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40年,蘇聯入侵芬蘭,爆發慘烈的「冬季戰爭」,雖然芬蘭超乎想像地頑強抵抗,
但「曼納海姆防線」最後仍被蘇聯軍突破,最終以蘇聯慘勝收場(蘇聯傷亡32萬人,芬蘭
傷亡7萬人)。1940年雙方簽署《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11%領土和30%資產給蘇聯
,保住了主權。
戰後,芬蘭的總統巴席基維(Juho Paasikivi)與凱科寧(Urho Kekkonen)逆轉了戰前
忽視蘇聯的政策,開始與蘇聯各級官員展開對話,以贏取蘇聯的信任。蘇聯基於地緣政治
對芬蘭充滿疑慮,擔心西方世界經由芬蘭灣侵略蘇聯第二大城列寧格勒,因此芬蘭理解,
只要讓蘇聯在這部分保有安全感,那麼芬蘭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巴席基維與凱科寧先後
與史達林、赫魯雪夫、布里茲涅夫先後建立信任關係,甚至曾有人問史達林,為何對付芬
蘭不採取東歐模式,操縱共產黨在芬蘭境內奪權?史達林回說:「有了巴席基維,為何還
需要芬蘭共產黨?」
巴席基維亦表示:「經驗告訴我們,小國不允許在外交政策參雜情感,不論是同情或反感
。現實的外交政策要基於對國際政治基本因素的認知,亦即國家利益和各國之間的權力關
係。」
結果是,蘇聯沒有再入侵芬蘭,也沒有策動芬蘭共產黨奪權,並且容許芬蘭增加與西方國
家的貿易、減少對蘇聯的貿易、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
)。
芬蘭人仍然積極備戰,男性須服一年的義務役,女性可自願入伍,訓練嚴格,一年之後,
每個人每隔幾年都需服預備役,直到年齡屆滿30~35歲以上。
賈德.戴蒙評論:「為什麼芬蘭必須比美國和德國更屈從於歷史的必然性,原因很明顯:
芬蘭國家小,又與俄羅斯接壤,而美國、德國則沒有。譴責『芬蘭化』的評論家認為芬蘭
應該用什麼作法來取代原本的作法?──不顧蘇聯反應,冒著讓蘇聯再度入侵的風險?」
以上參考賈德.戴蒙,《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第二章。
讀完芬蘭的經驗,就想到台灣同樣是與超級強權中國,只隔著一條台灣海峽,近幾年確實
兵兇戰危。台灣人愛好和平,對「抗中保台」產生懷疑,但仍想維持現狀,是否能參考「
芬蘭模式」呢?
若台灣採取「芬蘭模式」,取代「抗中保台」,也就是在較低程度的主權國家前提下,與
中國重啟談判,全面展開經濟交流,取得中國信任及安全感,降低中國對台灣在軍事上「
聯美抗中」的疑慮。亦即,讓渡些許外交權力,承認「一個中國框架」,接受在中國在國
際上的矮化,但保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及國防的實質獨立,純以經濟實力,換取更高
的國防預算,更刺蝟化的「隱形抗中」:依然積極備戰,持續採購先進武器,國艦國造…
…等,絕不放棄武裝力量,以防備中國的軍事入侵。
換言之,台灣就是向中國表示,即便在修習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下,中美終須
一戰,仍是與台灣無關的事情:「台灣並非美軍的航空母艦。要打,去南中國海打!」
以上「芬蘭模式」是否有可行性呢?歡迎藍、綠粉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