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啦,只不過像2014年的烏克蘭,而不是2022年,全國團結共同對抗侵略的烏克蘭。
算我放馬後炮,其實前幾天就想重發阿姨2016年那篇給小英總統的建議,裡面就說台灣像當年剛被奪走克里米亞,烏東開始戰爭的烏克蘭。
這是我們最大的危機,我是常常睡不著的,夜不能寐。台灣雖然有海峽天險,一但打起來,有沒有烏克蘭這樣,靠遼闊的國土爭取時間來消弭認同分裂,讓全民團結起來,共赴國難對抗侵略,我很懷疑。
台灣跟當年的烏克蘭遇到的共同困境都是認同分裂,烏克蘭一部分人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就像台灣人一部分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中國的經濟規模是俄羅斯的十幾倍,也就是戰爭機器的潛能比俄羅斯大。一些俄羅斯在戰爭中看起來無效的手段,比如飛彈洗地,未必在中國用起來就真的無效,數量級的問題,俄羅斯打了一千顆飛彈,庫存就用光了,但中國在對岸的導彈旅,數量是這個的幾十倍。
我的結論是國防預算要直接加到8千億,恢復一年期兵役,跟以每年每人以動員為準備的教召,戰力防護能撐到島鏈聯軍介入這是必須的。
今天游盈隆的民調說民進黨的民調比是國民黨跟民眾黨加總還高,一堆人在那邊高興,但其實認同敵國的政黨根本不應該存在。包容這些敵國在野黨根本不是民主政治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