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424/2236993.htm#ixzz7RQbVw44d
2.新聞來源︰
ettoday
3.完整新聞標題
確診男「呼吸困難」打電話求救!1922竟回:不能呼吸才可以送醫
4.完整新聞內容︰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耿葳24日接獲陳情,大安區43歲的莊姓男子與哥哥接連確診,至今仍關
在家中,因為呼吸困難,致電1922想要求救,卻被告知「不能呼吸才能送醫」,氣得痛罵
讓民眾在家等死。
耿葳表示,莊男在家快篩陽性後,立刻撥打1922,請對方協助安排防疫計程車,到醫院採
檢,因為對方無法安排,只好搭乘普通計程車前往,當天確診陽性。
莊男21日確診後,大安區公所人員持續致電,但目前什麼都沒收到,莊男的哥哥聽到確診
的消息,也前往醫院採檢,同樣陽性確診。沒想到,莊男的哥哥確診當晚呼吸困難、全身
發冷,致電1922求救,工作人員卻告知,要有指甲、嘴唇發紫,以及不能呼吸的症狀,才
能送到醫院去。
莊男一聽,氣得痛批居家照護配套措施不足,民眾確診後,等同於只能在家等死。對此,
耿葳要求,民眾確診後,居家環境是否符合居家照護的條件、要不要另行安排防疫旅館,
以及確診者的身體狀況追蹤、相關物資投放等,市府應迅速安排到位,並建立一套SOP,
不能讓民眾只能待在家中、求助無門,否則恐讓社會陷入恐慌。
5.附註、心得、想法︰
現在的確診數,輕症自己在家,中重症才送醫是勢在必行。
不過中重症的判斷標準,CDC應該將標準建立得更清楚。
而且讓整個公務和醫療體系的人員都明白標準是什麼。
CDC現在隔離,送醫標準每兩三天就改變一次。
可以體諒陳時中部長的困難,因為疫情變化太快。
但是每次變動就要明確的傳達給基層,不然基層一團混亂
最好有些明確點的標準。
不然很多民眾一定會恐慌說自己呼吸困難,要去醫院。
反而增加傳染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