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兩岸開放交流以來 臺灣人的口碑在大陸就一直都不好
: : 臺灣最早進入大陸的那一撥人口碑就非常差
: : 那是一群有錢無德的臺灣人
: : 最早在大陸開廠的臺灣人通通都有包二奶的習慣
: 這位來自廣西的外國人的發言難以反駁。
: 就以商業經濟的角度來說,
: 確實,中國的經濟成長,
: 其實還是靠台灣的老闆們,
: 帶著錢跟技術過去,
: 靠著壓制剝削中國農民底端,
: 成就了每年8%的經濟成長率。
: 廣西人因為確實目睹了勞力剝削,
: 把人當作生產工具,而非具有情感的人。
不知道為啥這個標題會變成討論台商,不過小弟剛好有略讀過一點關於台商的研究可以來
貢獻一下
台商對於老共到底重不重要? 答案是既重要但又不重要,因為要看年代
台灣的壞名聲、剝削跟台商有關嘛? 答案是共犯關係
1985年左右開始有港商跑到附近的”中國”領土開始開工廠,他們是中國最早的”外資”
,直到1988、87這兩年,台灣解嚴,中國通過「關於鼓勵台灣投資的規定」,才讓兩邊有
投資機會,1989年的六四讓許多外國廠商不敢去投資中國,這時候台商與港商,成為了鄧
小平改革的救命稻草之一,因為這個時候只有港台敢且願意投資中國。
中國利用特殊的戶籍分類,使非該地戶口的人不能享有該地的福利跟資源,
讓中國產生了一批超級好用便宜不需要負責的工人,
而中國政府則利用特殊的”影響力”、收規費(其實變向賄賂啦幹)的方式,
幫助台商擺平在地方上的各種困難,而台商則透過提供資金跟技術來帶動地方,
在這裡不得不稱讚當時中國的地方幹部真的有兩把刷子,一手收錢一手辦事,信譽可靠,
當收賄、保護費成為一種固定的制度之後,有時候反而比自由市場來的穩定跟有利投資,
這創造了三贏的局面,政府、台商、工人(雖然他們比較少,但還是比種田好)
都獲得了資本主義的甜美果實
所以說中國人對台商印象差可以理解,畢竟嘛 幹就是要去那邊賺錢的談甚麼仁慈道德,
這種就跟員工都是自願加班、資方會自動克制依樣好笑,但別忘了,只有台商是搞不起來
的,老共那套成功,就是靠著中國政府的制度壓榨與台商的技術來共同剝削底層的勞工。
各種中國改革的側面紀錄、台商回憶錄都提到,很多時候中共的官員是被台商給養壞的,
上酒店、上KTV很多都是台商帶過去的,到後來官商都愛去甚至不去解決不了事情,
官商勾結~就是這麼簡單~
甚至有段時間廣東的官員都會唱愛拚才會贏,哈~
甚至有部分的研究是認為,台商的這些習慣成為了部分中國企業家學習的對象,
不過這方面我覺得研究有缺失就不多打惹~
各位可以找找新聞,鄧、江、胡的年代都非常重視台商,每年都會邀請各種台商聯會的會
長出席,各地的台辦都是一等一的重要單位,習大大早年在福建當官時,就是跟台商打交
道ㄉ~ 總結就是在2000年以前,台商在中國超級重要~~ 甚
至說台商是中國經濟起飛的推手也不為過。
同時也因為中國太好賺,導致1996年老裡提出的戒急用忍,要限制台灣企業跑去對岸,
補個八卦:當年對此抗議最有名的王友慶,但其實張忠謀也想去XD 至
於後來成為護國神山,是不小心的還是有意為之,就是另一個故事啦~
至於到了2000後,中國出現各種本地企業家、歐美商開始進入,
台商的地位就越來越式微,官商關係不再那麼特殊、緊密、好用
各位可以注意一下各地的”台辦”地位越來越低,雖然中國號稱依然給予台灣優惠,但通
常這些優惠都享受不到,這也是許多台商這幾年紛紛出走的原因,甚至在某些地方,台商
只剩下樣板跟政治宣傳的功能。
總之台商跟中國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關係,有賴很特定的制度跟年代才會出現~
大家討論看看吧~
參考資料:
吳介民,尋租中國
張家銘,台商在蘇州: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考察
鄭志鵬,外生的中國資本主義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