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mmyMcGee (NBA我最è°æ˜Ž)
2022-04-21 09:58:03有專家預測
四月底單日確診會破一萬
好奇用geogebra畫一下圖
輸入4/1~4/20的數據
預測圖長這樣
https://i.imgur.com/78BKjky.jpg
如果這幾天 沒有更有效的措施
讓病毒維持高傳染率的話
四月底真的會單日破萬。。。怕
作者:
bignoob (有我嫩嗎)
2021-04-21 09:58:00現在是陪還沒確診的人坐牢
作者:
MicChung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2021-04-21 09:58:00很多人會跟你說沒什麼好怕,99%以上都是輕症
作者:
MicChung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2022-04-21 09:59:00還會說政府都準備好了,大家自行應變,反正是輕症
作者:
hu6111 (HU0402)
2022-04-21 10:00:00以台灣的檢測能量來看,單日高峰值大概是3-4萬例
作者:
lc85301 (pomelocandy)
2022-04-21 10:00:00有人還覺得太少 w
作者:
MicChung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2022-04-21 10:00:00是不用緊張,不過台灣人自主節制的還是大有人在
作者:
MicChung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2022-04-21 10:01:00曲線應該會比較沒那麼陡
不給破萬是要等到什麼時侯才能30%染疫 然後群體免疫
作者:
Tosca (hi)
2022-04-21 10:01:00大驚小怪=.=菲律賓16天就兩百五變兩萬八了
作者:
hu6111 (HU0402)
2022-04-21 10:01:00沒有群體免疫這回事,最多流感化
作者:
MicChung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2022-04-21 10:02:00照這樣說,政府來鼓勵染疫如何?加速國際接軌,是不是!?不是這樣搞的吧
作者:
Tosca (hi)
2022-04-21 10:02:00不用鼓勵染疫 讓八大正常營業就會一直噴了
作者:
joyca (joyca)
2022-04-21 10:02:00當你說要開放的時候,確診數就不是唯一重要的數據了
作者:
hu6111 (HU0402)
2022-04-21 10:03:00以後全世界只統計重症數,病例多寡不用太在意
誰跟你沒群體免疫 疫苗發明前就一直是靠自然感染群體免疫 現在只是知道疫苗沒用走回老路而已
作者:
LADKUO56 (KYOUALL)
2022-04-21 10:04:00昨天吐司卡不就有截佛奇的講法了 古典群體免疫確實是做不到啊 疫苗又不能防感染
作者: ZHKWB (夏夜晚風) 2022-04-21 10:04:00
臺灣人民素質普遍不錯,口罩會帶好,聚餐、旅遊的人數也明顯下降,但很多大型活動如演唱會、棒球賽、遶境都沒有暫停,應該不至於噴出,但不太可能像過去那麼爽了
作者:
hu6111 (HU0402)
2022-04-21 10:05:00你沒發現武漢肺炎感染兩三次的人也不在少數
作者:
solsol (亂風)
2022-04-21 10:06:00照目前成本率 鐵定破萬啊
Omicron 會重複感染,典型的群體免疫 gone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22-04-21 10:08:00不知道哪邊可以查的到每日匡列人數?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樂)
2022-04-21 10:09:00台灣如果要跟上世界的話 起碼每天要10萬確診
匡列人數也不重要了,疫調從四天縮成兩天,被匡到人數也會少,最後會放棄疫調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2-04-21 10:13:00媽祖跟政府合力加持,全國人民超挺出遊,大家團結合作才有如此佳績,這麼勵志的是你還嘴...4月底破3000 gogogogogogogo
南非用beta+delta+omicron 現在新增確診已經比我們還低了 遠比其他採疫苗免疫為主的國家更低 所以我認為不是不可能 是因為靠疫苗才不可能做到
阿沒啥問題啊 一萬多重症率才十幾個 累積來說可負荷
如果確診條件改成快篩陽就算,每日破十萬都有可能,怕嗎?? 完全不怕呀
作者: yen0829 2022-04-21 10:58:00
要幾人感染台灣才會群體免疫
作者:
vrmit (Cumbernauld)
2022-04-21 12:09:00當初國外案例爆的時候是一堆WFH,但是我們呢......怕....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22-04-21 12:14:00雙北都癱瘓了你還能怎樣
作者: nuc1earsub 2022-04-21 12:33:00
一萬也還是進度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