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79038/
2.新聞來源︰上下游
3.完整新聞標題
新版檳榔廢園方案變友善!可先種新作物再砍檳榔,兼顧水土保持和農民收益
4.完整新聞內容︰最新檳榔廢園轉作方案出爐!政府今年公告「112-115 年檳榔廢園及轉作
方案」,轉作目標是 800 公頃,不僅拉長申請時間至三年,且能讓檳榔農先轉作新的作物
,等作物長大一點之後再砍除檳榔。如此一來農民有充裕時間申請補助,也可以降低轉作初
期無收益的壓力,並且有利於水土保持。青農與檳榔廢園輔導員皆表示,本次政府調整辦法
,更貼近檳榔農實際的廢園需求。
然而本次補助仍需檳榔廢園與轉作同時申請,不能拆開,導致已經種下新作物卻還沒砍掉檳
榔的農民,反而無法領取到補助。檳榔廢園輔導員提醒,若後續審核執行成果過於嚴苛,檳
榔農領不到補助,恐造成他們放棄檳榔廢園。
https://i.imgur.com/KXa6hSh.jpg
檳榔廢園轉作進度緩慢,政府終於推出更貼近農民實際需求的新方案(攝影/蔡佳珊)
申請時限長達三年,檳榔農可先轉作再廢園
據農委會統計,全國檳榔種植面積至今 (2022) 年仍有約 4 萬公頃,年產量超過 9.5 萬公
噸,是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作物。農糧署 2008 年起曾斷斷續續推出檳榔廢園轉作方案,成
效卻相當緩慢,13 年只廢園 3,045 公頃,不到檳榔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農糧署去(2021) 年推行「111 年輔導果樹轉作及品種更新作業規範」,自地方政府發公文
起算到申請截止日不及兩個月,被農民批評匆促草率。農糧署最近公布「112-115 年檳榔廢
園及轉作方案」,副署長姚志旺表示,申請時限自 2023 年 1 月到 2025 年 12 月底,農
民有三年時間可至地方鄉公所申請。
另外,新方案的執行方式也有重大變化。若依先前規範,必須先廢園並種植新的轉作作物,
檳榔農才能領取補助;而最新方案,檳榔農能選擇廢園和轉作並行,或先種植轉作作物。姚
志旺表示,如此一來,檳榔農可先確保新作物生長穩定後,再來廢園,以免砍掉檳榔後頓失
收入。
本次檳榔廢園轉作方案執行期間至 2026 年年底,廢園與轉作補助可以分開領取。檳榔農完
成檳榔廢園,補助費用為每公頃 15 萬元;若轉作農糧署推薦的作物,在山坡地範圍內補助
每公頃再加 10 萬,山坡地範圍外則多補助 5 萬元。姚志旺強調,檳榔農最多可分三年進
行檳榔廢園,補助依照廢除比例提撥;另外,檳榔廢園與轉作補助需同時申請,若檳榔農已
種植轉作作物,則無法申請補助。
農糧署目前推薦檳榔農可以轉作的作物,包括油茶、油柑、綠竹筍、茶、咖啡、可可、羅漢
松、牛角瓜、黃梔子、牛樟、獼猴桃、酪梨、山竹、榴槤、紅毛丹、板栗、新興柑桔類、牛
奶果及臺灣香檬等 19 項,任農友選種。
等新作物長大再砍檳榔,兼顧收益和水土保持
南投青農陳生慶與陳致甫將家中檳榔轉作油茶、並創立「小島大果」苦茶油品牌,他們認為
今年的檳榔廢園轉作方案比往年更符合農民栽種現況,「多數農民是等轉作作物生產較穩定
,才開始清除檳榔」。陳生慶舉例,種植油茶樹約五年才能量產油茶籽、製作苦茶油,如果
規定要先廢園,農民會有五年沒有穩定收入;但依照今年規範申請補助,農民至少能延後幾
年再廢園。
陳生慶也說,上次轉作規範公告時間太晚,接到消息時,已臨近申請截止日,感覺政府推動
檳榔廢園轉作不夠積極。今年政府提早公告檳榔廢園轉作方案,申請時限也明顯拉長,能讓
更多農民知曉並加入檳榔廢園與轉作,「應該要鼓勵政府有調整補助規範」。
某位中部的檳榔廢園輔導員也表示,「終於有比較符合農民需求的方案」。他指出,過去檳
榔廢園轉作補助曾經停辦,每次申請條件也不盡相同,檳榔農容易無所適從而意願低落。現
在新方案的申請與執行時間都拉長了,可讓檳榔農比較從容地規劃廢園和轉作的時程。
先讓轉作的作物生長穩定後,再清除檳榔,也較能維護水土保持。「這是本次方案中很大的
進步」,該輔導員說明,台灣檳榔園通常是棋盤式種植,農民可依照檳榔位置定植新作物,
等作物長大,整個田地充分被新作物根系覆蓋,之後再砍除檳榔。
https://i.imgur.com/w7MEqwG.jpg
有些農民已經先在檳榔樹下種植了油茶樹,等茶樹長大再砍檳榔,可避免過渡期收入歸零(
圖片提供/小島大果)
檳榔廢園與轉作仍相綁,恐降低農民申請意願
然而最新的檳榔廢園轉作方案,仍然把檳榔廢園與轉作綁在一起,無法分開申請補助。陳致
甫舉例,像小島大果有十甲檳榔田,目前五甲已轉作油茶,雖然這部份還沒把檳榔砍除,但
未來若將檳榔砍掉也無法單獨申請廢園補助,先前的轉作也領不到轉作補助。換言之,過去
已經先有轉作行動的檳榔農,反而無法得到鼓勵。
陳生慶解釋,縱使政府提供檳榔廢園轉作補助,仍低於檳榔收益,對於有心放棄檳榔的農民
,政府應允許廢園與轉作的補助可以分別申請,才能增加誘因。
在中部協助農民作檳榔廢園的輔導員則表示,在檳榔農申請廢園或轉作補助後,來年的成果
檢核多以地方鄉公所人員目測為主,容易誤判或從嚴審視執行成果,讓農民領不到補助。他
呼籲,許多檳榔農是看到政府補助才敢投入,若後續沒給他們合理回報,可能反讓他們「檳
榔廢園」之路半途而廢。
5.附註、心得、想法︰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92 年結論,檳榔子(即菁仔)屬第一類致癌物,即使嚼不含任
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又臺灣地區約 9 成口腔癌患者有嚼檳榔習慣,嚼檳榔是國人
發生口腔癌的主要原因,一旦養成嚼檳榔習慣後,戒除的意願不高,所以在檳榔防制措施中
,加強兒童少年嚼食管理、提升學生認知、降低購買需求等教育預防措施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