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須為原新聞標題且從頭張貼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美加2學者 研究類神經網路奠定機器學習基礎
1.新聞網址︰
※ 請附上有效原文連結或短網址 ※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410080394.aspx
2.新聞來源︰
中央社
3.完整新聞標題
※ 內文請完整轉載標題 請勿修改與刪減 ※
※ 注意發文標題 為原始新聞標題從頭張貼 切勿修改與刪減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美加2學者 研究類神經網路奠定機器學習基礎
4.完整新聞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刪減 ※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有「AI教父」之稱的辛頓今天與美國科學家霍普
菲爾德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因為對類神經網路的奠基性發現與發明,使機器學
習獲得巨大進展而獲此殊榮。
根據諾貝爾獎網站,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與辛頓(Geoffrey E. Hinton)使
用物理學來訓練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他們運用物理學工具,開
發出為當今強大機器學習奠定基礎的方法。
霍普菲爾德在1982年創造出聯想神經網路,現在通稱為霍普菲爾德網路(Hopfield
network),可以儲存和重建圖像以及資料中其他類型的模式。
英國出生的加拿大學者辛頓是電腦科學家及認知心理學家,因為在類神經網路方面的貢獻
聞名,被譽為「深度學習教父」或「人工智慧(AI)教父」。他發明了一種方法,可以自
動尋找資料中的性質,從而執行識別圖片中特定元素等任務。
霍普菲爾德的研究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進行,辛頓目前在加
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服務。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穆恩斯(Ellen Moons)表示:「獲獎者的成果帶來了最大好
處。在物理學中,我們在廣泛領域中使用類神經網路,例如開發具有特定性質的新材料。
」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由法國學者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匈牙利-奧地利學
者克勞斯(Ferenc Krausz)、法國-瑞典學者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享殊榮,3人
因研究探索原子和分子內部電子的工具而獲得表彰。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7日在斯德哥爾摩公布,接著於8日頒發物理學獎,9日揭曉化
學獎,10日公布文學獎。
備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挪威奧斯陸頒發的獎項,將於11日揭曉;經濟學獎將於14日公
布。
今年諾貝爾各獎項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414萬元)。若有數名得獎者共享獎
項,他們將分享獎金。
5.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之前版上有人討論
AI會泡沫嗎?
還有人說深度學習 機器學習是科技老鼠會
說甚麼MIT教授說AI是蠢東西
都拿諾貝爾獎了
還老鼠會?
還蠢東西?
政黑點:
話說翁啟惠又要回美國Scrippts等頒獎了
2022他回去看著同事Sharpless拿下第二座諾貝爾化學獎
自己身陷貪汙疑雲
諾貝爾化學獎會頒給一個炒股票的貪污嫌疑犯嗎?
呵呵
※ 「Live」、「新聞」、「轉錄」、「舊聞」及 轉錄他方內容之文章
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