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11911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2.新聞來源︰聯合
3.完整新聞標題
※ 請完整轉載標題 請勿修改與編排 ※
國產疫苗選錯技術? 中研院士:以國際標準7月絕不可能通過
4.完整新聞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2021-06-05 21:09 聯合報 / 記者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示國產疫苗將自7月供應1000萬劑。對此,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直指,AZ
、莫德納(Moderna)、輝瑞(BNT)、中國國藥疫苗各有不同製造技術,但台灣的高端、
聯亞、國光全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
,缺乏分散風險概念;他質疑,連知名美國生技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所研發蛋白
質次單位疫苗至今尚未獲審查認證,台灣又如何做到?斷言若以國際或WHO上疫苗核准
EUA 的準則,國產疫苗「7月絕對不可能通過」。
陳培哲指出,目前國際上幾個重要疫苗的製造方法,分別是AZ疫苗的病毒載體技術、莫德
納與輝瑞的mRNA技術、中國國藥疫苗的滅活技術,以及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
疫苗。他解釋,滅活技術是最傳統,也最快速的方式,過去常用於腸病毒疫苗,病毒載體
與mRNA技術過去則少用在疫苗上,但這次表現都不錯,尤其mRNA技術表現出乎意料地好。
他說,唯獨蛋白質次單位疫苗「一直是最難做」,但高端、聯亞與國光3大本土生技公司
這次所做的全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
陳培哲表示,目前WHO並未認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況且,連擁有絕佳技術的Novavax,雖
已完成蛋白質次單位疫苗部分第三期臨床試驗,至今卻遲遲未送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
(FDA)審查認證,無法獲國際認可,更遑論台灣?
陳培哲說,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在所有平台中,治療效果與保護力最差,也最不容易培植,
大部分國家研發疫苗會採取兩到三個技術平台,台灣3家生技公司卻偏偏全選擇了最難做
的疫苗,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代表政府政策缺乏分散風險概念,屆時萬一全部都
未通過審查,該怎麼辦?
他認為,若以國際或WHO上疫苗核准EUA 的準則,國產疫苗「7月絕對不可能通過」。
5.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陳時中就每天只在電視上開記者會報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