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地酒發展的法規絆腳石:假酒、工業

作者: purue (purue)   2021-10-01 23:58:14
台灣地酒發展的法規絆腳石:假酒、工業區、公糧制度
台灣做「地酒」的資歷不到20年,短短時間內,釀造商一邊從農業原料開始培養酒米,一邊
支派人力出國,前往日本、歐洲進修,造就酒廠雖然設備不新、人力不多,但產量、品質以
及加工技術卻都相當進步的局面。在釀造商快馬加鞭的同時,政府法規卻一再成為絆腳石,
限制他們的發展空間。
假酒氾濫 地酒文化遭破壞
曾赴法國學習製酒的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副教授陳千浩提到,法規問題包含層出不窮的
假酒,酒廠被限制在工業區,以及公糧制度等。當中最為嚴重的是直接影響到地酒產業的假
酒問題。
Dan-Cristian P dure @ unsplash
陳千浩指出,現今市面上充斥100多塊的紅酒、威士忌等「三精一水酒」──即酒精、糖精
、香精混水製成的假酒,政府卻沒立法制止。假酒氾濫的現狀讓陳千浩感慨道:「放任這些
作假酒的人,真正有在做地酒,用農產品做酒的人呢?」甚至,政府不管制的情況下,消費
者只能自己判斷酒的品質,因此容易買到假酒。消費者健康受到威脅的同時,地酒市場也被
搶占,而陳千浩的留學背景,更讓他憂慮起地酒文化被破壞的問題。
法國牽起的地酒想像
陳千浩對地酒的想像是在留學法國期間受啟發。剛到當地,他就震驚於酒杯有不同形狀,有
各種名字,甚至每一種酒瓶都有它的身世。各種和他的成長經歷截然不同的新知不斷衝擊他
,如今他開朗地回憶道:「沒出過國前都只看過黑松汽水杯,喝葡萄酒還要加蘋果西打。」
葡萄酒文化的習染亦讓他發現,地酒不僅是酒,更乘載每個文化獨特的風土氣味,於是他做
出這般結論:「自然環境跟文化結合就變成風土,(而)風土的滋味是無法用任何科技複製
出來的味道。」文化能透過風土氣味來傳遞、感知,繼而改變了飲酒的內涵,和做地酒的本
質──不只是買賣酒類,而是傳達整個文化的感動,以及促進文化交流。
Elle [email protected] unsplash
陳千浩還提到法國葡萄酒的一段歷史,希望能引以為鑑。他說,20世紀初法國曾因為假酒層
出不窮,葡萄酒價格直接歸零,引發了1907年的革命。後來政府才嚴格規範葡萄酒必須使用
新鮮葡萄製作,且需依照產區來標示。一個世紀過去,法國酒穩定的品質和多元風味在國際
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反觀台灣,假酒摻和在市場上魚目混珠,而好的地酒因為競爭力不夠,甚至沒辦法廣泛地在
通路上取得。「假產品」的負面影響,陳千浩以茶葉和稻米來說明。他說,例如市面上遍布
著從各地出產、卻都標示為「凍頂茶」、「池上米」的商品,搶占了原產地商品的市場,參
差不一的品質更威脅到原產地的商譽──最關鍵的問題,如同陳千浩所說:「我們的政府有
在保護『風土』嗎?」
台灣酒廠觸碰不到好山好水
第二個問題,則是酒廠位置被限定在工業區。陳千浩說,法規是為確保衛生品質;但他也質
疑,製酒的過程是微生物在工作,哪有甚麼汙染?唯一的污染可能是蒸餾器的熱水排放,但
也可以用水池冷卻回收的方式處理。借鑒國外的經驗,他反倒相信「自古好水出好酒」,例
如蘇格蘭有100多家威士忌的廠商,工廠通常都設在好山好水的地方。但即便找得到國際上
的實務例證,法規還是不輕易鬆動,逼得他直喊「很多法律只是用來參考的」。
好酒廠去哪兒尋土地?
最後一個問題是台灣農業的公糧制度,陳千浩指出,我國每年生產150萬噸米,當中有近50
萬噸統一政府收購給軍隊、學校、監獄等地方,其餘則外銷出口。但是用剩的米三年後就會
以賤價出售,加上台灣稻米成本高,每年約讓政府虧損80億元。
Jinomono Media @ unsplash
換算成土地面積,則有20萬公頃的土地在種虧損嚴重的公糧;若轉作任何農作物,又會因為
產量過多而崩盤,只好無奈地困在現狀。但陳千浩表示,近年來小農轉型酒莊的一大困境就
是土地取得不易,所以更是希望國家能改革不合宜的法律。
台灣地酒再生運動
面對法規的不完善,陳千浩的回應方式是以身作則,加深地酒的文化底蘊,遂發起「台灣地
酒再生運動」,尋找遺失的風土氣味。
但他解釋,「再生」意味著他們不是在復刻過去的東西,而是用現在的技術和思維,重新賦
予過去的酒生命。今年,他成功尋回「吉野一號」這支日治時期的酒,更找到台灣人的自我
認同。但他仍坦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必須有政府良好的法規來扶持,他跟團隊才能幫
助更多酒商及農民。
研發新產品以及銷售國際反而是他的次要目標,畢竟他對台灣地酒的自信溢於言表,能夠驕
傲地說「愈本土就愈國際」。過去米其林三星級的餐廳亦用過台灣地酒,因此絕對不落於人
後。首要任務是得找方式讓政府法規和釀造業者、農民等人站到同一陣線,以更多力量再生
地酒。
地酒小檔案(三):紅埔桃
詳細資訊請見樹生酒莊官網
出產酒廠:樹生酒莊
原料:黑厚葡萄
葡萄好酒,看似不容於台灣潮濕多雨的環境中,但台中外埔的向陽與土質,溫柔的醞釀了一
切。自然沉澱、發酵的葡萄汁與白蘭地一起沉醉在橡木桶中,鎖住了天然的鮮甜。穿上本土
味的酒標新衣,搖身一變,一舉拿下法國獎項的殊榮。
https://npost.tw/archives/63356
在釀造商快馬加鞭的同時,政府法規卻一再成為絆腳石,限制他們的發展空間。法規問題包
含層出不窮的假酒,酒廠被限制在工業區,以及公糧制度等。當中最為嚴重的是直接影響到
地酒產業的假酒問題。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21-10-02 00:11:00
台灣的農業是該找點出路 釀酒可以是其中一種沒錯不過要牽涉到法律... 這樣說吧 金車酒廠就算做得不錯啊
作者: chen740530 (chen740530)   2021-10-02 00:12:00
去東部設廠阿 東部沒工業區而且還好山好水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21-10-02 00:13:00
這篇主張的限制"假酒"再放寬酒廠制度等等其實也就是一個勁的批評政府而已有沒有另外的說法可以對照一下?
作者: sa080691 (帕森)   2021-10-02 10:55:00
身為威士忌愛好者,推這篇。
作者: GenghisKhan (朕乃成吉思汗 還不跪下)   2021-10-02 11:46:00
酒廠設工業區真的莫名奇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