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再來談談政府體制

作者: rhino0314 (鬼島夢想家)   2023-10-15 11:03:03
有些政客現在拿內閣制刷存在感
基本上就是政府體制自助餐
如果真的想要內閣制,修憲提案為什麼又不提
然後一些只聽過名詞的,也再那邊跟著起舞
但是連各種體制的核心運作邏輯都不懂
有幾個迷思,例如說:
內閣制行政權才會有制衡,不像現在總統有權無責
行政院長不用經過國會同意,不符合責任政治
總統應該進立法院受質詢
諸如此類
首先談內閣制,
內閣制的基本構造是人民選出國會、國會組成政府
這是一個單一民主正當性的結構,典型的「議會主權」、「國會至上」
而因為政府本身是由國會內多數黨組成的,閣員多是國會議員
這樣政府內造的統治結構裡,其實強調的不是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制衡
甚至嚴格來說,議會內閣制並沒有政府與國會間分權之概念
而是著眼於二者之分工-內閣負責統治國家,國會則負責控制/組成政府
所以強調內閣制下,行政立法間才比較有制衡,本身就是奇怪的邏輯
再來說總統制,
因為總統與國會同時都是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是一個雙原民主正當性的結構,總統組成的政府有直接的民主正當性
並不需要依附議會提供民主正當性的連結
因此政府與議會間並沒有相互信任或負責的關係,二者都是對民意負責
雙方都是依照憲法清楚劃分的權限範圍去行使職權,沒有誰比誰大這回事
所以在總統制的權力分力關係下,強調的才是監督與制衡(check and balances)
最後是二者的變體-雙首長制,
其實雙首長制只是說明外型,但權力分配或運作的邏輯
則是依不同國家的設計而易,有些國家類似內閣制,有些國家類似總統制
差異就在於分配給總統權限的多寡,這邊就拿最典型的法國為例
雙首長制下,人民同時選舉總統與國會
跟總統制一樣是個雙元民主正當性結構
但是總統任命的內閣對國會負責,又類似內閣制
在這樣的組合之下,就可能產生不同的運作實況
而為什麼雙首長制下,總統任命內閣首長不用議會同意?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內閣的民主正當性來自總統而不是國會
但因為保留內閣制中,內閣與國會間的信任、負責關係
所以國會可以對內閣行使不信任投票,相應的總統可以解散國會
這個不信任案與解散國會,其實就是個測試民意的動態調節機制
而雙首長制的總統,面臨不一樣的朝野環境
其實高度仰賴他的政治判斷,決定如何組閣或是否解散國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