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urray (無)》之銘言
: 1.新聞網址︰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366127
: 2.新聞來源︰
: 自由
: 3.完整新聞標題
: 716遊行幾乎都男人! 外國記者直言「非常奇怪的性別比例」
: 4.完整新聞內容︰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立委黃國昌與網紅「館長」陳之漢今天(16日)舉辦「公平正
: 義救台灣」凱道遊行,有警界人士認為參加人數粗估約2萬多人。長駐台灣的加拿大籍記
: 者寇謐將((J. Michael Cole)看過現場畫面後,發現參與遊行的人多以男性為主,直
: 呼「好奇怪」。
: 黃國昌與館長週日下午2點於凱道舉辦遊行,活動到今天下午5點多順利落幕,大批支持者
: 頂著烈日出席活動,台北市警局為避免爭議,此次沒對外宣布群眾人數,但此次人潮有延
: 伸至景福門周邊,警界人士私下認為人數可能約2萬人至2萬5000人不等。
: 看過媒體現場拍攝到的畫面,時事評論員寇謐將發現參加遊行者大多數都是男性,直呼「
: 非常奇怪的性別比例」。網友紛紛表示,「我只能看到男性的面孔」、「實在太熱了,還
: 人擠人」、「隔著螢幕就聞到汗臭味了」。
: https://www.facebook.com/jmichael.cole.31/posts/10160828596245170?ref=embed_po
st
: 5.附註、心得、想法︰
: 自由時報又不知道引述哪裡來的國外野雞媒體的塔綠班記者的發言在臭我們阿北
: 真的太離譜了
: 承認這次遊行很成功很難嗎
: 幾張照片男女懸殊又不能代表什麼 我看有的推文都說沒拍到的地方女生很多
剛開始在瀏覽器首頁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想說這八成是和什麼「外國人對台灣……好吃驚
」的無聊新聞,隨便滑滑就過去了,沒想到在網路上居然吵成一片,還有一個叫什麼comi醬
的外國記者(我以為日本人勒哈哈),隔壁版回文好幾篇(不過為什麼刪到只剩兩篇XD),
害我好奇找回原文逐字逐句看,也搜了一下記者的背景。
雖然這位記者看起來算是知名的風評不佳,但是純粹以其報導內容來說,我不認為算不恰當
或意圖創造風向,畢竟性別相對數量的這個問題是肉眼可以看出來的,就算這個記者不去「
帶風向」寫這篇,遲早有網友會討論這個話題,而這種不需要做充足功課、好抬槓的內容很
快底下就會戰起來,所以戰有沒有男明顯多於女這是遲早的事。且我看到網路起底後,實際
去找原文來看,私以為其敘述是問題不大的,撇除這個外國記者可能心存不客觀的立場,單
看內容的話我覺得沒甚麼問題呀XD
接著,審視該新聞的文句,「警界人士私下認為人數可能約2萬人至2萬5000人不等。」這個
敘述以遊行剛結束時的各家報導而言是相對客觀的,畢竟一開始的各家新聞有許多是報導80
00,15000等等,還附那個沒包覆城門的圖,這個文句描述相對客觀。
「看過媒體現場拍攝到的畫面,時事評論員寇謐將發現參加遊行者大多數都是男性」此句對
於男性的形容詞使用「大多數」我覺得是沒問題的,如果他使用了「絕對」那問題比較大,
男女比這點其實一開始dcard就有在吵,但無論怎麼吵,人數頂多是從浮誇點的9:1縮小到7:
3,但這數據仍然符合在「大多數」的範疇,後來的現場民調出爐也算間接證實這點。
再者這位記者被起底是17號的事,然而經過三天,館長和一些粉絲公審那些舉牌的學生也已
經變相模糊焦點,如果主流媒體只打算以吃瓜的角度看遊行,那身為主辦方且有媒體影響力
的館長應該是積極主動recall議題訴求,來達到議題設定上的重新確認,但卻花了許多不必
要的時間,扣立場不同的學生為職業學生的帽子,公審和肉搜本人為何,反而真正讓議題設
定真的卡在男女比有多少這件事上。也就是大部分人是不會在意到底當天發生了什麼事,但
是這樣一搞,反而大眾真的會去數男女有多少位,以及較真紙文宣上的那些文字,這層意義
來說,把公眾焦點定矛在男女比上的反而不是那個記者。(坦白說那三張圖不同視角的圖一
看就知道是同個人,所以要解讀成拍不同角度來混亂試聽我覺得這有點陰謀論了,畢竟隨便
看一下都看出來了,我不相信大部分人有這麼笨會認為舉牌者是3^n人)
總而言之,現在這個社會是越來越極端了,不同陣營的互相在說對方帶風向,但看一件事情
還是要回到本質來看,從文本內容來分析。以人廢言和立場先行我覺得都是不客觀的,為了
這個話題,在兩邊支持者的聚集區走了個邊,深覺臺灣公民教育還有很長的一段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