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糞們嘲笑青鳥運動沒有實質領導者的時候,個人看到的是這與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無大台」方式不謀而合
社運有沒有中心組織領導,其實各有各的優點,但在媒體受到高度滲透的環境,我認為「無大台」模式比較適合
台灣乃至各民主國家的政治環境中,大家都對政治人物/領導者抱有過高的道德期待,嚮往一個「道德的長城,品格的完人,正義的北極星」橫空出世拯救大家
但現實是,人人都只是普通人,政黨長期培養的新世代菁英還好說,但社群運動形成領導者的過程非常急促且機遇,上台的人就是個普通人,很可能有著各式各樣的道德瑕疵,最遭的是,敵對政治實體刻意派有能力但有諸多瑕疵的「人才」來臥底,等著一舉殲滅社運
這樣的瑕疵很容易被媒體,尤其是特定立場的媒體蓄意放大,最終是社群運動失焦、人們轉而關注領導人的道德瑕疵,甚至是整個社運被貼上負面標籤
青鳥運動的種子才剛種下,具體效果仍未可知,但至少「無大台」這種新模式,對於防止大眾注意力失焦、長期維持熱度的幫助應是值得肯定的
當然,無大台模式的缺點也有很多,最終還是要靠大眾擺脫對政治人物就得是「道德完人」的迷信,否則只會選出一個個看似完人,實則偽君子的「國昌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