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視流感追緝令的內容,
英國BBC曾經進行一次模擬實驗,
以手機APP追蹤人的行動定位,
並以多少距離,停留在附近多久,
作為傳染機率的參數。
跟我們社交距離App有點像齁,
https://youtu.be/ot6l3iU_8uk
目的是釐清,如果在防疫資源不足的狀況,
先防禦什麼樣的節點,可以減少傳播風險。
結果今年,
雖然因英國疫苗量多,
他們不必選擇優先防禦的節點,
但是台灣卻面臨到他們當初設定的處境。
英國用了許多大數據在防疫之上,
每次疫情都會累積大量的數據,
然後轉化成資訊,
作為未來防禦的資源。
或許英國因為各種條件,
起步不算好,
但第二步後做的事情,
絕對是世界頂尖,
疫苗施打第二劑優先,
還是第一劑優先,
或是優先打第一線人員的第二劑,
都是數據滾動後的產物。
英國不愧是現代流病的鼻祖,
每次都不會被白白痛打。
台灣如果能向英國學習,
運用科學數據防疫,
未來我們也會從每次危機中茁壯,
殺不死我,必讓我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