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核能又回來了,美國領 22 國承諾加倍發展

作者: NARUTO (鳴人)   2024-03-23 14:24:34
1.新聞網址︰
https://technews.tw/2023/12/05/unclear-power-is-the-only-solution/
2.新聞來源︰
科技新報
3.完整新聞標題
核能又回來了,美國領 22 國承諾加倍發展核能
4.完整新聞內容︰
福島核災過去 12 年,全球暖化壓力下,人類幾乎找不到核能的完美替代品,現在全世界
對核能又重燃興趣,認為核電是推動清潔能源轉型的最關鍵步驟。本屆聯合國氣候大會
(COP29) 美國和其他 20 多國,已承諾 2050 年核電產能增加三倍,實現淨零碳排放並
限制氣候變遷。
即使這十年清潔能源蓬勃發展,但是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需要可靠的清潔電力來源來支
持風能和太陽能,而核能是少數的清潔能源之一,當風能和太陽能因天氣條件而無法使用
時,可以不間斷的提供電力。
如果不大規模增加全球核電,世界就絕對不可能實現能源轉型。國際原子能總署 (IEA)
負責人呼籲,只有對核能進行迅速、持續和大量投資,才能在 2050 年實現全球淨零碳排
放的目標。美國氣候特使表示,遵守安全、永續性、安保和防擴散最高標準的核電,將有
助於抑制氣溫升高。簽署協議的其他主要經濟體包括世界第二大鈾生產國加拿大、核能國
家法國,英國、日本、韓國、荷蘭等 22 國。
但是現在核能仍然面臨重重阻礙,除法國擁有七成的核電外,許多主要經濟體和政府都非
常害怕核電,不允許核電蓬勃發展。只有西方國家的敵對國這十年積極發展核電,根據世
界核能協會數據,目前興建中的 61 座核電廠有 40% 以上位於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也在
核電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小型模組化核電廠成氣候救贖
隨著技術進步,西方國家認識到核電安全性大幅提升,法國總統馬克宏稱,許多發展中國
家希望投資小型模組化反應器 (SMR),除了安全可靠,也是戰略自主權的良好投資。《時
代》文章分析,這種中小型反應器比大型核電廠安全得多,輸出功率為 50~300MW,相較
傳統核電廠的輸出功率為 800~1,600MW。微反應器是輸出功率為 1~50MW,具有更強的彈
性,憑藉簡單的物理原則,更難損壞,事故也不太可能導致放射性釋放。
微型反應器和小型反應器也可以在工廠製造,就是小型模組化反應器「模組化」含義,允
許標準化和系統化的安全措施以及密封運輸。且較小的反應器中的放射性燃料量越少,因
此即使發生事故,出錯的可能性就越小。
放射性材料處置的技術也在進步。如加拿大的 Moltex 正在開發一種燃料回收「廢物轉化
為穩定鹽」技術,該技術可將乏燃料重新利用為新燃料,減少 75% 以上的廢物,並將其
放射性半衰期從數千年縮短至約 300 年。許多企業也選擇在核電基礎上發展高科技應用
,如微軟 9 月宣布將使用核電廠為 AI 業務提供動力,正在專門尋找主導小型模組化反
應器計劃負責人。
沒有其他更好選擇
《時代》說,核能永遠不會絕對、完美、有保證的安全,因沒什麼是安全的。風力發電機
可能會倒塌,會殺死鳥類並對海洋生物產生負面影響。太陽能電池板會產生大量有毒廢物
,佔據空間會阻礙任何試圖在下方生存的生物。
風能和太陽能都依賴主要由中國控制的礦產和製造業,當能源都不完全可靠,電力需求高
峰時也無法調度。水力發電只有在水充足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而乾旱正在導致世界各
地的河流枯竭。煤炭、石油、天然氣正在煮沸地球。地熱、生質燃料、氫氣等這些都無法
滿足能源需求的一小部分。
《時代》也呼籲,政府需要擺脫監管,允許私人核子公司擴大技術範圍。成本分擔和風險
分擔機制應該讓這些公司更容易執行,讓技術更快進入市場,而不是用來施加額外的監管
條件,直言「我們必須擁抱核能,沒有其他選擇」。
U.S. leads coalition to triple nuclear power by 2050 in effort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Nuclear Power Is the Only Solution
Microsoft is going nuclear to power its AI ambitions
(首圖來源:Flickr/Jeanne Menjoulet CC BY 2.0)
5.附註、心得、想法︰
給政黑這群因為塔綠班無腦反核就跟著無腦反核的哥布林看一下
美國等先進國家是怎麼做的
人家美國用便宜的乾淨能源
臺灣卻要付貴鬆鬆還要往上漲的電價
政治腦真的害人誤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