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疫情3年了,你好嗎?──7大關鍵數據,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23-01-19 00:02:48
1.媒體來源:《報導者》
2.記者署名:
文字/陳潔
攝影/林彥廷
設計/江世民
數據分析/柯皓翔;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思樺、黃鈺婷
3.完整新聞標題:疫情3年了,你好嗎?──7大關鍵數據,解析全台逾900萬人感染、1萬5千
人死亡下該被看見的事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y7hsV7k.jpg
雖然政策已從清零轉向共存,但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重症,許多專家建議,接種3劑才算完整
接種,高危險族群更建議追加接種第4劑。台灣的疫苗接種率,前兩劑接種率近90%、三劑完
整接種率達76%。(攝影/林彥廷)
2020年1月21日開始,台灣進入了漫長的COVID-19新冠疫情時代,口罩、隔離、快篩,封境
,足足3年之久。你還好嗎?身邊的親人還平安嗎?疫情3年,大家都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
,也被迫建立起新的生活守則和態度。
過去3年,光是官方統計數據,全台即有逾920萬人感染,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
1萬5千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每一個數字底下,都是我們
一起走過的路和必須面對的挑戰,《報導者》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數據下
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數據1:感染率39.2%
與英美日相當,但實際感染人數可能為官方統計2至3倍
回顧疫情在台灣3年,發生2次較大規模的群聚感染。首次在2021年5月,潛藏的社區疫情大
爆發,單日確診180例本土案例,雙北進入三級警戒,一路到同年7月26日結束。短短近2個
月時間,本土案例增加近1萬4,000例。當時的感染人數雖不比現在,但因疫苗才剛開始接種
,民眾幾無保護力,造成人心惶惶。
第二次為2022年4月,Omicron變異株成為台灣主流株,其特色在於傳播力極高(Rt值可達15
),但致死力明顯較低,民眾的疫苗接種狀況也較前2年高,每日確診數開始上升,至今(2
023年)每日皆有萬例以上,超過924萬人確診過。截至2023年1月7日,已有11萬1,568人重
複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重複感染者中約有
十分之一,即1萬多人從來沒有接種過疫苗,這類民眾若為高風險族群,重複感染的重症風
險依舊很高。
https://i.imgur.com/eiGavpB.jpg
相較歐美等多數國家,在2020年疫情初就面臨大量感染,台灣撐到了2022年才出現疫情高峰
,且在一年內就有900萬人次感染。
目前台灣的感染率為39.2%,計算英國約為35.9%、美國30.4%、日本25%,以及韓國57.7%。
不過,自2020年即抵台、目前為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顧問的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
究所助理教授安亞克(Andrei Akhmetzhano)表示,由通報個案統計的感染率,可能和實際
感染的人數落差大,因為各國的通報情況不同,例如有些國家要求民眾輕症確診後直接在家
,就不會成為確診數字;此外,在台灣目前感染率39.2%,但實際感染人數估計至少是2倍,
也就是900萬人感染,實際可能是有1,800萬人以上已染疫。
數據2:每百萬人口657人死亡
高於日韓星,新冠恐名列2022年十大死因第三位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疫情3年台灣COVID-19染疫死亡人數逾1萬5,000人,幾乎
都集中在70歲以上人口,占了約77%。病毒入侵人體後,需要靠免疫系統來將病毒清除,因
此免疫力不佳者,是COVID-19的高危險群,最大宗的即是年長者、慢性疾病患者、免疫不全
者,在3年疫情之下,死亡比例最高的也以這些族群為主。
https://i.imgur.com/ItFvE4O.png
此外,從全年總死亡人數來看,2022年總死亡人數為20萬7,230人,相比2021年的18萬3,732
人,增加2萬3,498人。這也是內政部46年統計以來最高,首次超過20萬人。
以各國的每百萬人累計死亡率來看,可以明顯看到英國、美國在2020年初期,死亡率就急速
攀升,而一開始便採清零防守的亞洲國家,如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在2020年都屬平穩
。以台灣來看,在2021年中有些微增加,但大幅上升是從2022年4月開始,即Omicron疫情大
爆炸時期。
截至2023年1月12日,台灣每百萬人口累計死亡數為657人,美國為3,250人、英國3,183人、
韓國634人、日本494人,新加坡則為305人。
https://i.imgur.com/4Exjhcg.jpg
對此,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從台灣與各國的COVID-19死亡數來看,台灣屬於中前段班,
主要影響的因素為「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他認為,新加坡死亡數低,在於長者人口比例較
低,加上養老院等機構強制打疫苗,長者的疫苗接種率比台灣來得高。而日本雖然死亡數較
低,但部分原因在於日本的感染比率較低,疫情還在延燒中。
他指出,所有的民眾幾乎都會被感染,而各國所採取的策略究竟帶來怎麼樣的效果?例如台
灣屬於嚴格中逐步放寬政策,不拖也不擋;日本並未徹底與病毒共存,因此感染率仍低;中
國則採取極端清零,卻又瞬間躺平,「這些政策有沒有差異?防堵確實有好處,讓病毒愈來
愈弱化;放寬到什麼程度沒問題?社會可以承受多少的量能?有沒有排擠其他有醫療需求的
人?這些都需要明確的數據來佐證比較。」
死亡率高低關鍵:篩檢速度、疫苗覆蓋、抗病毒藥物使用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分析,台灣Omicron疫情自2022年5月起持續,至今每日確診數始終
維持萬例以上,死亡數也在十位數到百位數間。他指出,「Omicron是2022年台灣最多人得
到的疾病。台灣自2022年5月到12月,平均每分鐘至少25人得到COVID-19、平均每2小時有5
人死於新冠肺炎,且與台灣歷年十大死因相比,Omicron可能列居2022年台灣十大死因的第3
位。」
https://i.imgur.com/jaOeUNc.jpg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20年、2021年十大死因,兩年的前五名皆沒變,依序為癌症、心臟
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COVID-19則在2021年名列第19名
,共896人染疫病歿。
2022年,一共1萬4,699例本土死亡案例。依照前兩年的死亡人數計算,COVID-19會落在十大
死因的第3名。
安亞克表示,2022年台灣確實增加了非常多病例,也要考慮超額死亡(Excess mortality)
的情況。「多數死亡個案都是有合併其他疾病的,弱勢群體因為COVID-19感染而導致重症或
死亡無可避免;大流行浪潮之下,也可能有個案得到其他疾病,但未能即時治療。」
葉金川認為,有些民眾是「隱藏式」的死亡,也許因為COVID-19引起但沒篩檢、沒通報;也
可能本身疫情跟COVID-19無關,但因為在疫情高峰發病,沒有進入醫院就醫而死亡,兩者在
2022年應皆有增加。
台灣新冠「超額死亡」人數估計達6,000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超額死亡(Excess Mortality)是指特定地點與時期估計
的總死亡人數,與沒有特殊事件(如COVID-19)之下預計死亡人數的差額。差額有可能是CO
VID-19直接導致死亡,或是疫情期間因為醫療資源、年長者本身身體情況不佳,因COVID-19
而間接導致的死亡。而光是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間,全球超額死亡人數估計就達
1,490萬例。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超額死亡一直存在,死因統計常常有
所不足,在急性傳染病期間更明顯,因為死亡數字增加太快,遺漏正確的死因歸類的機會就
愈大。因此面對傳染病,例如流感、COVID-19,若要評估一個國家疫情造成死亡的真實數字
,都應該涵蓋超額死亡。
台灣2022年的死亡人數為20萬7,230人,相較前一年死亡人數18萬3,732人,增加2萬3,498人
。而2022年COVID-19死亡個案為1萬4,699人,較2021年多出8,799人。詹長權說,這是最大
量的超額死亡,還需要扣除因自然老化而死亡的個案,每年台灣約有1、2,000人,因此COVI
D-19超額死亡粗估約6,000多人。
詹長權認為,台灣在2022年的死亡人數並不低,相較於周邊亞洲國家,在疫情開始的前2年
,都有不少死亡數,也從中學到一些作法,但台灣是在2022年大量增加個案,「這一年的表
現比許多國家都來得不好。」他認為,2021年台灣在Alpha株流行、三級警戒期間,也因為
一開始僅採取PCR確診,漏接一些個案,超額死亡應不低,但至今沒有看到明確的討論與統
計。
他表示,導致2022年死亡人數較高的原因包括:台灣的篩檢速度不夠快,增加確診者重症機
會;許多國家免費發放快篩試劑,增加民眾採檢意願,但台灣僅限於長者等特定族群;疫苗
覆蓋率不及死亡數較低的國家,如新加坡的長者接種率接近100%;最後則是抗病毒藥物的用
藥對象較為限縮,中年族群較難快速取得。
此外,在死因歸類上,也有不夠精確的問題。指揮中心在2020與2021年,針對COVID-19採「
全死因」統計,即只要確診就算COVID-19死亡個案。但2022年則採審查制,認定死因與COVI
D-19有關者才算,因此在2022年6月,指揮中心曾一次排除603例死亡個案。在死亡證明書上
的甲、乙欄位有記錄COVID-19,且非到院前死亡或急診快速死亡皆算。葉金川表示,過去嚴
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因為死亡人數不多,是採全死因統計。不過若非全死因統計,
就會受到人為影響,端看醫師在判斷上是否認為COVID-19是病人的主要死因,各國比較也會
相形困難。
數據3:新冠病毒5大變異株
Alpha、Omicron為大流行關鍵,台灣流行期較國際晚近半年
由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全球頂尖科學家簽署協議與成立的「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
GISAID)開放平台上,各國主動上傳的COVID-19確診病例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截至20
23年1月9日,已經超過1,450萬筆。這些數字,代表人類努力抵抗病毒之時,病毒也不斷進
化求生存。
https://i.imgur.com/DoZhkrb.jpg
2019年SARS-CoV-2初被發現時為武漢病毒株,但到2020年暑假,已經不到全球占比的10%,
取而代之的是從2020年3月,歐洲發生大規模疫情,變異出棘蛋白S基因上「D614G」胺基酸
位點的變異株,這成為變異株的基底,至今所有的病毒株,都由這個D614G變異點上演化而
來。
自此至今,一共有5種變異株曾被WHO列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 of Concern,VOC)
,分別為: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Omicron。其中,Alpha株在2020年9月於英國
被偵測,並在同年12月造成全球流行;幾乎同時出現的Delta株,則接續其後,在2021年3月
席捲全球,而後Omicron在2021年11月現蹤,自2022年至今皆為強勢變異株。另外,Beta與G
amma株則相較前3種,影響範圍較集中在南非與巴西。
台灣本土流行的變異株,則以Alpha、Delta與Omicron為主。2021年4、5月開始的華航諾富
特飯店群聚事件到三級警戒期,病毒株以Alpha株為主;Delta株則在下半年的屏東枋山案、
幼兒園群聚案為主。至於Omicron則在2022年4月起流行至今,這些在台灣各時期主流的變異
株,相比世界各國的大規模傳播期,台灣皆晚了將近半年。
是否還會出現全新變異株取代Omicron?專家各持看法
目前全世界流行的變異株都不盡相同,例如中國以BA.5的子系BF.7為大宗、新加坡流行XBB
、台灣本土疫情則以BA.5、BA.2.75為主,但境外移入定序也有XBB、BQ.1等變異株。不過,
這些變異株都出自同源,屬於Omicron的亞型,而Omicron自2021年11月底現蹤,至今仍穩占
全球強勢變異株的位子。
儘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系教授斯圖亞特.雷伊(Stuart
Campbell Ray)在這波中國疫情爆發時提出警告,認為中國成為病毒大量傳播的溫床,將會
出現全新的變異株。但截至目前中國仍以Omicron變異株為主。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
中心主任施信如則認為,Omicron目前趨於穩定演化,至少在農曆過年結束前,應不會有全
新變異株誕生。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自己並沒有太樂
觀,他認為Omicron不會是最後一種變異株:
「即便是Omicron,它依然在變、沒有停過,一波接著一波,子代的變異也不見得毒性就會
愈來愈低,即便至今流感也有幾年突然變得嚴重,所以隨時要觀察、保持警戒。」
(延伸閱讀:〈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從Alpha、Delta到Omicron,重要變異怎麼發生
?疫苗保護力追得上嗎?〉)
數據4:2021入境人次僅14萬
邊境封鎖政策趨嚴,台灣與亞洲國家解封時程遲歐美近1年
台灣交通部觀光局數據顯示,疫情之前,2019年來台旅客全年共1,186萬人次,為歷年新高
;但在2020年初疫情出現後,台灣3月即宣布全面禁止旅客入境、轉機,且所有入境者皆需
隔離檢疫14天,「鎖國」政策幾乎持續了整整3年。2020年入境人次驟降至137萬、2021年甚
至僅有14萬人、2022年截至11月為59萬人。儘管2020年台灣幾無疫情、2021年英美陸續已走
向「解封」,但台灣依然堅持圍堵政策,直到2022年才迎來Omicron疫情,並宣布從清零轉
向到共存模式,在短短1年內快速增加感染人數,並於2022年9月才開始放寬邊境政策。
不過,從數據來看,亞洲國家的政策與開放封鎖時程類似。
https://i.imgur.com/xJkJvtu.png
以日本、韓國、新加坡為例,也都在2020年3、4月左右祭出嚴格邊境管制,直到2022年之前
入境人數都非常少。而在2021年底Omicron開始出現、流行時,由於仍不清楚Omicron的威力
,如日本就在當時先宣布「外國人禁止入境日本」的政策,待觀察Omicron會帶來的影響後
再調整政策。
這3個國家都在2022年初就陸續開放邊境與境內管制,走向與病毒共存。新加坡在2021年底
提出「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計畫」,2022年3月以「疫苗接種者旅遊架構(Vaccinat
ed Travel Framework)」取代、韓國在2022年6月提出入境PCR陰性報告取代隔離、日本也
在同時開放外國觀光團入境,相較之下,台灣仍算更晚開放的國家之一。
英美邊境管理較亞洲寬鬆,只在疫情初期「封城」要求民眾不出門
https://i.imgur.com/6JtNFjD.png
相較於亞洲,英國、美國的入境人數就顯得起起伏伏,邊境政策也較為寬鬆。事實上,他們
幾乎沒有明確的禁止外國旅客入境政策,至多在疫情初期曾針對個別疫情嚴重的國家短暫限
制。但兩國都曾在2020年上半年選擇境內限制「封城」,要求滯留海外的公民盡快搭機回國
,境內民眾不要出門、至多出門採買、保持社交距離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一波疫情結束後,英美的入境人數都有明顯上升。但在2020年
末,Alpha變異株(舊稱為英國變異株)於英國首次被偵測且開始流行,當時Alpha株相較之
前的病毒株,傳播力增強,致死率未知,且疫苗甫研發,各國都還未開始接種,引起人心惶
惶。因此,各國開始限制民眾入境英國,包括歐盟、加拿大「斷航」,邊境鄰國封鎖陸海空
邊境,讓英國「被鎖國」。
數據5:大眾運輸人流一度減少6成以上
三級警戒期間形同「自主封城」,居家辦公成新型態
https://i.imgur.com/9TpV74d.jpg
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由於台灣採最嚴格的接觸者疫調、追蹤的清零手段,2020年一整年,
台灣僅800多人確診,相較歐美都在一開始面臨嚴峻的疫情,台灣猶如活在「平行時空」,
儘管生活有諸多不便限制,但確實在防疫上獲得很好的成效,因此企業並沒有採取居家辦公
。根據Google社區人流趨勢報告顯示,當時台灣民眾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的比例,與2020年2
月之前相比減少約25%。
直到2021年5月,自雙北蔓延到全台的三級警戒,台灣正式迎來第一波社區感染疫情,由於
警戒時期要求嚴格,各企業也多採取居家辦公、學校停課,因此民眾留在家中的時間大增,
影響最大的是捷運、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的使用情況,在三級警戒期間,減少了約6成左右
,民眾大幅減少移動,形同「自主封城」。小吃店限制僅能外帶、娛樂場所皆有使用限制,
街上的人潮也比以往相比明顯減少。
隨著三級警戒結束,2021年下半年,大眾交通運輸使用又慢慢回歸日常,但Omicron疫情在2
022年4月爆發,彼時人流又減少近5成。
數據6:疫苗3劑完種率76%
65歲以上長者前三劑疫苗接種率近8成,四劑接種率僅4成多
新冠疫苗初期各廠牌多以2劑為完整接種劑型,第3劑為基礎追加劑,但研究發現,疫苗接種
2劑,2個月後保護力即開始下降,Omicron變種病毒流行後,突破性感染增加,許多專家建
議,接種3劑才算完整接種,高危險族群更建議追加接種第4劑。
台灣的疫苗接種率,前兩劑接種率近90%、三劑完整接種率達76%。以65歲以上疫苗接種率來
看,第一劑接種率86.7%、第二劑83.9%、追加劑(第三劑)77.3%、第二次追加劑44.7%,到
第三次追加劑為9.9%。
https://i.imgur.com/988iI8E.png
黃立民認為,雖然生活已經與病毒共存,但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重症,對於高風險、年者長者
依然非常有效。「從頭到尾面對COVID-19的做法都沒有改變,就是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
。打了疫苗就算感染,得輕症就不是壞事,但現在大家愈來愈不去接種疫苗,這就是問題關
鍵。」
他表示,從國際研究來看,疫苗最快2個月效果就降低,目前每3個月就建議接種一劑疫苗,
未來可能以3~6個月接種一劑疫苗為方向,「主因仍是病毒的變化速度太快,很快就減弱了
疫苗效果。」王必勝也在1月5日的記者會中坦言,未來擬定一年接種2次mRNA疫苗或蛋白疫
苗Novavax。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認為,接種疫苗的保護力維持時間,目前看來一劑比一
劑短。他建議,未來疫苗應該要更精準地掌握時間接種,「以前只需要考慮覆蓋率,早打晚
打只要有打就好,但現在要在疫情快上升的時候打,才能讓疫苗真的達到保護效果。」
針對確診過的民眾,李建璋說,確診後6個月再接種疫苗,此時產生的「混合性保護力」(h
ybrid immunity)是最強的,可以有效預防重症。不過,疫苗抗體濃度依然會隨著時間下降
,在病毒沒有明顯變異或變強的情況下,可以依疫情狀況、是否前往高風險國家,選擇是否
再補種疫苗。
此外,政府監測方面,李建璋建議,應持續統計每日的確診個案數,才能即刻監測疫情走向
,「重症、住院率相較疫情發展晚2週;死亡數更是落後疫情4週的指標!」他認為,台灣應
依照美國,積極採用下水道偵測系統,可以從下水道的病毒檢測狀況,提早1週預測疫情走
向,「台灣要建立這個系統,共存不代表躺平。」對此,王必勝表示現已進行中。
疫苗之外,葉金川表示,目前看來重複感染比例並不高,未來若政策要長期接種疫苗,那就
應以接種最新的疫苗作為優先考量;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該積極進行社區血清抗體檢測,了
解是否幾乎多數民眾都感染過COVID-19,才能藉此了解台灣的疫情走向。
數據7:藥物防重症率可達89%
有效抗病毒藥Paxlovid申請正式藥證中,日本、中國新抗病毒藥物問世
藥物治療的原理分成3大類:
1.阻止病毒在體內複製,包括瑞德西韋、兩款抗病毒藥物──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Molnup
iravir)及輝瑞的Paxlovid都屬這類。
2.增強人體抗體反應,為單株抗體,目前台灣使用複合式單株抗體(Tixagevimab + Cilgav
imab),但此類藥物對BA.2.75.2、BA.4.6、BQ.1、BQ.1.1、BF.7及XBB皆無效。
3.阻止身體過激的發炎反應,包括類固醇老藥地塞米松、安挺樂Tocilizumab(免疫抑制劑
)、愛滅炎Baricitinib(免疫抑制劑)。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修訂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第22版建議,
單株抗體、瑞德西韋與抗病毒藥物,都建議在病程早期使用,才能有效降低病毒對人體的傷
害;而類固醇等用藥,則用以降低身體發炎反應,避免發生免疫風暴。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謝興邦表示,由於病毒不斷變化,目前治療用的單株
抗體已經宣告無效,美國也已經撤銷所有治療抗體的EUA(緊急使用授權);「3年疫情的戰
爭下來,第一年有了疫苗,但疫苗可以預防重症,不能完全防止民眾被感染;此時高風險者
感染後,能夠讓整體風險下降、『清理戰場』的就是抗病毒藥物。」
謝興邦指出,目前台灣的第一線用藥是Paxlovid,若出現交互作用,醫師才能改成使用Moln
upiravir。前者在臨床試驗時認為預防重症可達89%,後者為30%左右,「但在去年(2022)
香港的真實世界數據看來,兩者的數字為69%、59%,相去不遠,因此建議可以將兩者都放在
第一線用藥。」此外,謝興邦說,目前這兩款藥物在美國、台灣都在送件申請正式藥證,未
來一旦通過,使用上就能回歸一般藥品,除了按照醫師判斷給藥外,民眾甚至也能自費買藥

而抗病毒藥物的研發也並未停歇。謝興邦在疫情以來持續關注藥物發展,他表示,目前有兩
款藥物正在發展,第一是日本塩野義製藥(Shionogi)開發的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Xocova(
Ensitrelvir),已在2022年11月通過日本EUA,並與中國在隔月簽訂獨家販售協議;韓國則
不願意給予EUA,希望該藥改申請有條件批准(conditional approval)。不過,該藥目前
並未在大型醫學期刊提出預防重症數據,也還未提出價格,謝興邦說,對台灣與其他國家而
言,就難以判斷是否需要採購。
另一款藥物是中國「君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與蘇州「旺山旺水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製
造的口服抗病毒藥物「VV116」。謝興邦說,這款藥是「口服版本的瑞德西韋」,臨床數據
認為預防重症甚至高於Paxlovid,「這是科學上值得大家關心的藥物,未來如果藥物價格便
宜,也應該考慮採購。」
(延伸閱讀:〈解藥,在哪裡?COVID-19全球藥物開發與進展〉)
疫情仍是現在進行式,政府應做「動態檢討」
葉金川表示,2003年SARS一役,時任衛生署長陳建仁、疾病管制局(現為疾病管制署)局長
蘇益仁,以及現任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等人,在役後做了許多詳細的檢討與整備,包括
修訂《傳染病防治法》。COVID-19歷時3年,也應該要有一個總檢討,哪些地方做得好、做
得不好,我們學到什麼、未來如何因應,才能讓這1萬5,000多條生命與各種努力有代價。
他表示,第一個面向在於「疾病控制」,例如長期血清抗體的檢驗,台灣人接種不同疫苗的
效果分析,包括早期接種的AZ、雖然人數不多但依然值得研究的高端疫苗,雖然有一些干擾
因子,但仍是很重要的研究,應持續進行且發表。
第二是「生技醫藥產業的建立」,包括檢驗廠、快篩、PCR的製備與檢驗能力;重新檢討台
灣生技業的發展,以及疫苗發展如何在未來持續進行。第三則是檢討政府紓困等金錢投入,
是否有用在刀口上。
詹長權強調,現在仍在疫情發展之中,是屬於「過程中的動態檢討」,不代表疫情已經成為
過去式。他認為,自2022年5月Omicron在台大流行至今,死亡數是必須關注的重點之一。「
光是2023年1月,平均一天死亡人數40人,2020、2021年甚至2022年的1月,死亡人數也都沒
有這麼多;如果持續下去,2023年的COVID-19死亡人數依舊會上看萬人!」
他認為,雖然政策已從清零轉向共存,但指揮中心仍應有共存的目標,而非單看確診人數。
他以鄰近且表現較佳的新加坡、韓國等國家計算,認為以台灣的人口數,每日確診數應低於
千人、死亡數低於10人,控制到如今的10倍以下,才算是安全的與病毒共存。
※諮詢專家/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Andrei Akhmetzhano;台大臨床醫學
教授、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前衛生署長葉金川;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謝興邦。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twreporter.org/a/covid-19-third-anniversary-coverage-data
6.備註
請有需求民眾於看診或領藥前,請務必先行至醫療院所或藥局官方網站或致電詢問及確認服
務時段或是否儲放藥物等
作者: skyyo (魯蛇收集師)   2023-01-19 00:10:00
作者: breacal   2023-01-19 06:43:00
防疫人員辛苦了,感謝您! 然後~藍白共吃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