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38/6194409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2022-03-27 06:15 聯合報 社論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立法院會通過「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案,公告半年後將交付公民複決。蔡英文總統呼籲朝野
合作、世代合作,共同為年輕人投下同意票,留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台灣。然而,才幾天前
,副總統賴清德前往成大參加講座,詢問學生未來志向,現場竟有高達四成一的學生選擇當
「躺平族」,令賴清德相當意外。這樣的畫面既諷刺又寫實:蔡英文宣稱要許年輕人一個美
好的明天,年輕人卻消極冷回:「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雖然「躺平」主義非台灣獨有現象,但蔡總統兩次勝選,年輕選票是一大支柱,歷來演說也
反覆訴求年輕人;如今蔡英文第二任任期已快過半,卻有如此高比率的年輕人當著副總統的
面選擇「躺平」,成了最大諷刺。
蔡總統在第一任的就職演說喊出「改變年輕人的處境」,並稱每項改革都圍繞著這項主題;
半年後的國慶演說更強調「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喊出要幫年輕人減
壓與創造機會,除了要提升薪資,還開出八年廿萬戶社宅的支票。六年過去了,這些曾經的
美好願景,再次印證都只是文青詞藻,換來一片躺平之風。
為何年輕人會選擇躺平?最近本報連續刊出六都執政大調查,探究各縣市民眾對首長及各項
施政的滿意度,當中出現分裂民意,六都首長的高支持度不代表市民的光榮感與幸福感,但
對高房價的不滿卻是分裂民意中的唯一共識,且不分南北。房價問題中央、地方固然都有責
,但關鍵還是中央的政策與態度,而蔡政府打炒房,卻打到台灣頭至台灣尾無處不漲,讓台
灣淪為炒房之島。
狂飆的房價成了年輕人最大痛苦根源,中央不願推動囤房稅,對住宅政策消極敷衍;用來實
現居住義的八年廿萬戶社宅支票,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去年十一月底,社宅興建數五萬一
千戶,連同包租代管兩萬八千戶,合計還不到八萬戶,五年半達成率不到四成,注定將跟蔡
政府設定的二○二五能源配比一樣跳票。
年輕人對高房價的相對剝奪感,關鍵還在於低薪。蔡英文上台後,無力改變薪資結構,只好
年年調漲基本工資,基本月薪從第一年的二萬零八元漲到去年的二萬五二五○元,漲幅達廿
六.二%,時薪從一二○元提高至一六八元,漲幅更達到四○%,也成為蔡政府誇口的政績
,藉此擺脫低薪的陰影。
然而,基本工資只是讓最底層的勞工維持基本所需,蔡政府對青年低薪以及企業獲利與勞工
合理分享等結構性問題,始終拿不出積極對策。尤其這一年多來通膨指數不斷升高,據主計
總處最新統計,去年勞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三二一一元,年增一.九三%;但扣除物價
指數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一四二二元,年減○.○四%,是近五年首次倒退,顯示出
勞工薪水漲幅根本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蔡政府以調漲基本工資來掩飾沒法改善薪資結構的無能,難怪年輕人會油然而生「阿姨我不
想努力了」的無力感,以不婚、不生,作為面對現實「站不起來乾脆躺下」的消極反抗,正
如網友所言「如果奮鬥有希望,誰要躺平」?
面對六年前「許年輕人一個美好的未來」承諾變成空頭支票,蔡英文去年就職演說改拋出「
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議題,現在立院通過後,接著將不顧雙標,力拚年底公投綁大選,這
已是她對年輕人唯一尚有機會兌現的承諾。但年輕人滿足了選舉熱情,回到現實卻只能選擇
躺平,這就是蔡英文許給年輕人的未來嗎?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反正台灣人就是這麼好騙 修訂到18歲有投票權也是爽到自己 畢竟都是死忠的 懂的都懂
尚書大人對不起 40字太麻煩了 拿你的文來頂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126.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48344986.A.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