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im (@@@@@@@)
2023-08-28 16:19:09※ 引述《oneyoung1121 (oneyoung1121)》之銘言:
: 國民黨以前常常分裂,早期的新黨、親民黨。
: 到這次的偏藍的郭董獨立參選。
: 啊為什麼民進黨不會有人獨立參選?
: 比如說阿燦。
: 或是基進覺得民進黨不積極台獨,
: 派出一個更激進台灣獨立的參選人?
這個已經很多人問過了,不外乎是說綠營對外很團結,綠營支持者很清楚可以辨別誰是敵
人。
不過以上說法都忽略了一點,綠營支持者團結的前提是:出線的人不能太鳥。
像2018年姚文智出線選台北市長,但是嘴巴講出的政見一個比一個還鬼扯蛋,像是0元月
票,以及公宅成本只要柯文哲的10%,你問他具體要怎麼實踐,他只回答說,要有點想像
力。另外就是跟著吳祥輝起舞,整天抹黑柯文哲活摘器官。
像這種候選人,綠營基本盤至少跑了三成。
其實藍營也是一樣道理,只要藍營推出的人夠強,支持者也會自己整合。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馬英九選了2次市長、2次總統,以及韓國瑜選了1次總統,泛藍其他組
候選人,要不然就是乾脆不推人,要不然就是徹底被棄保。
所以應該要問的是,綠營為什麼在歷次總統大選,都可以推出最強的一組候選人?
其實重點就是在於:綠營的韌性夠強,在逆風的時候人人都不怯戰,在順風的時候也不會
因為想搶割稻尾而吃相難看。
所以綠營會甘心讓最強的人去主導一切,包含黨務、總統大選選務、立委提名。
2008年民進黨準備亡黨,蔡英文出錢出力讓他穩住陣腳,所以綠營能接受蔡英文當主導者
;2020年民進黨再次面臨被輪替的危機,這種逆風盤,賴清德敢出頭搶著跟蔡英文爭門票
,即使敗陣,他後續屈居副手並且扛下全國黨務和選務,讓綠營一樣願意接受他成為
下一個主導者。
不過,以後的日子也難說了,民進黨的縣市席次愈來愈少,檯面上可以打知名度的舞台不多,可能最多執政到2032年,就準備吐給蔣萬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