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從糧食自給率回應板友問題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23-04-13 15:05:52
※ 引述《Tosca ( )》之銘言:
: 自給率低是因為台灣人都吃麵粉不吃米阿!!
: 麵粉製品小麥製品全部是進口阿
: 你先說說你早餐吃甚麼
: 你就會發現為什麼自給率低了
: 推 swatseal: 如果台灣人只吃米的話糧食自給率就會超 220.129.35.106 04/13 10:13
: → swatseal: 高 220.129.35.106 04/13 10:13
: 在那邊吵糧食自給率的
: 先說說自己早餐吃甚麼好嗎
: 就算是蛋餅的餅皮也是麵粉 也是進口的好嗎
主要就是方便。
我國前總統陳水扁先生,很愛吃水餃。
有圖有真相:
https://i.imgur.com/F641JS1.jpg
水餃皮什麼做的?麵粉啊,還是小麥,還是進口的。
以上政黑點。
: 推 warchiefdodo: T董有推薦高CP的日本電子鍋嗎? 220.138.50.142 04/13 11:33
: 推 dragonjj: theo 問一下 去日本有推薦買什麼東西嗎? 1.162.231.148 04/13 12:10
去日本買什麼真的看個人興趣。
比方說亮子就會買高價品,自用轉賣兩相宜。
但也有人是去買同人誌(不一定是色色的)。
而以日常用品來說,我每次都會買的是「米」:
https://i.imgur.com/hoLCI8K.jpg
1kg內入境免申報
另外以日常電器來說,每2~3年可以買的是「電動刮鬍刀」,
同樣的東西在台灣大概貴三倍,周年慶特價時貴兩倍。
雖然換刀頭就可以再繼續用個五六年,但看到日本那售價那麼低,我都嘛直接換新的。
電子鍋就要看有沒有煮飯的習慣。
跟電動刮鬍刀一樣,台灣其實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討論(不止ptt,全華文網路都是)。
這篇因為是糧食自給率,就專心談電子鍋(這討論還比電動刮鬍刀多一點):
電子鍋其實是進化很多的電器,現在已經是2023年了,基本上可以分成這三種:
https://i.imgur.com/YiZfGik.jpg
台灣翻譯很亂,所以我就把最左邊的稱為「傳統電子鍋」,加熱就從底部。
現在主流是中間的「IH式電子鍋」,加熱是環繞整個鍋子的,均衡很多。
高階款是右邊的「壓力IH式電子鍋」,環繞整個鍋子加熱再加壓,更好吃但更貴。
然後這張圖下面寫的是日幣,右邊兩種IH的,台灣買請直接把單位換成台幣。
(圖上價格是便宜的IRIS OHYAMA這種,象印虎牌等大牌子會比較貴)
這點我在推文中也講到。
煮麵,拿八千塊的進口鑄鐵鍋燒水煮的,
跟三百塊牛頭牌湯鍋煮的水,煮出來的麵差不多。
但煮飯,拿一千塊電鍋煮的,跟兩萬塊進口IH電子鍋煮的,味道差很多。
可是誰會花兩萬塊買進口的壓力IH電子鍋?買了之後很多也只敢煮白飯。
但現在的電子鍋已經作到煮飯同時可以直接料理,日本很多這種食譜:
https://i.imgur.com/SwkJGmP.jpg
但在台灣,花兩萬塊買進口的壓力IH電子鍋的人已經很少了,
他們更怕煮白飯以外會「染上其他味道」,只敢煮白飯。
那又變成推文的討論「煮了飯還要做菜,很麻煩」。
這個其實是科技影響「食的文化」的地方。
日本電子鍋普及,而且現在已經可以把電子鍋當台灣人的大同電鍋用:
https://i.imgur.com/zAsG5SP.jpg
但台灣做不到,不管是科技的理由還是使用習慣的理由。
享受不到煮吃美味白飯的樂趣,還要花更多時間去做菜,還是麵食方便多了。
回到warchiefdodo的問題,電子鍋要先看你的需求。
首先是容量,家裡多少人吃?
一般最主流的是5合~5.5合,在台灣翻譯是「6人份」
「1合」是一杯米(150g),大概可以煮出「兩碗」的飯。
主流是煮12碗?一般說法是用6成容量煮出來的最好吃。
所以大概就是一次煮出7~8碗飯,一家3~4口的話這個量差不多一天兩餐。
我個人是喜歡「3.5合~4合」的小SIZE。煮兩杯米(2合)剛好。
日本也很多這種賣2合(300g)小包裝的米
https://i.imgur.com/gDIDXk2.jpg
這個超市就有,通常是五小包:
https://i.imgur.com/XFAjxli.jpg
這邊又會出現一個問題,台灣不管是買電子鍋的人還是賣電子鍋的廠商,
都有著「數大便是美」的傾向,越大越好,
主流是「10人份」,6人份也有,然後幾乎買不到「3合」的IH電子鍋。
網路購物還好一點,6人份佔了一半。
https://i.imgur.com/Y978Vb9.jpg
去電器門市或是大賣場,滿滿的10人份,
你他媽的最好台灣人家庭都是每餐要煮12碗飯的啦(6杯米,6合)。
但市場機制就變成這樣,走進買場主打的,業者主推的,都是10人份超大電子鍋。
好,碎碎唸的部份唸完了。
回到「推薦的日本電子鍋」這個問題。
首先,看日本網站,尤其是kakaku.com很好用:
https://kakaku.com/kaden/rice-cooker/
這邊可以看到各種機型,然後也有方便的整理。
先假設warchiefdodo是要買最頂的壓力IH,然後是主流的5.5合。
「5万円以下の圧力IH炊飯器」(一萬一千台幣以下的壓力IH電子鍋)
點進去,有價格、容量、「上市日期」。
上市日期很重要。
前一篇在推文裡也有講到,台灣的商人在電子鍋這件事上超誇張。
連馬英九第一任總統,吳敦義還在當行政院長的電子鍋都還能賣到2023,
價格還很貴,因為新的更貴,感覺上舊的就沒那麼貴,但他媽的那是2011年的機型。
蔡英文總統兩任都要卸任了,可以不要買馬英九第一任總統的機型了嗎?(政黑點)
當然排行榜也不要全部信任,就當個參考,起碼大牌子比較安心。
第一名的是虎牌(タイガー)的JPI-S100KT,5.5合,主流容量,壓力IH式。
上市日期是「2022年 8月 1日 発売」,還算新款。
再用這個去GOOGLE看一下它有什麼功能,自己用不用得到。
比方說有個「圧力洗浄コース」就蠻有趣的,可以自己用蒸氣清洗內部。
如果是煮了什錦飯怕有味道殘留的話,這就是個不錯的功能。
然後這種好的電子鍋,「內鍋」都很厚而且很重。
我去年"還願"買的4合電子鍋,它的內鍋重達985g,將近一公斤。
https://i.imgur.com/4l3ibVD.jpg
這是2021年6月4日,日本送我們一百多萬劑AZ疫苗時我許的願:
「只要開國門,我就買最貴的電子鍋(4合)回來,以報達這份恩情」
八萬多日幣刷下去有點痛,還是抱回來了。
https://i.imgur.com/I4XBmPD.jpg
還在我家中努力煮出好吃的飯。
加上日本米的威力,讓吃飯變成一種樂趣了。
總之就是這樣根據自己喜好買。
如果是在台灣買,象印虎牌都很貴。
點進PCHOME找IH電子鍋,虎牌首先是出現這款:
https://i.imgur.com/iqeOhAa.jpg
因為型號上日本跟台灣不一樣,虎牌又是型號雜亂無章,所以得比較外觀。
這種外觀應該是接近日本JPC-A101-WH的。
2017年的機型,AMAZON.JP可以買到14335JPY。
嗯.......
用PCHOME可能被說不準確,那去台灣虎牌官網看吧:
https://i.imgur.com/sSePuJN.jpg
最新發售是這款。
售價上稍微合理了一點,台幣一萬出頭
https://i.imgur.com/58cIsSO.jpg
從外觀來看,應該是日本的JPK-B100T。
https://i.imgur.com/7MFqlrs.jpg
這款是2019的機型,在台灣2023年當新機型來賣,才差四年,很OK的啦。
類似外形的話,JPK-S100現在銷售還不錯,這是2021的機型。
要再捏一下上去一點的話,2022年的JPV-A100跟JPV-B100是不錯的選擇。
日本虎牌也是很妙,A100跟B100這兩款同時出,價差10%,卻有明顯區分等級。
還有網路BLOG寫了這兩款的文章來比較:
https://miruku.fun/jpv-a100-jpv-b100/
甚至A100還有中文網站的介紹:
https://www.decogarden.com.tw/blogs/article/114144
基本上,捏一點上去就是買A100
https://www.yodobashi.com/product/100000001007225274/
https://www.biccamera.com/bc/item/10300949/
一般YODOBASHI或是BICCAMERA就是32800,外國人旅遊簽證憑護照可退稅。
用COUPON再少7%,所以大概是:
32800*0.9*0.93=27453
現在匯率大約0.23,6314
然後信用卡回饋通常是3%,算一算大概就6000元台幣。
總之這樣算完,還會在台灣買電子鍋的我也蠻佩服你的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