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
5月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首度坦承因通報程序「塞車」,導致新增400病例需「校正
回歸」,列入5月16日至21日的確診數。自此之後,每日約公布回補100~200多例不等。有
人提出,校正回歸必然發生,確實回補資料能讓疫情數字更貼近真實;也有人認為,此舉會
讓防疫手段錯失介入良機。
究竟,「校正回歸」是什麼?流行病學中,又有哪些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疫情趨勢?怎麼
判斷疫情趨緩或惡化?
「校正回歸」指「回補病例數」,意義在於準確判斷警戒是否需升級
當疾病發生時,一般會用發病日或診斷確定日,來統計每日的病例數。指揮中心原本都選擇
以確診日作為指標,這次社區大爆發後,通報過程因遇到行政程序讓確診作業塞車,未能當
日處理完所有通報,才出現當日確診、卻沒辦法即時統計完成的病例數據。「校正回歸」就
是把這些延遲確診的病例,填補回到原本的確診日期去,以呈現當日真正確診的人數。
不過,這並非學術專有名詞、也與統計學的「迴歸」分析無關,是指揮中心為了與大眾溝通
而創造的新名詞。
在急性傳染病的發生期間,「即刻回補」病例數的意義在於,讓決策者得以根據準確的確診
資訊,判斷要讓多大程度的行政介入防疫(如是否警戒升級)。但回補的病例數愈多,也代
表疫情風險愈高:
代表決策單位原先對於疫情規模的研判可能輕忽、失準;
代表許多民眾可能很晚才得知自己確診,不知染病下,未能及早隔離或加強防護,也可能再
將病毒傳播出去。
一口氣至多回溯1~2天,才能讓疫情判斷更準確
目前指揮中心為了解決塞車的問題,簡化PCR篩檢登錄的程序,將通報欄位從20多項縮減到8
項,是即時改善的因應。在急性傳染病流行期,通報模式確實不應太複雜,讓周延性犧牲了
時效性。
但是,通報程序改了之後,回補的間隔時間也最好固定,至多差1~2天;如這次於5月22日
一次回補了前6天(5月16日~5月21日)的資料,間隔時間太長,恐讓第一波社區感染的疫
情規模判斷嚴重失準。
此外,5月22日以來每日確診約300~400多例,每日公布的回補數量也高達100~200多例,
回歸到各日後,甚至可達原確診數的二分之一,這也代表原本篩檢登錄的塞車問題可能很嚴
重。
疫情高原期後,可仿照國外採「移動平均線」
目前要推估台灣疫情狀況,「確診數」是最重要的指標。因為COVID-19病毒傳染力很強,如
果每日確診數都很高,代表仍有不少地方正發生群聚感染。像現在每日都維持百人以上確診
,表示社區仍存在爆發流行的風險,亦即流行病學所稱之「限界密度(Threshold density
)」仍很高;再加上無症狀帶原者的存在,社區群聚感染很可能隨時在發生。
一旦有疫情進入社區感染、且引發社區大流行,達到疫情高原期後,每天的確診人數即使會
隨篩檢量變動,但若只有些微差距,對疫情判斷已不具備太大意義,此時便無法光以每日確
診數據來進行疫情後續預測。
所以有些國家的經驗是,當持續發生社區感染時,衛生單位不見得會即刻回補確診數,而是
會採取將一段時期內的確診數加以平均、將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形成「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也就是說,是採用疫情確診人數的「波動曲線」來預測疫情的走
向,而不只看確診病例數字增減;比如可能以5~7天的移動平均線來觀察疫情惡化、或趨緩
。
除了整體確診人數之外,非疫情熱區的確診人數趨勢也是觀察疫情狀況的重點,可窺知疫情
是否仍持續往外擴散中。雙北以外的縣市如基隆、桃園、台中、彰化每日都有5人以上確診
、多則20多人,處於持續攀升中,這代表各地都可能有病毒外溢造成群聚感染。
流行爆發後的篩檢陽性率,已無法反映實際疫情
為盡快掌控疫情,目前指揮中心也開設多處社區篩檢站,同時會公布各篩檢站每日的「陽性
篩檢率」(test positivity)。這是指在所有的檢驗數中,驗出陽性檢驗結果的百分比。
不過,陽性率的數字只能在疫情剛開始時,用來判斷傳染鏈是否集中、有沒有熱區──如台
北市萬華篩檢站在第一週的陽性率超過10%,代表病毒已在萬華造成流行;但在社區流行之
後再看陽性率,意義已經不大,也無法藉此判斷疫情走勢。原因有二:
第一,若非普篩,此時篩檢者選樣有偏差,有症狀、高危險者的人都已去篩檢;無症狀、輕
症者依然沒有行動意識,代表冰山一角看得很清楚,冰山下面卻愈來愈模糊。
第二,隨著疫情升溫,低風險、非感染者的民眾也可能因為焦慮而前往篩檢,因此陽性率會
有下降的趨勢,但這也不能代表社區的流行狀況控制或趨緩,只是反映民眾的篩檢行為改變
。
至於死亡人數的變化,反映出的則是感染者的特性差異,而非病毒本身變化或流行增加而致
。台灣在去年疫情初期,個案幾乎都是境外移入,確診者多為年輕族群、因此死亡率也不高
。但隨著這波疫情進入社區,尤其在台北巿萬華和新北巿,中高齡者被感染的人數大幅增加
,這些人原本就是重症高危險群,因而死亡人數也跟著上升,不能直接解釋為「COVID-19死
亡率變高」。
升三級警戒有效嗎?14天內確診數是否趨緩是重點
傳染病從感染到發病,會有一段「傳染代隔」(Generation Time),即人從受到感染,到
產生最大感染力的時間,目前推估約是5~10天左右、取中位值約7天。也就是說,現在看到
的確診個案,大概都是5~10天前被感染的。
要觀察防疫作為有沒有用,通常會看2個「傳染時間」、即14天的變化。以台灣這波社區感
染為例,本土病例從5月15日~17日進入高峰期,指揮中心在當時立刻做出防疫介入措施(
如雙北進入三級警戒等),假設民眾在行為上有立即改變,使得傳染鏈受到阻隔,在超過10
天疫情還居高不下的遞延效應後,這週(5月24日~30日)將是關鍵觀察期。如果雙北確診
數慢慢降到過去3~5日平均確診人數以下、且維持好幾天,代表防疫手段有效;但如果沒有
,代表病毒可能從雙北熱區,另闢戰場到其他行政區域了。
另外一個觀察點,是5月19日全台實施三級警戒的措施(今日宣布延長至6月14日),約莫在
6月2日~9日可以判斷防疫是否有效。萬一確診病例仍沒有趨緩,疫情將會變成漫漫長路,
無症狀、輕症者仍在社區中活動,這時就得用更具效率的手段,如四級警戒或全面施打疫苗
,才能全面阻止流行蔓延。
阻斷社區傳播鏈,每一個人都是關鍵
疫苗還沒大量接種之前,為了阻斷社區傳播,防疫策略可以分成個人和群體。個人防護就是
確實讓所有人都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群聚,讓可能被感染的人數接觸率大幅下降。
群體防疫在目前多數民眾都還未能施打疫苗的狀況下,則是以分散風險為原則,要求大家不
要再聚在一起,降低每一個群體可被病毒感染宿主的規模。所以學校遠距教學、公司居家辦
公等,都是下降群體可感染宿主人數、降低接觸率的方式,這些都是現階段民眾應該具體實
踐、落實防疫的方法。
諮詢專家/長庚大學副校長、醫務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
https://www.twreporter.org/a/mini-reporter-data-revision
是說 術業有專攻
現在檯面上似乎都是牙醫 急重症醫生
怎麼不找流行病學出生的來領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