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黑蔣很好黑 反正他人格有缺點 從用人上就看得出來
但是單就他的軍事能力 特別是戰略布局 很有他的一套
很多失敗 只能說是後世眼光回看 當下他已經做出最好選擇
比如說 918 東北不抵抗
先看背景 那時候剛打完中原大戰 號稱30萬大軍的少帥東北軍派兵幫蔣還在關內
日本又策動石友三 河北叛變 閻錫山 也支持石 讓東北軍第二次派兵入關
這時蔣軍隊在哪裡? 在廣東和粵系對打
再看 當時日軍背景 已經駐旅順 26年 還是幹翻帝俄的關東軍
加上俄國 日本建設鐵路 軍隊移動迅速 這才讓東北短時間淪陷
不抵抗被罵翻了無誤 問題是要怎麼抵抗?
如果第一時間不下躲回關內命令 而是開戰
東北軍精銳都不在 面對關東軍 關內還有 閻錫山 石友三
更別忘了 天津還有一隻清朝時就駐軍的日本"駐支那"
(日後單這支部隊就打下了整個平津)
有可能的援軍在廣東 而且在打仗
只會變成沒有退路的殲滅戰
而918後 蔣因為跟粵軍談判 怕自己廣東老本營都被抄了 還下野當籌碼談判
(所以 918後沒有馬上反攻)
後來 跟德國簽了軍事協議
軍事顧問團很早就作出戰略規劃
也隨著回憶錄 和 蔣日記的解密
很多東西曝光 有了新的史觀
比如說 先剿匪不抗日 到之後的西安事變
根據很早就訂下抗日戰略(德軍顧問) 東西橫向防守
因為何梅協約 中央軍退出河北 加上上述的天津駐支那日軍
北方無險可守、無兵可戰
但是當時中國蔣只有東南各省
雲貴桂系李、白
四川山頭多了 劉湘、楊森等
整個西北更是紮根近百年的三馬政權
所以 打了一波剿匪 剿而不殲 留一條路讓他流竄
往哪走? 兩廣>雲貴>四川>西北 當地軍閥打不贏紅軍 後腳中央軍就順勢接收
有了後方基地才有抗日本錢 所謂 借剿匪以抗日
當時民情鼎沸 清大北大知青各種抗議 大家都要抗日
1933年(918後兩年) 當時蔣開始剿匪
5月26日——馮玉祥等在察哈爾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5月31日——中國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
各種批評 蔣喪權辱國 之類言論
六月日記就寫了
「我屈則國伸,我伸則國屈。忍辱負重,自強不息,但求於中國有益,於心無愧而已。」
然後繼續剿匪
1935年8月21日寫對日本失敗之預測:「(一)對中國思不戰而屈。(二)對華只能威脅
分化,製造土匪漢奸,使之擾亂,而不能真用武力,以征服中國。(三)最後用兵進攻。
(四)中國抵抗。(五)受國際干涉引起世界大戰。(六)倭國內亂革命。(七)倭寇失
敗當在十年之內。」
這是七七前兩年寫的 除了低估日本天皇對日本的號召力 日本沒有內亂之外 其他全中
時間繼續走 到西安事變
傳說宋美齡救夫 拿蔣日記給少帥看 少帥痛哭 親送蔣回南京
即使是我 當時我也覺得 有點噁心
問題是如果蔣真的長期規劃抗日 少帥還真的有可能如此
西安事變後 民情已經鼎沸 遇到七七事變
其實是很小的一次衝突 就兩個小兵摸魚
(駐天津日軍 這也是為什麼日軍可以走到北平附近演習)
隔天兩邊就初步談判 (中間殺了日本僑民 還小打小鬧)
但是蔣派中央軍北上 想順勢填補何梅條約的空洞
日軍看蔣北上 關東軍也開始集結
結果蔣還沒集結完 關東軍已經在秦皇島了
但是 中間蔣又發表了廬山談話 弄得必須有所作為
不然民怨滅頂
所以才有了淞滬之戰 主動攻擊
戰略沒錯 只是沒想到 初期三萬國軍 吃不下 日軍三千海陸
德制師團 all in 被吃光 這才讓所有軍閥認清蔣是真心抗日
服從蔣號令 一致對日
一不小心 就打了長文 沒空打 南京、花園口、長沙大火 到內戰失敗了
簡單說 蔣的大戰略 國際觀
在當時背景來看都沒有問題
他也堅持到底 所以才能打贏日本 絕對不能說蔣的軍事能力爛
(他爛在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