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蔡明芳專欄:「沒有中國的全球化」才要開

作者: vikk33 (陳V)   2023-05-31 09:20:15
1.轉錄網址︰
※ 請附上有效原文連結或短網址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73808
2.轉錄來源︰
※ 推特/FB 須為 FB人物名稱、FB粉絲團名稱 ※
※ 轉錄社論請附上完整標題 ※
upmedia
蔡明芳專欄:「沒有中國的全球化」才要開始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刪減 ※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在本月二十日於日本廣島峰會就「經濟韌性及經濟安全保障」的議
題發表聲明(G7 Leaders’ Statement on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Economic
Security),提出要建立經濟脅迫協調平台(Coordination Platform on Economic
Coercion)以提供早期預警與快速的訊息分享,雖然在上述聲明中並未提及中國,美國國
家安全顧問也強調去風險而非與中國脫鉤(De-Risk, Not Decouple, From China),但
是,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面對經濟脅迫的問題多源自於中國,因此,七大工業國集團的聲明
引起中國官方的不滿。
中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樂觀
就中國經濟而言,過去已有許多示警認為,中國經濟可能在其龐大債務下面臨崩潰,但是
,中國的經濟並未出現真正的崩潰,許多外商對於中國的投資也未曾間斷。然而,自美中
貿易衝突以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持續進行,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也
隨之降低,加上中國政府近年恣意採取封城控制疫情的做法,讓中國經濟一來面臨廠商外
移問題,二來也出現政府對市場機制的破壞,這讓中國經濟面臨持續衰退的可能性大幅提
高。
雖然今年以來多家投資機構預期中國經濟會因為封控措施鬆綁而有望復甦,但是,多數對
於中國經濟的預估,都忽略了中國持續寬鬆貨幣政策與低物價的衝突,唯一可以解釋此一
現象的理由,則為中國已存在通貨緊縮的問題,相關討論可見本專欄「中國物價不漲反跌
非好事」。
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一直都是以出口驅動為主,其為中國創造龐大的就業需求,也是拉
動中國勞動薪資的主要動力來源,當國際供應鏈的重組趨勢已不可逆,則我們可以預期,
中國就業供過於求的情況將會持續或惡化。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四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6%,與經濟學
家預期的10.9%相距甚遠,消費品零售額年增18.4%,也較預期的21.4%低,固定資產投資
也不如預期,主要原因為房地產投資減少6.2%,當中國面臨國際供應鏈重組與房地產債務
危機時,中國未來的固定資產投資動能將會面臨挑戰。
有關就業的統計部分,中國四月城鎮失業率5.2%,較三月5.3%低,但是,十六歲至二十四
歲的青年失業率卻由19.6%上升為20.4%,雖然青年失業率較高的問題並非中國獨有,然而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美日對中國進行科技管制的趨勢下,中國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必然降
低,學習新技術知識的環境也大不如前,這對中國未來的經濟成長必然產生負向的影響。
主要國家對中國的科技管制前所未見
最後,就美、歐、日對中國的科技管制政策而言,當美國與歐盟準備針對中國半導體與人
工智慧共同制訂對外投資審查機制,日本經濟產業省也於本月23日修正相關出口貨物的外
匯法,並將先進半導體設備等23個品項列為出口管理限制目標。此外,美國與日本也宣布
將在先進半導體與其他技術研發深化合作,由美、歐、日等主要國家的政府態度可以知道
,中國要引進外國技術以進行產業升級與增加國際競爭力的可能性已不高。
最後,中國經濟不容樂觀的理由,除了本專欄「中國這次經濟危機和過去很不一樣」已指
出,中國市場機制運作已被破壞或不可信外,美國、歐盟與日本等大國以及七大工業國組
織對中國的態度與過去顯著不同,更值得注意,也顯示中國要將經濟工具武器化來脅迫各
國經濟的做法已受到高度關注,因此,全球化並沒有死,只是沒有中國的全球化才要開始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就算沒有了全球化
世界也還是存在
沒有中國的全球化只是一個中國與非中國陣營
回到冷戰時代世界
必須要思考的
是更進一步打造沒有中國的世界
不管是姨學的諸夏還是2062未來人印度兼併
都值得一試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