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通縮:消費價格指數罕見下跌引發擔

作者: kymco9999   2023-08-10 16:03:33
※「新聞」標題須為原新聞標題且從頭張貼 ※
1.新聞網址︰
※ 請附上有效原文連結或短網址 ※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6449018.amp
2.新聞來源︰
BBC中文網
3.完整新聞標題
※ 內文請完整轉載標題 請勿修改與刪減 ※
※ 注意發文標題 為原始新聞標題從頭張貼 切勿修改與刪減 ※
中國通縮:消費價格指數罕見下跌引發擔憂
4.完整新聞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刪減 ※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8月9日)發佈數據,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
為2021年2月以來首次下跌。
分析稱,這將給正在力爭重振需求的中國政府帶來壓力。
周三公布CPI數據前一天,中國剛剛公布了上月的進出口數據。今年7月份中國進出口同比下
降13.6%。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4.5%;進口同比下降12.4%。這些數據給中國新冠疫情後的
經濟復蘇帶來了疑問。
中國還正忙於應對高漲的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市場的挑戰以及年輕人失業率高企等問題。
今年預計有1158萬大學畢業生畢業。
價格指數下跌讓中國減輕債務變得更加困難,也會帶來一些連鎖反應,比如經濟增長放緩等
等。
「提升通脹率沒有秘方,」盈豐資產管理(EFG Asset Management)的丹尼爾·默裏(Dani
el Murray)說。他的建議是「更多政府支出、減稅以及寬鬆貨幣政策的一攬子方案」。
價格下跌什麼時候開始的
大多數發達經濟體會在新冠限制措施結束後迎來消費暴漲。曾經在疫情期間節省了開支的人
們突然能夠也有意願重新開始花錢,各種商業機構也努力滿足這些需求。
需求的上漲如果遇到供給的缺乏,如果再加上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開支上漲因素,就會導致
通脹。
但這種情況在中國沒有發生。從全世界最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中走出後,中國的物價並未大
幅度上漲。中國上一次CPI負增長出現在2021年2月。
今年以來,由於需求減弱,中國已經有好幾個月處於通縮邊緣。製造商的出廠價格指數也一
直在下降。
「這顯示中國的內部需求很弱,同時來自全球其它地方的需求也在減弱,很讓人擔心,」香
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艾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說。
「通縮不會對中國有所幫助。債務問題會變得更加沉重。這些都不是好消息。」她說。
為何通縮會成為問題
如果中國通縮繼續,潛在的積極面是這將對全球其它地方應付通脹有幫助,包括英國。
但是,如果降價的「中國製造」充斥全球市場,可能會對其它國家的製造業帶來負面影響,
比如衝擊商業投資,影響就業。
中國的價格下降還可能影響公司盈利和市民消費,隨後影響到原本就很搞的失業率。
它還可能導致作為全球主要市場的中國需求減弱,在能源、生產資料、食品等方面衝擊全球
出口貿易。
樓盤空蕩但燒烤興旺,在山東一睹中國疫後經濟
這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中國經濟正在面臨諸多困難,比如,中國從新冠疫情影響中復蘇的速度低於預期。
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中國進出口同比下降13.6%。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4.5%;
進口同比下降12.4%。低迷的貿易數據增加了外界對於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
中國還在忙於應對房地產市場危機,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面臨崩潰。
中國政府一直試圖強調所有這些事情仍然受控,但截至目前還在避免出台刺激經濟增長的大
招。
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與經濟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Prof Eswar Prasad)說,對於中
國復蘇來說,最重要的因素是重塑投資人和消費者的信心。
「真正重要的一點是政府能否讓私營部門重塑信心,家庭能夠外出,多花錢而不是多存款。
商界開始投資,這在目前還沒有實現。」他說。
5.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 「Live」、「新聞」、「轉錄」、「舊聞」及 轉錄他方內容之文章
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很多柯粉應該羨慕
祖國物價下跌0.3%
PPI、CPI都下滑
哪像台灣一直漲價
蔡英文做不到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的民怨
習近平做到了
大國就是有大國的樣子
接下來中國房市有望持續低迷
反觀台灣…
真是令台灣羨慕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