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
民調是一種很科學的學問,
應該是以
過往各族群的投票率、表態程度去做合理的加權,
而不是以”我覺得我想要”
這族群多少投票率去做加權,
所以說出
年輕人沒出來投票,投票率不高,跟預期不一樣,
導致失真的說法,
是真的很反科學的思維。
難道
再多3%投票率(約58萬),
假如這些人都是年輕人,
都投你,
你還不是輸侯@@
各家民調公司的模型當然不能100%反映最後的結果,
但如何反應實際上各族群的權重,就是各家的商業秘密!!
你做出來跟人家不一樣,
無可厚非,但最噁心的是,
你沒證據一直砲轟別人收錢做假民調,
結果實際投完票後,
你的結果跟實際天差地遠
這就是你的科學?
所以
誰是假的?
誰有收錢?
有證據嗎?
沒證據四處指控別人,
就是你的從政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