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齣看到現在,個人看法是,這是學術現場的實況
回歸本質,論文還是看對於學術有無貢獻
今天林與余的論文中的統計資料是林這一端產出的
而實際上比較有學術貢獻的部分,是基於那些統計資料
但因余畢業有困難,教授與林把資料給余使用,讓余得以畢業
這是台灣各大系所常發生的事,說起來這種教授也是對學生比較好的教授
(可想一下那種讓學生讀N年畢不了業,也不幫學生的教授的樣子)
之後林根據相同資料提供不同方向的分析,也產出一份論文
這樣看下去,要說有瑕疵也許可能有
但如果用一樣的標準去要求全台灣學術界,大概幾百篇論文都要撤了
然而蘇宏達之類墨藍仇綠教授,會給予類似這種角度的解釋嗎?
估計機率低,雖然深藍教授們應該也知道這些現實
甚至這些現實也可能發生在他們的研究室
btw,這件事跟李眉蓁的事件差異在於,李是直接抄整本
並無提供研究資料的環節
還被原作者發現後提告,情境跟林的情況差異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