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ronCube (å串å°é‡£æ‰‹)
2022-01-27 11:35:58※ 引述《goldfishert ()》之銘言:
: 你可能年紀太大,記憶混亂了
: 當初雙軌可不是etag
: 而是又大又笨重的ETC遠紅外線車上盒
: 後來才又變成etag的
https://i.imgur.com/eQsmRz8.png
https://i.imgur.com/Qv398gm.jpg
就說當初有雙軌過
進收費亭有速限
搞不懂一堆人在那邊爭三小
: 至於為何一開始其他用etag形式的競爭廠商會輸給舊技術遠紅外線車上盒
: 然後再從遠紅外線車上盒改成etag
: 這故事太可怕了,建議不要問
: ※ 引述《IronCube (翠綠的韭菜)》之銘言:
: : 可能大家年紀太輕吧,
: : 當年etag制度有從試辦、雙軌、最後全部都etag
: : 買回數票或是在亭現金
: : 我也沒試過全面後特意不裝etag會怎樣
: : 你提到後我google舊聞原來能四天後自己去繳費
: : 我覺得議會後來要求雙軌無可厚非, 直接推本來就會碰到阻礙 也操之過急
: : 不過最後還是會跟etag一樣
: : 全面台北通,你不要就特規方式處理比較麻煩一點罷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