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1227/2409475.htm
2.新聞來源︰
ETtoday新聞雲
3.完整新聞標題
義務役「3年→4個月→1年」 一張圖看懂台灣兵役70年變革
4.完整新聞內容︰
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27日將宣布義務役恢復1年役期,預計2024年上
路,而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將正式走入歷史。對此,《東森
新媒體ETtoday》整理相關資訊,帶讀者回顧逾70年,我國
義務役的歷史變革。
中華民國《兵役法》於1933年公布,將役種分為國民兵與常
備兵,採「徵募並行制」,對象為18歲至45歲男性國民;
1946年《兵役法》第三次修法,役種新增「補充兵」。國民
政府1949年遷台,因應兩岸情勢嚴峻,啟動實施「徵兵制」
,並於1951年第五次修正《兵役法》,規定常備兵陸軍役期
2年,海軍、空軍與陸戰隊3年。
在1967年時,因應國光計畫實施陸軍第一特種兵(陸一特)
制度,為2年兵+1年臨時召集,此制度於1987年廢除;同年
海、空軍役期縮短至2年,僅陸戰隊維持3年。
1979年1月時,美國政府正式宣布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同
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在國際外交政治局勢出現變
化之際,迫使中華民國政府的「大陸政策」與「戰略思想」
,確定由「反攻大陸」的攻勢主調,轉變為以固守台澎金馬
地區的守勢防衛作戰。因此,當時規模龐大且裝備老舊的國
軍部隊兵力遭到檢討,時任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開始推動一
系列的國軍兵力整編與調動計畫,整編計畫規模較大者為「
陸精專案」。
在義務役方面,直至1990年7月,所有軍種役期皆統一為2年
,且為推廣全民國防,開始實施軍訓成績可折抵義務役役期
,高中職畢業可折抵14天,大專畢業則可抵28天。
接著,1997年「國軍軍事組織及兵力調整規劃案」(精實案
)上路,2000年2月起全軍義務役期改為1年10個月,同年8
月起首次徵集替代役。
隨著台灣民主化,兵役制度普遍被認為參雜選舉政治考量。
2000年時,扁政府的國防部正式成立專案小組,規劃與評估
「募兵制」。2004年起義務役役期改為1年6個月,接著兩次
以2個月為區間縮短,直至2008年元旦起全軍種義務役役期
皆為1年。
在2008年5月,馬英九接任總統後,責成國防部推動「全募
兵」,預定4至6年完成轉型,然而由於徵收兵源不足,馬於
2011年宣布2013年全募兵跳票;隔年行政院核定「募兵制實
施計畫」,但招募成效仍不理想,募兵制不斷推遲。
不過,全募兵依然被列為最終目標,加上當時台海兩岸的政
治、軍事局勢穩定,因此立法院2013年通過《志願士兵服役
條例》修正案,確立志願役為主,義務役為輔的制度,國防
部預定2016年達「全募兵制」。同年2月,開始4個月軍事訓
練役(8週新訓、8週下部隊),此為針對1994年1月1日(含
)以後出生的役男。
在政黨輪替後,蔡英文政府上任,確立持續採「徵募併行」
制,國防部自2018年起停徵199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
的役男服役1年役期,若這類人尚未服役,全面轉服1年的替
代役。
不過,近年國際局勢驟變,隨威權主義擴張,美中關係緊張
,在區域間的軍事情勢也持續升溫,中共對台的軍事威脅加
劇,蔡英文2022年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預計拍板義務役恢復
1年,規劃將在2024年上路,民國94年次以後出生役男役期
將延長為1年。
▼台灣兵役制度沿革。(圖/記者許立昕整理製表)
https://i.imgur.com/LRJ9Pek.jpg
5.附註、心得、想法︰
以前時常會有逃兵的事情發生,以後應該也會有逃兵的事情發生,可以預見。
以前割草割得太精實,以至於有人割草熱中暑的事情,以後應該不會再發生。
以後的新兵是不是每周都要實施體能測驗,以確保訓練的強度能夠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