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說:「內行人不要說外行的話,我們來看一下剛剛陳指揮官,他
: 所說的應該就是在指這個網頁,這個網頁上頭是公開的資訊,跟法傳系統完全是不一樣的
: 東西,那麼為什麼會上面的資訊會比較少呢,因為法傳系統是有權限的,我剛剛給大家看
: 到的這個疫調資料,是有權限的人才可以上去看,是防疫相關的一個人員才能看的。」
這邊我看的懂,就是臺北市其實有做疫調
只是沒有跟其他縣市一樣上傳公開系統給人民看
依照4趴仔的邏輯,如此不公開透明,應該叫做「蓋牌」
這樣理解沒錯吧?
: 北市強調,資料都有上傳法傳系統,也解釋在民眾看得到的一般網頁,沒有公布所有疫調
: 足跡資料,是因為中央授權地方公布時,北市個案已經太多,避免營造假象的安全感,所
: 以沒有公布,但跟沒做疫調,可是兩回事。
這邊我就看不懂了
因為臺北市個案過多,如果全部上傳的話
會營造「假象的安全感」
為什麼上傳的疫調資料過多
反而會讓市民營造出安全感呢?
有沒有柯學家可以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