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kyalso (見習時冒險者‧天亦)
2021-09-21 13:10:36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mypaper.pchome.com.tw/mhchen0201/post/1380737442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2021/9/20(台灣時報社論)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的四個候選人當中,一般人認定是朱立倫及江啟臣之爭,其他兩人只
是陪榜,可是辯論之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逆勢超車,引發黨內民選公職恐慌,立委
林為洲、雲林縣長張麗善接連表態挺前主席朱立倫「反中」。連立場深藍的黨籍立委都直
言,張若當選黨主席,中國國民黨將比新黨還新黨,對該黨就是一場災難。
中國國民黨內部有不少人都有強烈危機感,不希望這樣激進、極端的主席候選人當選。他
們認為張亞中政治分量與能量都不足以當黨主席,對一個要爭取多數支持、重返執政的政
黨並不加分,個人強烈的意識形態主張,更可能重創該黨民選公職選情。張亞中表示民進
黨最怕他,事實上民進黨最希望由他掌舵,再產生一次韓國瑜效應。韓國瑜也曾經扮演中
國國民黨的救星,結果卻使蔡英文的選票破紀錄,民進黨很希望張亞中再扮演一次「韓國
瑜」。
張亞中雖然未必能當選黨主席,可是從完全不可能變成可能,且逼得朱立論及江啟臣慌了
手腳,有點像韓國瑜戲劇性的變化。韓國瑜離開政壇十六年,最重要的是絕大部分高雄人
並不認識他,而且高雄是民進黨的鐵票區,號稱民進黨的市長候選人可以躺著選,卻選到
躺下來。
要研究韓國瑜及張亞中氣勢的突變,就得先了解當年黨外勢力的急速膨脹。獨裁統治年代
,人人都可能成為被害者,只是一般人敢怒不敢言,促使台灣人產生悲情。黨外人士則掀
起反中國國民黨運動,只是在獨裁統治下,人民不能集會遊行,黨外人士沒有機會推動政
治運動。當時中央政府沒有選舉,只是蔣介石將民主憲政掛在嘴巴,不得不開放地方政府
選舉,增額中央民代也定期改選,黨外人士就利用選舉從事反中國國民黨運動。
雖然增額中央民代及地方政府開放選舉,只是國家資源掌控在中國國民黨手中,該黨更不
擇手段封殺黨外人士的選舉,照理說黨外人士完全沒有空間,只是當時的民眾非常熱心,
出錢出力幫助黨外人士選舉,黨外人士的政見發表會,雖然中國國民黨政權派人到場錄影
以恫嚇一般民眾,只是熱心民眾並不畏懼,演講會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對獨裁政權
產生相當大的壓力,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是民眾產生被迫害的悲情。
二0一六年民進黨完全執政,積極推動改革。早期中國國民黨接收日本政府留下來的資產
,更搜刮公家及私人財產,形成全世界最富有的政黨,完全執政的民進黨磨刀霍霍的對著
中國國民黨的黨產。該黨支持者的主流軍公教也面對年金改革而憤怒。藍營的不當得利或
既得利益被剝奪而產生悲情,這一股力量造就了韓國瑜,使一個沒沒無聞的人變成中國國
民黨擊垮民進黨的代表人物。
韓國瑜是統派的代表人物,韓粉更將韓國瑜當作中國國民黨的救星,獨尊韓國瑜,排斥其
他政治人物,總統大選時,在韓國瑜的演講會上,不只地方派系龍頭王金平被轟下台,連
統派要角馬英九都不能倖免,在他們心目中,韓國瑜當選遠比蔡英文恐怖,促使蔡英文在
總統大選獲得的選票破了紀錄。大家心裡有數,蔡英文的八一七萬選票,有太多來自中國
國民黨。由於該黨有太多人暗助蔡英文,促使統派人士產生悲情,造就了張亞中。
早期中國國民黨政權不只是獨裁統治,還是殖民統治,族群完全不平等,造成台灣人產生
被迫害的悲情,這種反應很合乎人性。中國國民黨失去不當得利,支持者少了既得利益,
也形成悲情,造就了韓國瑜。中國國民黨多人對韓國瑜及韓粉感到恐懼,暗助蔡英文,促
使統派產生悲情,期待張亞中為他們討回公道,打亂了該黨黨主席的選情。台灣政壇出現
很多異常,都是悲情效應所催生。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這篇其實很詳細地分析了韓國瑜的崛起跟衰落,還有之後張亞中崛起的關鍵,
重點是,蔡英文拿到817萬票其實不是純綠營的票,綠營的票沒有那麼多,
很明顯蔡英文拿到了一部分的藍營票,想要藉著蔡英文大勝來清黨,
但是就像李政浩最近在「三國演議」上說的,政黨理論上是要像現在的台灣一樣,
面對超限戰跟中共滲透有抵抗的能力,就像人生病會產生抗體一樣,
可是國民黨好像一個垂死的老人,只有越病越重,最後只剩下新黨化的未來。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