8月28日的4項公投案,包含反萊豬公投、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重啟核四
,4個議題對於各立場都有支持和反對者。以近日而言513的興達電廠跳電,引發許多民怨認
為民進黨政府承諾的不缺電完全跳票;又加上近日的疫情是否會對8月公投案和未來執政產
生影響。
范世平指出,從缺電問題就可看出在野黨的反應,尤其國民黨在這時候直接跳出來說要重啟
核四,但事實上可以知道興達電廠跳電不是缺電問題,這同時也關係到藻礁公投,環團在這
時候就應該思考,若要維持南電北送,未來北部持續會有跳電問題,還是要北部也需要有發
電廠,分散跳電的風險與危機。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曾冠球分析,這幾個公投案目前看來對執政黨的
不利情形稍高,藻礁公投部分,民眾看法兩極,一般人其實相當無感,因為這是環保議題,
現代環保意識高漲,雖然行政院有提出對策,但在大環境支持環保的理念,對執政團隊仍是
不利。
曾冠球說,反萊豬公投部分,這涉及食安和健康,一般民眾都會認為需要維護健康捨棄對健
康造成危害的東西,就算執政黨再如何說明、考量台美關係,整體而言在國民黨操作下,仍
然會對執政黨有負面效果。重啟核電公投部分,曾冠球表示,民眾對此公投反應平平,贊成
和反對各據一方。公投綁大選的部分,一般民眾也不會有太大感覺。
整體而言,曾冠球認為,公投是現代民主國家中民眾表達意見的方式,但必須要思考公投不
是只有投票,且公投的投票行為其實是膚淺、資訊不對等、專業不足的諸多影響因素在其中
,容易導致選民有盲從結果,公投一來對社會成本相當大,二來是政府必須要有所因應,公
投適不適合經常舉辦必須要審議的空間。
挑戰三、修憲
蔡英文在第二任期啟動修憲工程,民進黨中央黨部成立修憲小組進行開會討論。曾冠球認為
,修憲是龐大工程,對於社會和政治衝擊要如何因應,必須審慎思考。從結果論,修憲必須
經過立院四分之三的同意,需要有社會的複決,900萬人的支持,預期執政黨從結果角度判
斷,有些提案列為優先,有些列為象徵性提案,例如變更國旗、國號等,一方面能滿足民進
黨內某些獨派人士的期待,另方面也能符合國際情勢,但象徵意義大,執政黨可能不會列為
優先。
曾冠球表示,同時包含廢除考監議題,國民黨支持者對此可能比較傾向持保留態度,畢竟五
權憲法由國父創立,國民黨立委對此保留;至於《民法》下修成年為18歲可執行公民投票,
這是符合國際趨勢。
政府組改部分,曾冠球說,蔡政府重視數位轉型,即將要有的數位發展部對台灣而言是個重
要契機,政府在相關政策扶持上都必須加強,有3點位於數位發展部的脫胎換骨指標,首先
,更龐大資源,包含預算、人力,這都在行政院的盤整進行中;其次,統合能力提升,以部
會的層級來做有階段性目的,部會才有預算,才較有能力扮演統合角色。最後,創新能力提
升,數位發展部應扮演火車頭,像是提出的政策要更有前瞻性,創新的沙盒實驗與法令鬆綁
等,都會有助於台灣因應未來時代並與先進國家接軌。
挑戰四、外交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蒙志成表示,過去民眾太過鎖定在台灣能否加入參與國際組織、國際會
議,事實上對我國整體外交來看,應該維持並推動與民主陣營的盟邦大國持續合作交流,將
外交議題連結至國際會議或組織,反而會顯得事倍功半。
蒙志成舉例,以日本核災食品開放或福島核廢水排入海的議題,這是個明顯認知戰的作為,
外界會認為若反對會截斷台灣與日本的外交連結,同時污名化日本,雖然台日關係的合作會
因我國的決策受到影響,但我國應該要勇敢表達,不必鑽牛角尖,在這議題上必須承受內部
很大的政治反彈,這影響所及不只是核食、核廢水的問題。相對政府必須要有大的戰略思維
,可靠的盟友有哪些,必須清楚了解。
至於是否有新的邦交或斷交危機,蒙志成說,以建交來看,今年2月我國要在蓋亞那設台灣
辦事處,不到24小時就被蓋國取消,顯見連代表處都不可行更何況建交。以斷交來看,宏都
拉斯有可能是下一個斷交國,因疫情影響,中國靠疫苗外交,盡力的去拉攏我國邦交國,這
會有風險,但機率不高,畢竟現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大國也會看中國的態勢,對中國相對
有警覺和防護。
蒙志成建議,台灣應該與經濟發展大國、民主陣營盟邦大國以「不簽建交公報的官方交流形
式」進行外交推動,從外館的正名、官方交流、經濟協議等,這些有實質意涵、讓台灣國家
正常化的方式進行。
挑戰五、兩岸
蒙志成提及,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年4月公開表示「中華民國是反人民戰爭的失敗者
,是遭國際逐出社會,不成為中國的代表權」。此話對於兩岸情勢變得更清晰,將台灣的定
位不再寄望合作。
蒙志成說,兩岸關係主要是要看中國對台灣的戰略,在戰術上中國強打認知戰,意圖透過許
多方式讓台灣在國際社會邊緣化、削弱台灣內部意志,要台灣人民知道反抗無用、經濟發展
蕭條等,最終與其與中國對抗不如放棄抵抗意願。
蒙志成表示,兩岸爭奪的是台灣人民的認知戰,中國即便透過不斷軍事威脅、經濟壓迫,但
我國卻有因應策略,包含聯合周邊國家、尋求大國協助等,都是能有效改善兩岸關係與狀況
。
蒙志成認為,未來兩岸的軍事衝突不大,但重點是爭取認知,最大的危機就是台灣人都覺得
身在台灣沒有希望、感到失望、不覺得有方式可突破,在這時候就是中國達到他們的目的。
蒙志成建議,對台灣而言還是有策略可因應,在中國做大外宣之際,台灣也要做、同時也要
大內宣,透過各種國際合作,提高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並增加國人對政府的信任,透
過宣傳、心理、認知戰的方式,抵抗外部軍事威脅的重要方法。
挑戰六、2022地方選舉
曾冠球分析,明年地方選舉可從3個角度觀看,首先任期屆滿的縣市長下一步,像是桃園、
新竹、基隆、屏東等縣市首長,都任期屆滿,至於下一步會到中央部會、六都首長或黨中央
任職,這都值得關注。
曾冠球說,像是空缺出來的基隆、新竹等地區,應該找在地何時人才還是從外縣市借將,這
都是民進黨該審慎思考怎樣方式比較有利;但整體而言,徵召年輕人對長期發展來看,會是
比較好的方式。
其次,曾冠球指出,現任首長力拚連任部分,除了台南、高雄,民進黨佔有絕對優勢之外,
台北、台中、新北三縣市目前看來仍是國民黨的機率較高,北市而言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的呼
聲高、同時也比較符合北市選民的結構;台中市長盧秀燕聲勢不錯,不論藍綠人際關係網絡
都不錯,主打中火議題策略明顯;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政績與支持度都維持不錯,綠營要派人
挑戰不容易。
最後,曾冠球說,培養接班人才部分,民進黨執政後,普遍地方優秀人才都到了中央,地方
的高階幕僚、副縣市長等人選相對吃緊,整體而言這反而成了國民黨的執政契機。執政的中
心應該思考以人才為本,民進黨能否延續執政,必須要看2022的選戰是否打得好,這後續都
相對值得關注。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520/63RZW3SUCRERXF5ANX3GIYOM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